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三十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獲獎名單「出爐」了。
關於這一獲獎名單,其中爭議最大的應該就是演員黃曉明了。
但是,比起來黃曉明,那個獲得最佳男配角的王傳君更讓我「受益匪淺」。
當他站在那裡時,網友對他的評價十分的生動形象:
「他像一個格格不入的外鄉人,侷促的拿著獎盃,猶豫的看著周圍的閃光燈,人聲鼎沸中他恍惚了。」
這一次獲獎,是給「呂受益」的。
2018年的7月5日,《我不是藥神》在國內上映了。
劇中有一個重疾患者叫做「呂受益」,他是由王傳君飾演的。
電影中「呂受益」因病去世了。
但是,演員王傳君卻讓人感覺到了,他不但沒「病」,而且活的明白。
那一年,王傳君因為無戲可拍,陷入到了人生中的困惑階段。
他去查了查自己的銀行卡,發現只有100萬了,他開始慌了。
他又想去當編劇,又想去當導演,這些錢根本不夠。
但是,他也不想繼續這樣困惑了。
於是乎,王傳君去報名了一個導演班,他開始學習起了幕後製作。
在一次學習中,有一位導演的話,深深的扎進了王傳君的心裡。
那位導演問王傳君,你們演員是不是一部戲能掙個50多萬,夠用幾年了吧。
王傳君陷入了深思,他第一次開始審視起了演員這個行業了。
他說:
「這話到我靈魂裡去了,我想了想我高中同學,做普通工作,一年15萬,有孩子有房子,還能一年出國旅遊兩次。我覺得他們才是正常的生活,我們這個圈子太不正常了,是變態的心理。」
之後的王傳君拋棄了許多劇,其中就包括一部成就他的劇——《愛情公寓》。
當年,這件事也在網上鬧得紛紛揚揚,王傳君也似乎背上了種種的質疑。
終於,當《我不是藥神》上映後,這些所謂的「質疑」也都消散了。
正如導演徐崢所說:
「我們讓大家看到真正的演員,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賦予了角色以生命和魅力。」
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期間,本來就很瘦的王傳君竟然又去減肥了,他堅持每天跳8000次跳繩,整整減重了20多斤。
不為別的,他只為能演的更像一個病弱的重疾患者。
在拍攝電影其中的一場戲時,王傳君整場戲一共吃了44個包子和五碗面,期間他還吐了三次。
這場戲,王傳君把導演徐崢都給演「害怕」了。
而王傳君表示,自己必須把這個病人對食物渴望給演出來。
這還並不算完。
王傳君在拍那一場在醫院病床上的戲前,他先是去跟醫院血液科裡的病人同住,來觀察他們的狀態。
後來在拍戲前,他還專門去熬了兩天沒有睡覺。
就是為了能在鏡頭前演出那種塌下來的感覺。
如今,事實證明了,王傳君是成功的。
不僅僅是做演員的成功,更是做人的成功。
但是,也不得不說,演戲時的王傳君真的是太拼了。
最後,也希望王傳君能在照顧好身體的同時,繼續帶著他的那份堅守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