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晉陽人。戰國時期歷史人物,趙王遷寵臣。出身太原郭氏,歷仕趙悼襄王、趙幽繆王兩代君主,拜為相國,封為建信君。進入秦國,拜為上卿。
對於熱播劇《大秦賦》中的戰國名將大家都非常熟悉,尤其是秦趙兩國的將領,其中趙國的廉頗和李牧在劇中也被真實地還原了原有的歷史形象。與此同時一些配角,諸如權臣郭開也引起了不少觀眾的關注。
郭開的降臨似乎就是為了助秦滅趙而存在的,要是沒有他的神助攻,估計秦國很難啃下趙國這塊硬骨頭。
廉頗和李牧都是趙國一等一的領軍人才,但即使再能打仗,也躲不過郭開這樣神隊友。
廉頗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期間都受到了重用,為趙國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趙悼襄王繼位時,廉頗的官位已經升至趙國丞相。但還未等君臣之間有任何深交,趙悼襄王就撤掉了廉頗的職務,改換成了樂乘替代。
脾氣火爆的廉頗,一怒之下將前來接替自己位置的樂乘將軍打跑了,而廉頗自知犯下了大錯,違背了趙王的意思,無奈之下,也離開了趙國,投奔魏國去了。
廉頗到了魏國以後,沒有受到魏王的重用。但在廉頗離開趙國後的一年多時間裡,趙國和秦軍之間衝突不斷,趙國屢屢敗北,趙王不得不三顧茅廬,從魏國把廉頗請了回來。(有人說為何不啟用李牧來守城,當時的李牧在軍中的確樹有威信,但他正駐守在趙國邊境,力抗北面的匈奴,所以壓根無暇顧及趙國境內之事)
廉頗收到趙王的邀請後,很是高興,立馬舉起鋪蓋回到了趙國,準備再次徵戰沙場。原本這兩位君臣之間馬上就要冰釋前嫌了,可宰相郭開出現了。郭開在趙王面前進言,說廉頗每每吃一頓飯就要上三次廁所,身體不行了,老了,不中用了。
結果糊塗的趙王信以為真,廉頗只能投誠於楚國,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他,直到離世前也再未為楚國做出過任何輝煌的功績,84歲廉頗鬱鬱而終。
郭開成功趕走廉頗後,還遠未結束他的荒唐之舉。不久,趙悼襄王駕鶴西遊,趙王遷即位,此時的趙國已經大不如前,一落千丈,前有秦國來犯,後有燕國舉兵,外加長平之戰,已經讓趙國大傷元氣,在軍事上唯獨能保全趙國的恐怕只有李牧了。
李牧常年駐守在趙國邊境,對匈奴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公元前233年,秦國入侵趙國,李牧被趙王遷即時調回抗秦。運籌帷幄的李牧,大破秦將桓齮,之後受封為武安君。
次年,秦王嬴政御駕親徵,準備以南北夾擊之勢攻趙,但在李牧的堅守下,秦軍很快敗退,趙軍再次大勝。
三年後,不知疲倦的秦軍派出了以王翦為首的6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直逼趙國都城邯鄲。而李牧當之無愧的以主力的身份迎戰秦軍。
在關鍵時刻,郭開又來助攻了。他在趙王面前誣陷李牧堅守不出的目的,就是為了造反,趙王遷竟然相信了,下旨斬殺李牧。李牧死,趙國亡。
趙國被秦國滅亡後,郭開自然成了秦國的功臣。被秦王封為上卿,但在面見秦王的路上,遭遇了強盜,被盜賊殘殺。
這樣的結局難免有點讓人意外,郭開應該是「功成名就」或者「退隱江湖」再或者在秦國那裡獲得豐厚的賞賜,封侯拜相。怎麼會莫名其妙地從歷史上消失了。
結語:關於郭開最終的結局,史書上其實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說他是被強盜所殺,可能只是個誤傳。倘若郭開真的是為了助秦滅趙,那麼他的確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完美。反之,只能說他的助攻實在過於完美,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