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白首》完結了,有很多話想說,最想談談的是林敬和那嵐嶽。
林敬最打動我的是他身上的少年感。這種少年感與其說是演,不如說是嘉倫的內心在角色上的投射。我相信嘉倫的性格與林敬身上的某些外放的特質並不十分契合,但他的內心必定如同林敬一般純良,所以我才能從他的眼睛中看到那種瀟灑的、靈動的、真摯的、狡黠的光彩。初入江湖的少年啊,在母親的庇護和兄弟的陪伴中成長,聰慧的他明知江湖險惡,卻仍然對變幻世事抱有美好的期待和知其不能而為之的勇氣,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化解怨恨,維護江湖公義。
而那嵐嶽最打動我的,是人物性格的一以貫之。遭逢巨變之後,無憂無慮的少閣主被迫一夜長大,從此要一力承擔為親人復仇和振興家族的重任。因此,冷厲取代了溫暖,沉鬱替代了瀟灑。但這並不意味著那個溫暖的、善良的少年就此死去;林敬和那嵐嶽,不是互為鏡像的兩個形象,也不是同一個人的一體兩面,而是高度統一的個體。當我看到他與容嫿置氣時那種不發一言的少年式的倔強,當我看到他進龍吟城卻只以刀柄擊鬥,我便知道,他還是以前的他。
所以我特別能理解他最後並沒有以血債血償的方式來完成復仇。凌虛閣覆滅後,無論出於情理還是內心的衝動,他都必然要走上復仇的道路。但正如容嫿所說的,報仇並不只有一種方式,以血還血、以命還命也並不是終止仇恨最好的方式。在他還是林敬的時候,驟然得知家族滅亡的真相,他便意識到,血流成河的復仇並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我相信,隨著他在江湖上經歷得越來越多,隨著他心智的越發成熟,他其實最終也會採用劇中的做法:讓江湖都盡知奸人所作所為,讓奸人自伏其罪,而他選擇遺忘過去的種種,只與愛人縱情山水。
這是比暴力的屠殺更需要大智慧的選擇,因為這要求放下個人的私怨,立足於更高的格局,體現的是真正的大俠之風。這本應該是推動劇情發展的矛盾衝突,可以鮮明地體現一個人如何在抉擇中不斷成長,可惜的是,導演和編劇並沒有為我們呈現這樣一幅江湖畫卷,而只是藉由容嫿之口道出,只能讓我徒嘆一聲奈何。
最後,要誇獎嘉倫的精彩演繹和對人物的精準把握。正是因為嘉倫絲絲入扣的演繹,才讓這個人物在沒有劇情和臺詞的支撐下也能如此鮮明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能深切感覺到人物的情感變化,以及人物所有行為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