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音樂人劉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等待著他的,是1500萬元的侵佔款項歸還、50萬元的罰款以及四年半的有期徒刑。
初聞該消息,震驚之餘,很多人難以理解。
在觀眾眼中,劉洲在被控制之前是中國綜藝市場最有潛力的音樂製作人及投資人之一,尤其是在擔任《中國有嘻哈》的音樂總監並直接籤約該節目冠軍Gai以及熱門選手輝子、辛巴等人後,劉洲名聲大噪,也讓「音樂總監」這一幕後名號再一次從幕後走到臺前。
而在《中國有嘻哈》之前,劉洲也曾在《歌手》中擔任韓紅的製作人,並為其改編了《天亮了》、《往事隨風》、《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等演唱曲目。而就《歌手》本身而言,更多人在這裡也認識了另一位「音樂總監」梁翹柏。
與此同時,隨著更多音樂及選秀類綜藝橫空出世,越來越多的「音樂總監」也逐漸「浮出水面」,像幫助《中國新歌聲》選手選曲的劉卓、《跨界歌王》的撈仔、《創造101》的胡彥斌以及更早時期《快樂女聲》的山河,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保駕護航,中國音樂綜藝的「江湖」才正式拉開序幕。
編曲、選歌、助排練……
無所不能的「音樂總監」
很多人最早見到山河,是在《我是歌手》的樂評人採訪環節中。這個頭髮梳理的工整利落,留著一撮小鬍子的中年男子在當時,總能用生動且不失專業的語言第一時間讓觀眾更深層次的了解歌手們的音樂。
但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樂評人,山河還有另一個身份——音樂總監。
早在湖南衛視2005年推出中國最早選秀節目《快樂男聲》、《快樂女聲》之際,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的山河就受邀擔任兩檔節目的音樂總監。
根據選手的不同風格進行定歌、剪歌、重新編曲,監督樂隊排練、選手錄音以及彩排等事項成為了山河當時最主要的工作。
在此之後,山河先後擔任了《天籟之聲》、《舞動奇蹟》、《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金鷹節開幕式》等多個綜藝及典禮的音樂總監,但始終處於幕後的位置。
而8年後,當拿著韓國版權的《我是歌手》再次成為湖南衛視王牌節目的時候,來自香港的梁翹柏,將「音樂總監」這個名號從幕後推向了臺前。
同樣負責為選手作曲、編曲以及溝通音樂相關事宜的梁翹柏,在這個節目上終於擁有了姓名——不僅成為了歌手結束一曲後的固定感謝對象,還在彩排、謝幕等多個節目片段中有了自己的鏡頭,雖然為數不多,但足以讓觀眾記住這個名字。
與山河音樂教育者的身份不同,梁翹柏在參與《我是歌手》之前,曾是上世紀80年代香港浮世繪樂隊的成員之一,更多次為王菲、陳奕迅、周筆暢、容祖兒、陳慧琳、許志安、李克勤、盧巧音等歌手擔任唱片監製、作曲與編曲人。
陳奕迅的《紅玫瑰》、《白玫瑰》;王菲的《匆匆那年》、《流年》等作品的作曲或編曲都是來自梁翹柏之手。
他此前在採訪中曾表示:「你專注做一個事情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花掉在這個部分的所有精力。要想跳出去,只能專注做另一個事情,通過不同的工作來切換不同的模式。」
也是由此,在《我是歌手》的音樂總監之後,梁翹柏出現在了另一檔音樂節目《蒙面歌王》中。
音樂總監的「誕生」
實際上,中國最早一批音樂總監很多都是和梁翹柏一樣,從香港轉戰內地。
早在2000年左右,香港的音樂市場就已經基本成熟,除了如今大眾所了解的「紅館」之外,還有「伊館」、「九龍會館」等多個舉辦演唱會的場地,香港的音樂人也早早的積累了非常多的演唱會經驗。
而由於紅館排期十分緊張,很多需要歌手提前一年開始申請,所以很多歌手會選擇「伊館」、「九龍會館」等比較小的場館來進行日常演出。
但同時,當時香港的音樂界由於歌手頻出,觀眾每年演唱會選擇無數,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歌手們往往會在演唱會上大費心思,尤其是在小場館舉辦時,還會增添很多的即興類表演。
這就大大的考驗了歌手團隊從幕前的服裝、編舞、編曲到幕後整個演出行銷策劃方面的功力,音樂總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因此,大多數的音樂總監都是「科班」出身,對樂理以及各方面的統籌、溝通都有著十分深入的了解,在漫長的音樂發展史中,始終也以幕後的形式存在著。
但也有一部分音樂總監有著「雙重身份」。
比如說《創造101》中兼任唱作導師和音樂總監的胡彥斌。作為一個活躍在音樂市場上的專業歌手,胡彥斌的創作能力和音樂素養自然是不用提的,在《創造101》中,為選手調琴、寫歌、改編曲目成了他的新「專業」。
而另一位同時兼任歌手和音樂總監的還有90後的童年回憶——許嵩。
這個自學作曲、編曲、混音製作的歌手在2014年出任海蝶音樂總監一職,監管公司旗下的藝人的唱片發布、包裝等事宜。
而在更早一些的時候,李宗盛也擔任滾石旗下的歌手演唱會的音樂總監,梁靜茹開演唱會的時候更是找過五月天擔任類似角色。
從幕後到臺前,音樂總監入局綜藝市場
可以說,梁翹柏由香港唱片類音樂總監轉至內地,投入綜藝市場的「懷抱」,目前看來,是一次還算成功的嘗試。
在《我是歌手》前後五年裡,包括《蒙面歌王》外,梁翹柏也承包了如《中國最強音》、《中國之星》等大大小小的熒幕類歌唱節目。
而在《我是歌手》以樂隊鍵盤、鋼琴伴奏頻頻露面的劉卓,也隨著近幾年國內音樂類綜藝的發展,由歌手演唱會的總監逐漸轉戰至綜藝。《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第四季的樂隊總監、《中國新歌聲》第一季樂隊總監、《夢想的聲音》系列音樂總監……這些綜藝市場上的嘗試和轉型讓更多製作團隊看到了劉卓作為音樂製作人的實力,而這也逐漸成為了他敲開下一部音樂綜藝的「敲門磚」。
另一位備受市場關注的「音樂總監」人選則是愛奇藝正在播出的音樂綜藝《我是唱作人》的音樂總監——譚伊哲。
這個擔任了易烊千璽17歲生日會、迪瑪希巡演、李健以及李宇春演唱會音樂總監的音樂製作人近幾年先後出任了《明日之子》、《中國藏歌會》等節目的音樂總監。
相比於參加節目的專業歌手們來說,觀眾對於幕後音樂總監的了解往往是比較少的,但同時,這也讓音樂總監們背負了比選手更小的壓力。而當這群音樂總監開始更多的從幕後走上臺前,觀眾更了解音樂總監對於音樂的把控,也會對這個職業產生一定的依賴性。
當某段綜藝或者某首歌曲中出現了編曲梁翹柏、編曲劉卓的影子的時候,觀眾自然對這首歌的期待值就會增高。
因此也會看到,儘管近年來綜藝市場上在音樂綜藝的品類上不斷的進行開發和更新,但其實核心的音樂總監總離不開觀眾面熟的那幾個,也是由此,「劉洲案」才會在輿論上引起如此大的討論。
不過,近幾年市場也在對這一類人才進行持續的輸出。比如說以素人原創音樂為看點的《這就是原創》,以電音製作為內容的《即刻電音》等等,越來越多優秀的、有能力的、年輕的音樂製作人正在被挖掘出來,而他們未來或許也將走上更多的舞臺。
屬於音樂總監的「江湖」,正硝煙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