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坤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21-01-22 中國作家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在「十四五」時期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歷史和現實、著眼全局和長遠作出的戰略決策,標誌著我國文化建設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接續推進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然召喚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長期奮鬥追求的重要目標。中國共產黨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致力於建設一個文化繁榮、文明興盛的社會主義中國。早在1940年,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總是結合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與時俱進地提出文化綱領、文化目標、文化政策,引領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制度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一項根本制度,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呈現出文化更加繁榮、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堅守崇高的文化理想,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設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戰略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任務。經過長期奮鬥和不懈努力,我們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千年期盼在當代中國變成現實,意味著14億中國人民從此開始新的偉大進軍,在中國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堅持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有機結合,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三)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支撐。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真正有前途、有力量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有其燦爛的文明、輝煌的文化。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歷經磨難而愈挫愈勇、奮發奮起,很重要的就在於創造了熠熠生輝、光耀世界的中華文明,培育和發展了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現在,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堅定的信心、統一的意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領、精神的支撐。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牢牢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歷史的積澱、智慧的結晶,引領著歷史前進方向和時代發展潮流,昭示著人類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只有堅持推動文明相通、文化相融,拉緊各國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精神紐帶,才能更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化既蘊含著協和萬邦、天下大同的豐富思想,又具有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深厚傳統。建設文化強國,需要堅持以我為主,但決不是搞自我封閉,更不是搞唯我獨尊,而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更好促進中華文化和各國文化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為建設命運與共的美好世界提供持久而深厚的精神動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特別是隨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抬頭蔓延,文明衝突、文明優越等論調不時沉渣泛起,加強文化交流、文明互鑑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積極借鑑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堅定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方向引領行動,行動成就目標。只有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才能確保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行穩致遠。貫徹《建議》精神,需要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任何一種意識形態,任何一種文化,都有一個佔據統攝地位的旗幟和靈魂。對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化來說,其旗幟和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應當認識到,我們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國家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建設的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任何時候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要堅定信仰、保持定力,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貫徹到文化建設全過程各領域,使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始終成為主旋律、最強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要堅定不移用這一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自覺地用以統領新時代文化建設,具體落實到把握方向導向、創新思維思路、改革體制機制等各方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守正創新、固本開新,努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二)始終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和現實表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要自立自強,首先在文化上要自覺自信。可以說,有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不僅決定著文化自身的繁榮發展,而且關係到國運興衰、民族沉浮。中華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氣度,正是有了這種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根脈和獨特的文化優勢,獲得了堅守正道的定力、砥礪前行的動力、變革創新的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化自信既是思想基礎和先決條件,也是根本標誌和最終目的。要保持對中華文化理想和價值、生命力和創造力的高度信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紮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進行文化創造、推動文化進步,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努力做到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在建設文化強國中不斷增強文化自信。(三)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要素。一種文化能不能立起來、強起來,關鍵取決於貫穿其中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又蘊含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價值目標,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民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這個根本,充分發揮其主導和引領作用。要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把弘揚包括偉大抗疫精神在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作為重中之重,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夯實全民族全社會休戚與共、團結奮進的思想道德基礎。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全過程,貫穿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各領域,使之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四)始終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使命任務。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我們黨總是根據自己的歷史使命和中心任務,結合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從全局上、戰略上賦予思想文化工作應當肩負起的使命任務。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的歷史方位,著眼充分發揮文化在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重要作用提出來的。這五個方面緊密聯繫、相互貫通、有機統一,標定了文化建設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新的坐標,是開創文化發展新局面、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根本要求。要時刻牢記和主動擔當新時代文化使命任務,堅持把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作為根本方向,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把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中心環節,在時代和實踐發展中展現文化新作為新氣象。三、努力在「十四五」時期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目標已經明確,關鍵在抓落實。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切實把《建議》部署的重大任務落到實處,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朝著建成文化強國目標不斷邁進。(一)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誌。必須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堅持重在建設、以立為本,堅持久久為功、持之以恆,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一是抓住首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具有強大的真理說服力、實踐指導力,又具有強大的思想引領力、精神感召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首要的是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要堅持不懈用這一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推動全黨學懂弄通做實,引導全社會堅定主心骨。二是抓住根本。理想信念是精神之柱、力量之源。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鬥中形成的偉大精神,引導人們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堅守共同理想、實現共同夢想的信心和決心。三是抓住重點。要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為著力點,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不斷增強人們文明實踐自覺。健全志願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志願服務關愛行動,使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弘揚誠信文化,推進誠信建設。提倡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促進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營造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二)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推動文化發展、建設文化強國,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必須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切實把公共文化服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著力增強人民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把發展文藝事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要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推動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要聚焦城鄉文化發展不平衡、農村文化發展不充分問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公共文化數位化建設,促進城鄉文化協調發展、共同繁榮。加強國家重大文化設施和文化項目建設,推進國家版本館、國家文獻儲備庫、智慧廣電等工程。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推動中華文化展現永久魅力、煥發時代風採。(三)著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這是滿足人民多樣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礎,也是激發文化創造活力、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近幾年,我國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8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4萬多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4.48%。當然,發展文化產業,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是否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全面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要圍繞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特點規律和資源要素條件,規範發展文化產業園區,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帶建設,促進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讓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四)著力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建設文化強國的過程,既是傳承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其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過程,又是吸納外來文化文明精華、推動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的過程。必須秉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鑑的理念,以更自信的心態、更寬廣的胸懷,深入開展同各國文化交流合作,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對彼此文化文明的理解、欣賞和借鑑,讓各國人民更好了解中國,讓中國人民更好了解世界。要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介紹闡釋中國理念、中國道路、中國主張,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不斷增進理解、擴大認同。特別是要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鬥圓夢的故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血肉聯繫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幫助國際社會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認識。要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堅持貼近中國實際、貼近國際關切、貼近國外受眾,多運用對方聽得懂、易接受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搭建起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有效互動交流的橋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

往期閱讀:

來源:《人民日報》2020年11月23日第06版

相關焦點

  • 華亭市司法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華亭市司法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24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會議的主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各全國性宗教團體主要負責人、駐會負責人、秘書長(總幹事)及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全國協會負責人參加會議。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由全國性宗教團體聯席會議輪值主席、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房興耀主持。
  • 【學習進行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學習時刻 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屏幕前的你,了解十九屆五中全會嗎?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宣講(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為深入學習宣傳宣講全會精神,從今天起,《在線訪談》推出由市委宣傳部策劃指導、孝感市門戶網站管理中心製作的系列節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宣講」。今天邀請到市委宣講團成員、湖北工程學院教授李新安,市委宣傳部理論科科長毛誠,為大家宣講五中全會精神。歡迎兩位嘉賓!首先,請毛科長介紹我市學習宣傳五中全會精神的部署和安排。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十九屆...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五中全會《建議》中當前與長遠、民族與世界、國內與國際、頂層設計與基層治理等範疇的辯證關係,深刻認識五中全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系統謀劃、戰略部署,深刻理解以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 各地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原標題:堅毅前行 攻堅克難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各地及時傳達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部署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大家一致表示,一系列的藍圖目標、戰略布局、工作部署激動人心、催人奮進。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把貫徹落實全會確定的戰略舉措與新時代使命任務結合起來,堅毅前行、爭先創優、攻堅克難。
  • 柳州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宣講真情動人 聽眾入腦入心 柳州市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與會人員認真聆聽報告會。11月27日至12月14日,柳州市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深入柳州市各縣區(開發區)、教育系統、衛生健康系統、國資系統等單位宣講全會精神,持續掀起柳州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 福建三明各地持續掀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
    「這幾天全區廣大教師一直在熱議全會精神。」三元區教育局副局長邱木金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建設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在全區廣大教師中反響強烈,大家紛紛表示要圍繞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應有的貢獻。」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新局 謀新篇 加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教育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錨定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加快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科學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構建教育改革發展新格局,更好發揮高質量教育體系在國計民生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 嘉興高級中學黨總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日前,嘉興高級中學召開全體黨員教師大會,學校黨總支書記張益民上黨課。張校長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的背景講起,圍繞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這條主線,緊密聯繫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核心要義進行了深入解讀;同時結合學校具體工作,號召全體教職工融全會精神於日常工作,踐初心、講擔當,肩負使命,立德樹人,為國育才。黨總支對此次專題活動提出了要求。
  • 合肥中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合肥中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06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電集團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先學一步 深學一層 用到一線 ——華電集團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連日來,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熱潮湧動,凝聚起一股打好「十三五」收官戰,錨定「
  • 省委召開專題學習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袁家軍主持並...
    11月4日至5日,中共浙江省委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學習會。5日,省委書記袁家軍作總結講話。記者 胡元勇 攝省委召開專題學習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國家所需浙江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多作貢獻袁家軍主持並講話 鄭柵潔葛慧君出席
  • 民航華東空管局黨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張慧 報導:11月12日,華東空管局黨委舉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專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邀請到了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鞠立新教授授課。鞠教授從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背景、認清我國新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瓶頸矛盾和挑戰、全面把握十九屆五中全會主要精神和重點任務、深刻領會五中全會精神的主要特點四個方面深入解讀了五中全會精神,增進了大家對全會精神的認識和了解。
  • 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清華大學報告會舉行
    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清華大學報告會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行。市委宣講團成員、校黨委書記陳旭作宣講報告,報告會由校黨委副書記過勇主持。教育部黨建工作聯絡員、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麗梅出席報告會。
  • 我校師生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反響熱烈
    一致認為,一年來,中央政治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 西寧中院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報告會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12月18日,西寧中院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報告會。報告會邀請省內著名教授賈文德就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了專題輔導宣講。賈文德教授對建議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遵循的原則、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15個部分、3大板塊,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全面宣講和深入闡釋。
  • 山東省體育局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2月8日上午,一堂題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課在省體育局機關會議室開講,主講人為省委省直機關工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員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夥伴講堂」青年社會組織沙龍...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夥伴講堂」青年社會組織沙龍(第九期)圓滿舉辦!來自市、區團屬社會組織和各領域的青年社會組織代表共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來賓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來賓市生態環境局黨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10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