相信很多人對《變形金剛》、《環太平洋》等機器人的電影映像深刻,目前機器人大戰即將成為現實,「參戰」雙方是美國巨型機器人製造商MegaBots 和日本水道橋重工,時間是10月17日,地點是日本廢棄的煉鋼廠,比賽現場邀請到了摔跤比賽中知名解說Mike Goldberg和機器人專家Saura Naderi作為解說嘉賓,全過程會在Twitch放映。
雙方約戰已久,參賽機器人體型、規模都是空前
這場「未來之戰」其實要追溯至兩年前,MegaBots公司通過YouTube向日本水道橋重工發起了挑戰,MegaBots在視頻中說道:「水道橋重工,你有一個巨型機器人,我有一個巨型機器人,你有一個巨型機器人,你知道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水道橋重工也用一段視頻做出了回應,公司執行長倉田光吾郎在視頻中說道:「來吧,夥計們,讓戰鬥更加激烈一些。美國佬只知道製造又大又蠢的大傢伙,然後在它上面加幾把槍就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了。」經歷兩年多的準備,雙方都蓄勢待發。原定於八月舉行,但因為場館和機器人升級的問題,一拖再拖拖到了10月17日。
MegaBots的參賽機器人名叫Mark III,約15英尺(4.57米)高,裝有坦克履帶,並攜帶巨型彩彈球。水道橋重工的參賽機器人名叫Kuratas,約13英尺(3.9米)高,4噸重,裝備了多種武器系統,其中有一款玩具加特林機槍。比賽的形式為多回合格鬥賽制,採用KO機制,不計算進攻中或技術積分。機器人團隊可以在回合間隔對機器人進行修復和重新制定戰略,回合間隔為數日。兩款機器人都是大傢伙,大打出手的畫面一定非常的刺激。
這場比賽應該是MegaBots的營銷手段,先前該公司在Kickstarter上發起的「未來體育」眾籌項目希望籌集180萬美元資金。「未來體育」其實就是指巨型機器人戰鬥錦標賽,不幸的是這次比賽只吸引了65000美元的資金,與預期相差太遠。但是MegaBots依然對未來很樂觀,三名創始人相信,體育娛樂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機器人大戰。而作為被挑戰的水道橋重工,也很樂意接受這種挑戰,畢竟現在是大型機器人市場的開發階段,最重要的是做大市場這塊蛋糕,而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所以比賽的宣傳意義遠遠大於最終的比賽結果。
關于格鬥機器人的歷史,也非常的悠久,被公認的起源則是1994年在舊金山舉辦的第一屆美國機器人大擂臺(Robot Wars US),很多朋友也曾看過這些比賽,兩臺遙控機器人用火焰、鐵鎬互相攻擊,試圖摧毀對方,場面相當的刺激。但由於經營不善,大概舉辦了四年就停辦了。而曾獲得美國機器人大擂臺中量級冠軍的La Machine的製作者Greg Munson和Trey Roski冒著被起訴的風險,重新舉辦全新格鬥機器人賽事MegaBots。
中國在格鬥機器人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較快。2017年4月在北京舉行了MLF 2017職業大聯盟巡迴賽揭幕戰,由全國數十家機器人俱樂部聯合舉辦,規則是採用KO賽制,直到一方機器人無法行動為止。除了北京的揭幕戰,還有重慶的季中賽、深圳的排位賽以及上海的總決賽。因此,我國的格鬥機器人市場還是較為可觀。
不過無論是我國的MLF,還是之前的Robot Wars,都無法和這次世紀之戰相比,畢竟參賽的兩款機器人無論是體型還是噸位都是空前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型機器人大戰意義重大。「未來比賽」究竟誰勝誰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