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囤兒
雖然在百度百科上還查不到,但江蘇衛視的《蒙面舞王》已經於8月16日開播了。作為《蒙面唱將猜猜猜》的IP延伸,《蒙面舞王》的初期關注度還是相當可以滴。再加上近期《舞者》和《這!就是街舞3》所炒熱的舞蹈氛圍,《蒙面舞王》的前景還是比較被看好的。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藝人,能夠借上這股東風呢?
相對於《蒙面唱將猜猜猜》誰都能來玩一把,《蒙面舞王》對嘉賓的硬核要求顯然更高。畢竟唱歌可以後期修音,而跳舞的後期美化空間就小多了。況且這還是有專業舞團給做伴舞的演出,如果嘉賓跳得不達標,得多露怯啊。因此說,這個節目最適合有舞蹈專業基礎,但是由於演藝事業的耽誤而沒有機會顯露的藝人們。
以本期揭面的兩位——李菲兒和張儷為例。「蒙面」系節目有個特點,如果你當期就揭面的話,存在感將會非常弱。來一期節目,並不足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反差」印象。要想通過帶上面具讓觀眾認識到你的另一面,至少得留兩期,甚至撐到三期才行。因此,李菲兒和張儷一期揭面,多少就顯得有點兒打醬油了。
同樣一期揭面,又分蒙面時被猜出和揭面後才認出。這就是李菲兒和張儷的差別。李菲兒在節目中懸念保留得比較好,直到完全揭面才讓大家明確她是誰;張儷的懸念營造就比較失敗了,一上來就顯擺大長腿,舞蹈的技術含量也不夠,然後在互動的時候又cue自己的電影作品,把自己暴露無遺。這樣一對比,李菲兒算是從節目獲利的,而張儷只能算是讓節目獲利的。
再來看看未揭面的四位。其中頭盔哥的暴露很有技巧性,他在battle時用了一個大招,而這個大招是某臺灣藝人曾在《天天向上》裡展示過的。舞蹈圈裡原創保護的意識還是比較普及的,所以人們一般不會去亂用別人的標誌性動作。妙的是,雖然他用大招把自己暴露了,但其實只是暴露給看《天天向上》的觀眾群。像囤兒這種不看《天天向上》的人,依然不知道他是誰。這就製造了懸念,讓囤兒特別有好奇心去為了他補一下《天天向上》。
女王不戴冠的暴露太霸氣了,完全沒有要隱藏或放煙霧彈的意思。圈子裡能像孟美岐這樣把肋部頂出這麼大幅度的,還有誰?
舞者身體上的印記,有時候比歌者的聲線更容易區分。當年林志炫參加《蒙面唱將猜猜猜》一嗓子出來就全暴露了,後邊啥煙霧彈都不好使。孟美岐在《蒙面舞王》這裡也一樣,一個標誌性動作就暴露了,什麼偽裝都是透明噠。由於暴露過早又太徹底,所以孟美岐的《蒙面舞王》之旅,從獲利角度講,和她參加一場其它演出無異。
鎧甲少女有明顯的隱瞞,舞蹈中並沒有設計很有標誌性的動作,而是偏重與伴舞齊舞,演組合技,於是製造了一定的迷惑性,讓人覺得這個編舞算不上是她最擅長的東西。無論她是女團裡的非舞擔,還是演員類藝人,應該是沒有拿出100%的實力,有意給後邊的節目留了招。這就讓觀眾對她的身份更好奇,對她後邊的演出更期待。
要說第一期獲利最多的,應該還是舞世終結者。這個傢伙太會玩了,不僅告訴你自己有紮實的Popping基本功,還在舞蹈中展示了很多頂流藝人的標誌動作,比如張藝興的Krump、蔡徐坤的舞步、王嘉爾的翻。這些都是誤導,卻也都是排除信息。因為他既然敢做這些誤導性動作,就說明他至少不是和這些藝人一樣級別的頂流。不可能有哪個頂流會去誤導自己是其他頂流哈。
至於有人說他是王一博,就更不可能了。因為除了上述的原因外,他跳舞時的身體律動習慣和王一博完全不同。身體的律動習慣是很頑固的,除非你短時間強制隱藏,否則不會一點兒也不露出。所以,就算不用分析法,單純靠看,也能看出他不是王一博。囤兒覺得他可能是一名類似於王晨藝那樣的藝人,就是小時候玩街舞玩得很深,但後來走藝人道路接觸了多樣化的舞種,現在跳得便更加舞臺化一些。不管他是誰吧,等他揭面的時候,應該會讓觀眾對他的認知提高一大截。
插入一句:玩就玩大一些,敢不敢猜這個「舞世終結者」其實是劉雨昕?畢竟一來劉雨昕也學過Krump,二來蒙面不是之前讓周深反串過麼,會不會把反串做成了保留項目。^_^
從第一期看,《蒙面舞王》還是太單調了,6個嘉賓的舞蹈,都更偏以街舞為基礎的男團女團舞。如果這樣的話,那容易獲利的必然是那些男團女團裡的舞擔。期期如此的話,這節目還請那麼多傳統舞蹈領域裡的大神來有啥用?
其實最能從這節目裡獲利的,是類似於韓庚、朱正廷這樣的藝人。我們都知道韓庚小時候專業民族舞,朱正廷小時候專業古典舞。可是他們出道後,就一直在跳男團舞,跳炸的跳燃的。韓庚的民族舞和朱正廷的古典舞,都成了傳說。如果,他們能夠帶上面具,把傳說中的韻味帶回來的話。那才是最大的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