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以4連敗的戰績結束了季前賽的徵程,說實話這是件好事,能提前暴露問題總比在季後賽輸球好。而艾頓在4場比賽中有驚喜也有失望,讓我們看看吧。
數據說話,4場比賽場均出場24.5分鐘,得到12分9.5籃板1.8助攻1.3搶斷0.5蓋帽,命中率56.8%,能獲得1.75個罰球命中1.6個。
優勢
從數據可以看出,憑藉巨大的身材在進攻端可以穩穩吃餅,不要以為這很簡單,看看他的替補瓊斯,這可是參與過勇士奪冠的球員,在吃餅方面遠比不上艾頓穩定,第三場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而在防守端可以保護籃板,換防外線也不顯得笨重,不得不說天生就是打籃球的身材。
數據不能體現的是,艾頓在落入陣地戰後,頻繁為持球人做高位掩護。球隊唯二持球人保羅與布克,與保羅互動最為密切。而與布克的掩護更多為他提供錯位機會。
劣勢
從數據可以看出,場均9.3次出手讓你很難認為這是球隊核心的數據。最尷尬的是艾頓和他的替補瓊斯是全隊唯二不投三分的球員,這真的很致命。因為落入陣地戰後,其他球員都落位3分線外,艾頓提到高位做完掩護後,除了保羅會回球外,其他人要麼繼續單打,要麼分弱側投三分,艾頓的工作就只剩下搶前板和回防,看起來還是在做往返跑。
而第三場是艾頓最舒服的一場,第三節球隊上下有意識地給球,能裡能外看起來無所不能。但終歸還是在吃餅,真正的個人單打進步並不明顯。
而在防守端,因為是季前賽並不能看出球員的狀態。大多數情況都是一防一,有換防就換,所以基本看不到艾頓的護框補防。但肉眼可見的是空有身材卻頂不住人,第4場首節有個鏡頭,給布克做了掩護後準備搶板,把庫茲馬擋在了身後,然後居然被頂到了籃板後。
總結
艾頓是所有人第一眼望去,就知道是老天爺賞飯吃的那種人。但偏偏遇到了錯誤的時代和錯誤的球隊。
他才22歲,許多大中鋒30歲後都能生被逼出三分能力,艾頓怎麼就不能呢?到底是自己懶惰了,還是球隊就沒想過培養?我覺得原因兩者都有,但後者更重。
艾頓都到隊兩年了,太陽到底在幹嘛?還是說球隊對於內線的使用還是拿著小斯的說明書,那就是擋拆和中投。可小斯還有一手正面持球突破對手大個的技能,怎麼就不給艾頓裝備呢?
而這就是艾頓和聯盟頂級內線,濃眉,恩比德,唐斯,約基奇等人的最大區別。反映到場上的表現就是艾頓在進攻中也能摸到球,那就是掩護完後過渡一下。然而得球後球員真是一眼不看籃筐的,用極高的重心運一下球,傳給弱側隊友,順勢再做一個掩護。這就是艾頓全部的進攻戲份。
我始終認為艾頓最低的模板也是唐斯,而唐斯的打法不適合太陽嗎?很適合的。那麼艾頓就不能像唐斯那樣打球嗎?太陽不培養,艾頓也不可能自己會呀!會了,然後用比賽練,杜蘭特剛入聯盟時恨不得把籃筐砸下來,這才有了後面的無解。
艾頓真被耽誤了兩年,在有了保羅後,新賽季太陽對他的使用大概率還是如季前賽一般,那麼艾頓真向著小喬丹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