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長在鄉間有很多種說法,多年前就有一名四川礦工被一條巨型蟒蛇嚇得暈死過去,他醒過來以後說那條巨蟒至少有50米長,後來專門派了人在周圍搜尋蟒蛇可能的藏身之地卻一無所獲,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沒有把這件事再放在心上。
無獨有偶,還有傳言說:廣西桂林的一個施工隊在2009年的時候意外挖出兩條超過15米長的大蛇,其中一條相對較小的蛇跑了,已經死亡的那條蛇已有140歲的年齡,體重也超過了300公斤。由於這個說法還有現場圖片,所以很多人當時都信以為真,但實際上相關部門後面還專門進行了闢謠。
蛇這種東西能有多大?
其實,世界上的確有一種蛇可以身長超過15米,普遍身體長度都在12到15米之間,且體型大的體重遠不止幾百公斤,而是超過了1噸重,這個蛇種的名字就叫泰坦巨蟒。只不過很遺憾,我們已經不可能看到這種蛇,因為它們早已經滅絕多年,從化石證據來看,泰坦巨蟒也是恐龍之後在地球上生存過的最大陸地肉食動物。
雖然所有蛇類都是肉食動物,但像泰坦巨蟒這樣的巨型蛇類動物,它們平時吃的獵物也很大,比如半蹲中的鈍鼻鱷都會被其直接吞食,好在這種龐然大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五千多萬年,不然哪怕是如今的人類可能都難對付它們。而且,從現有研究資料來看,泰坦巨蟒的滅絕似乎的確和其他物種無關,主要滅絕原因還是自身對自然棲息地的環境溫度有較高要求,必須保證周圍處於30到34攝氏度左右才適合生存。
多年以前,也就是在泰坦巨蟒的化石還沒有被科學家們出土之前,其實科學界一直都將非洲巨蟒當作了蛇類動物重體型最長的一個蛇種,因為它們7到12米的身體長度在當時也是已知蛇類動物重多大的。這就好比運動場上的成績,最高紀錄很可能會被後來者打破,只不過「動物界之最」很可能是被已經滅絕的動物摘得,畢竟人類在地球上進化才短短幾百萬年,對於過去我們還有很多未知。
是不是大蛇的壽命更長?
的確,雖然在野外生存的蛇類動物平均壽命只有20年左右,但是那些體型小的蛇很可能只有三五年壽命,相當於它們在成年後完成自己的基本繁殖任務就死掉了。並且,小型蛇類動物死亡的原因往往都不是自然老死,而是被比自己體型大的同類蛇種、或其他蛇種(整體體型就更龐大的蛇種)給吃掉了。
具體來說,大家都知道眼鏡王蛇的毒性很強,這其實與它們一次可以噴射出更多毒液也有關係。而且,在眼鏡王蛇的周圍,你幾乎不可能看到其他蛇類動物出沒的蹤跡,因為堪稱劇毒蛇的眼鏡王蛇,它們本來就具有很強攻擊力,再加上它們的體型在蛇類動物中也不算小,所以,它們攻擊其他蛇類動物的成功率就很高,那些在其領地周圍活動的小蛇無疑都會成為食物。
野外生存法則就是這麼簡單,哪怕是體型大的無毒蛇,往往也能在和小型有毒蛇的打鬥中獲勝。可能有人會覺得有毒是萬能的,但要知道體型大的無毒蛇不僅體型大,往往身上也長了厚實的鱗片來保護自己,小蛇不僅很難咬傷別人,更容易被對方纏繞至窒息而亡。所以,蛇類動物在攻擊自己的目標物體時,有毒蛇一般是採取咬傷至其中毒死亡的策略,而無毒蛇則是採取纏繞致其窒息而亡的方式。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蛇是什麼?
從目前科學家們對野外環境下蛇類動物的了解來看,地球上已知現存的最大蛇類動物應該是亞馬遜森蚺,儘管普通的亞馬遜森蚺身長也就5米左右,但自然棲息地在南美洲的它們也可以長到10米以上長,體重更是超過了225公斤,身體粗得就像一般成年男子一般。曾有美國探險節目實拍蛇吞大活人,好在亞馬遜森蚺剛張口的時候就被制止這個活吞過程。
亞馬遜森蚺特別喜歡水,身上的鱗片就能察覺到周圍有沒有獵物活動,嘴巴張開的時候可以達到180度,連下巴都省了,4排牙齒中上顎中間的兩派牙齒甚至可以上下遊動,這特別有利於它們直接吞掉獵物。並且,亞馬遜森蚺也不用擔心自己在吞較大獵物的時候會堵塞氣管,因為這個時候它們的氣管位置實在外面,所以,它們成為了南美洲河流食物鏈頂端的物種,凱門鱷、水豚和烏龜都是其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