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人民廣播電臺微信號:klmy926
侯寶新,一位聞著石油味兒長大的石油人,和父親一樣都深深熱戀著克拉瑪依這片熱土並用畢生踐行著「我為祖國獻石油」的諾言。
1964年出生在克拉瑪依的侯寶新,現在是中國石油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業公司大修測鑽分公司D08347隊黨支部書記,是個地地道道的「油二代」。
侯寶新的父親侯國民是克拉瑪依第一代石油人,已年過九旬。侯國民光明磊落、為油而戰、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都深深感染著侯寶新。侯寶新說:「我父親也是咱們井下作業公司的,父親從朝鮮戰場下來的,從玉門到了克拉瑪依,那時候都是人拉肩扛,抬硫酸,硫酸罐子摔壞了,我父親的褲子啥的燒爛了,我爸幹啥,扒旁邊人的衣服,不管自己,最後我爸那條腿燒得爛七八糟,就那樣在家呆了三天,拄著拐杖,上班了。」
上世紀80年代初,侯寶新一參加工作就在井下作業處農場、供水處修理部工廠,接受了兩年的再教育。隨後,被分配到了井下作業處大修十隊,從此,石油工人這個驕傲的稱號伴隨了他一生,大修也成為他割捨不下的緣。侯寶新說:「咱們以前那個豎道道棉衣,上面有「石油」那兩個字,出去走著很威風,那很光榮的。我在學徒工期間就參加了青工比武,那時候是把眼睛蒙上,在背後摸,多大的螺絲扳手,工具231、311啊扣型,摸出來。」
1982年,侯寶新獲得新疆石油管理局井下作業處先進個人,成為當時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學徒工。
2013年,克拉瑪依市建設「美麗克拉瑪依」的重點工程---金龍湖工程開工。湖底油井的打撈封井工作就是由侯寶新帶領的D08347隊承擔。侯寶新說:「現在要把這些井全部封閉掉,不汙染咱們水源,要求都是比較高的,百年大計,不把井封好,將來咋樣面對咱們克拉瑪依人呢?」
30多年來,在準噶爾盆地荒涼的溝壑、肆虐的風沙中,在夏季零上40多度的酷暑、冬季零下30多度的嚴寒中,在手機經常沒信號的井場上,在遠離父母、遠離妻兒的地方,侯寶新用技術、擔當和奉獻,踐行著父輩的石油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