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單身男女》中那個叫程子欣的「港漂」女孩嗎?沒錯,5月16日在深圳衛視開播的《致單身男女》中,她又要和金融才子張申然、暖心建築師方啟宏一同上線啦!
由寰亞時代影視文化、海潤影視集團、風雷動等聯合出品,「TVB熱播劇之父」梁家樹監製,陸毅、耿樂、張儷主演的《致單身男女》取材自杜琪峯執導的港產電影《單身男女》。此次改編,寰亞時代影視文化採用了香港製作模式、大陸演員陣容、內地海外多渠道發行相配合的方式,嘗試將中國高質品牌都市情感劇,進一步推向國際化。
《致單身男女》源起於杜琪峯執導,高圓圓、吳彥祖、古天樂主演的賣座電影《單身男女》。作為典型的港式浪漫喜劇,原版電影頗有成人童話的誇張色彩,輕快幽默。但因受容量和風格所限,很多故事細節都未來得及展開,留下不少再創作的空間。
從大銀幕走向電視螢屏,電視劇版《致單身男女》沿用了電影基本的人設關係,並且在家庭背景、感情經歷以及人物內心等電影未及之處重著筆墨。正如本劇監製梁家樹所言,這些才是「影響人物決定」的根本動因。
如果說電影給出的是單面性格的喜劇人物樣板,那麼將人物豐滿、注入心理動因和性格多面性,則是電視劇《致單身男女》在將人物落地時所做的重要工作。
比如說,為了讓溫柔持重的建築師方啟宏(陸毅 飾)對程子欣(張儷 飾)的等待更加合理,電視劇中增添了很多篇幅描述男女主角青梅竹馬的成長背景。再比如說,為了讓閱盡千帆的金融才子張申然(耿樂 飾)對女主角的痴情變得可信,也為他加入了因機關算盡的「愛情」所受的折磨。最終,程子欣選擇陪伴方啟宏走完生命最後歷程,面對病魔不忘初心。至此,兩男追一女的核心戲劇衝突就已經被克服,升華為一種對現實溫暖的關照。
總之,在《致單身男女》這部劇中,除了浪漫的愛情童話,還有面對倫理困境時的選擇,面對疾病乃至死亡時的堅守……這也正是本劇超越偶像劇單薄性,賦予作品現實厚度之處。
正如梁家樹說:「《致單身男女》不是成人童話,它是現實裡開出的美好花朵,是不真實而又真實的溫暖現實主義。」
「單身」和「北漂」是《致單身男女》的兩個關鍵詞。我們常說,都市情感劇要與時代的熱點、痛點貼合,要討論有價值的議題。在此方面,《致單身男女》在保留原版故事「單身」議題的基礎上,特把故事背景從香港搬至北京,突出了來自蘇州的女主角程子欣的「北漂」身份。
身為香港人的梁家樹坦言,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是他始終思考的一個問題。而「北漂」身上那種孤獨氣質以及在絕望中也不放棄希望的堅持,讓他瞬間便產生了共情,萌生了想做《致單身男女》的想法。事實上「生活充滿絕望,但我從不失望」,這也是梁家樹近幾年在作品中始終堅持的主題。
寰亞電視行政總裁陳德修則表示,《致單身男女》關注的也是內地剛剛崛起的「新中產」群體。這樣一個新興群體,本身就蘊藏有戲劇性。劇中的金融才子申然、建築師方啟宏包括北漂小白領程子欣,他們都不是架空人物,而是接地氣、有共鳴的活生生的人。
另外,作為女主角程子欣家鄉的水城蘇州,在電視劇版中也有很強的存在感。小石頭(方啟宏)和小星星(程子欣)從小一起長大的故鄉,白牆黛瓦,流水穿房而過。作為男女主角情感地標的小木屋,更被表現得如夢幻一般。
對此,梁家樹感慨頗多:「千古文人江南夢,江南水鄉一向是藝術創作中的『家園』所在。」
劇中將江南水城的舒緩溫柔與北京大都市的快節奏強衝突相對應,讓全劇節奏一張一弛。小木屋的設計更為精巧,它是男女主最初結緣的地方,是他們共同的青梅竹馬回憶。長大後,兩人各奔東西,歷盡磨難,最終又回到小木屋相守。小木屋其實並不只是男女主角的桃花源,它還象徵著都市男女閱盡千帆之後的歸宿。
作為TVB金牌監製的梁家樹一向有「藝員伯樂」之稱。在《致單身男女》的演員選擇上,他也劍走偏鋒,放棄了市場上流行的「小鮮肉」「小花旦」的法則,選擇了陸毅、耿樂、張儷等資深演員出演該劇。
「做這樣的選擇就是想要《致單身男女》超脫於偶像劇的虛幻」,梁家樹說,「陸毅形象乾淨溫潤,表演細膩傳神,對家庭忠誠有愛公眾形象也非常好。演繹方啟宏,可謂戲如其人。張儷演繹的程子欣外柔內剛,也可謂傳神。」對於耿表飾演的霸道總裁梁家樹更是讚賞有加:「沒想到他居然還是有喜劇天賦的演員,他的表演實在很讓我驚喜」。
電影《單身男女》中,程子欣與張申然、方啟宏的兩首定情曲,作為情節推動的關鍵道具,讓人過耳難忘。與之對應,《致單身男女》也在原聲音樂上下了很大功夫,不僅請來楊千嬅獻唱插曲《致未來的你》,還不惜重金買下了英文經典情歌「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的版權。相信這首曾收入80、90後英文課本的經典歌曲一旦在劇中響起,便會將觀眾帶入濃濃的懷舊情緒中。
《致未來的你》MV↓
在WiFi環境下觀看!
▲ 關於源起
梁家樹:一開始當然源於電影的意猶未盡。電影雖然拍了兩部,但始終容量有限,很多東西無法完美陳述給觀眾。比如很多觀眾想知道,高圓圓演的程子欣,她作為一個蘇州姑娘,為了追隨男友而來到香港,這期間究竟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她對火星男方啟宏與地球男張申然的追求,內心有過怎樣的掙扎?那麼張申然呢?溫柔持重的建築師方啟宏又為何會苦苦守候離他而去的子欣?……
作為一個製作人,我始終認為,藝術不是脫離於生活的。劇中的三個主角雖是虛構,但就如生活中的每次選擇,學歷背景,過往的感情經歷,以及家庭背景,最後都會影響我們的決定。而這正是電影因為篇幅所限,而無法展現的,電視劇提供空間,來讓我們圓滿這個故事。
其次,最初看到劇本,打動我的是」單身「和「北漂」。我身居香港,但是我始終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致單身男女》開篇,女主角那種眾叛親離,孤立無援的孤獨心境,讓我瞬間產生了共情。「生活充滿絕望,但我從不失望」,我喜歡這種溫暖的情懷與格調。事實上,這也是我這些年來在作品中始終堅持的主題。大概就是這一點精神觸動了我,讓我萌生了做這部劇的想法。單身孤寂,漂泊辛苦,現實如此,但心中有愛,便是溫暖天堂,即使死亡與疾病,也不能讓人改變初心。
陳德修:《單身男女》這部電影,我們覺得它具有改編成一部接地氣的電視劇的潛力。既然這個題材要接地氣,不能做的很跟普通老百姓沒有關係,所以我們還是走了中產的路線。
在劇中,程子欣不再像電影中一樣是做金融的,而是一個普通職員。我們保留了張申然金融才俊的身份,是為了戲劇性上有點距離感。至於啟宏,他是一個有才華、有家產,但沒有富二代感覺的暖男形象,與高富帥張申然形成較大的反差。
在電影中張申然是男主角,但是他的價值觀、性格在電視劇中不太適合作為主角,所以我們選擇了方啟宏作為這部戲的男主角。
總之,我們覺得做一個都市情感戲,一定要有共鳴。無論是中產也好,單身也好,都是為了與觀眾有一定的連接度。
▲關於溫暖現實主義
梁家樹:溫暖現實主義,它真實又不真實,說它真實,是因為這樣的故事也許就在我們身邊上演。說它不真實,是因為太多的青梅竹馬沒有走到最後,太多的一見鍾情,不過流於露水情緣。而在我們的電視劇中,所有的人因為堅持,贏得圓滿。
▲ 關於香港電視劇的監製負責制
陳德修:與內地電視劇監製職位的性質不同,香港電視劇實行的是監製負責制,《致單身男女》也採用了這種模式。香港的監製有點類似內地的製片人,是一部劇的總舵手。除了把控預算,監製還要做劇本、劇組搭建、藝術總體風格的把關。
就拿劇本來說,編劇編審必須要向監製「賣橋」,就是把每一集的分場向監製去賣,監製說可以了,才可以繼續做劇本。一部劇導演拍完、剪完之後就算完工了,可以接下一個的項目。但是監製不行,必須一直跟到劇集播出,包括播出後的宣傳,監製都需要去兼顧。
《致單身男女》的兩位導演——蔡晶盛、洪金潑——雖然他們都有幾十年的拍攝經驗,但是他們都是梁家樹先生以前帶出來的導演。相對來說,他們與總監製的溝通就會比較默契。從現場來講,是蔡導與洪導去負責把關,但整個流程的前後把控靠的還是梁家樹先生。
所以說在香港電視劇中,監製是從頭跟到尾的靈魂人物。
【文/鐵皮小鼓】
一、進入「影視獨舌」微信公眾號頁面,點擊右上角的「」圖標
二、開啟置頂公眾號選項
三、如果以上步驟沒有成功,請確認下微信是不是更新到了最新版哦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0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