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備戰2020年選舉中久無動靜的臺北市長柯文哲,忽然轉戰微博平臺。本月8日凌晨,註冊名為「臺灣阿北—柯文哲」的帳號用繁體字發了第一條微博,「大家好,我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大多數人都叫我『柯P』,年輕人則喜歡叫我『阿北』。」臺北市政府也予以確認,這確實是柯市長本人的帳號。
首位六都市長
短短一周時間,柯文哲的微博粉絲數已增至8.2萬多人。截至昨天(4月15日),柯文哲共發了三條微博。除了本月8日那條之外,11日9時還有一條:「大家早安,你們到辦公室了嗎?加油,我們一起嗡嗡嗡去上工!對了,你們知道『阿北』是什麼意思嗎?」並配了柯文哲乘公共汽車上班的16秒鐘視頻。
第三條發於15日10時。「我正在參加的大甲媽祖繞境,是臺灣重要的民俗盛事;同時間,『保生文化祭』也在臺北進行。臺北作為一個多元開放的城市,宗教不只是上一輩的宗教祭典,也有年輕人的創意,融合成為新的生活風貌。」並配了三張相關祭祀廟宇的圖片。
談及柯文哲開設微博帳號的原因,臺北市政府副發言人黃瀞瑩稱是要營銷臺北市,現在帳號主要由市長的幕僚們打理。其實,早在去年12月,柯文哲就透露了這個想法。當時他就說:「開個微博,以後我就可以跟網友互動,做個網紅」。直到最近,柯文哲團隊才將這個計劃逐步落實。
作為新媒體時代的受益者,柯文哲比大多數臺灣政客都了解社交媒體的重要性,因此他在之前在Facebook、IG、YouTube上都有個人帳號,方便與島內外民眾互動。由於微博受眾多來自大陸地區,柯文哲此舉被視作向大陸民眾釋放善意之舉。他也因此成為臺灣六都(臺北、新北、高雄、臺南、臺中、桃園)中,第一位「登陸」微博的現任市長。
考慮到當前敏感時期,也有人將柯文哲開微博與2020年地區領導人選舉聯繫起來,也就是想讓更多大陸民眾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他的兩岸政策主張,進而贏得更多力量的支持。不過,目前的三條微博內容還比較中規中矩,這方面的信號還不太明顯。
多位政客開設
當然,柯文哲不是首位開設微博的臺灣政客。之前,不少島內政治人物都有過嘗試,希望借這一平臺傳遞自己的政治觀點,拉近與大陸民眾之間的距離。至於臺灣明星藝人、學者教授、社會知名人士,使用微博的更是不勝枚舉。
粉絲數比較靠前的,大概算是邱毅的帳號「邱毅臺灣」了,目前有300多萬粉絲。1956年出生的邱毅曾當過臺灣當局民意代表,遊走於親民黨與國民黨之間,被視作島內深藍力量的代表,自然成為綠營的眼中釘、肉中刺。翻看他的微博,大量是評論當前臺灣政治時局的內容。比如,他本月9日提到徵召韓國瑜,「麻煩在於徵召的時機點,既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若晚到國民黨已啟動初選程序,或已完成初選程序,徵召韓國瑜就形同四年前的『換柱』,必引起朱王的強烈反彈,使國民黨出現實質分裂,降低韓國瑜的勝算。」13日,他又提到了持「武統」觀點的學者李毅遭當局驅逐,「今年是臺灣選舉年,蔡英文鐵定狂打『恐中牌』『仇中牌』,大肆抓捕迫害統派人士,統派在臺灣的處境會更加困難。」
還有一位是島內電視政論節目「夜問打權」的主持人黃智賢,她的微博「黃智賢星球」也有200多萬粉絲。黃智賢生於臺南深綠家庭,哥哥黃偉哲是民進黨籍的臺南市長,而她是統派人士,也是極少敢在電視上說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媒體人。在她的微博中,貼出了NCC(當局通訊傳播管理部門)發來的公文,要她就節目中說「沒有大陸臺灣活不下去」這句「親中」的話做解釋,黃智賢在微博上反問,「『親中』有什麼不對?我自己就是中國人,住在中國土地上。我不『親中』,是要親誰?」贏得5000多網友點讚。
除此之外,包括新黨青年軍王炳忠、侯漢廷、蘇恆,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時事評論員趙少康等,都有微博帳號,宣傳自己政治立場,並與網民進行互動。
兩家官方機構
那麼,在微博上有沒有臺灣當局的官方帳號?答案是,還真有。
目前,臺灣官方有微博帳號的有兩家機構,一個是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官方微博「趣臺北」,也就是諧音「去臺北」,擁有近77萬的粉絲數;另一個是當局交通部門觀光局官方微博「個人遊臺灣」,擁有近95萬的粉絲數。外界注意到,這兩個帳號都使用了簡體字,配以美麗照片,主要內容是推廣臺灣觀光,吸引更多的陸客來臺旅遊,不涉及政治宣傳。自臺灣向大陸方面開放旅遊市場,特別是開放自由行後,陸客就成為臺灣旅遊業的重要來源。目前,隨著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高雄遊成為不少陸客的優先之選。今年初以來,高雄迎來了一批批的陸客。而在韓國瑜訪問廈門之際兩地又敲定,廈門近期將組織8000名遊客分批赴高雄旅遊。
而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海基會也曾一度想開設微博帳戶。2016年10月,民進黨當局上臺不久,時任臺灣海基會秘書長張天欽曾表示,為了加強與臺商與大陸民眾間的溝通,打算註冊臺灣海基會微博官方帳號。當時,這一報告已經送到陸委會,一旦當局同意開通,這一帳號就可以服務在大陸的臺商、臺生和旅遊民眾。後來,因為在註冊時要選「臺灣地區」,恐怕被綠營說成是遭到「矮化」、吃了豆腐,時任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最終沒有點頭,這件事情也就只好不了了之。
圖為微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