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77
演員王汀演過很多職場女性。
往早前數,她是《杜拉拉升職記》裡狠辣、腹黑的凱西,《盲約》裡有地位、有銀子、有背景的楚琳。近一些的,她演過《創業時代》《完美關係》,還有《二十不惑》中姜小果的上司楊小蓉。
現在,她在當代青年勵志創業劇《吉他兄弟》裡再度挑戰職場女性,飾演理智、獨立的都市白領安靜,一個在職場上雷厲風行,在情場中反而有些「鈍」的複雜角色。
安靜跟王汀本人的性格差距比較大,比如在表達方式上。安靜不習慣說什麼,凡事埋在心裡,而王汀是個直給的人。「可能跟我性格有關係,我憋不住。」所以在讀劇本的時候,王汀給安靜想像了很多畫面,她走在辦公室裡的樣子,她在面對一些事的時候為什麼要那麼去做,諸如此類。因為安靜跟她很多地方是相反的,王汀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功課。
出演過很多都市劇後,她對如何塑造職場女性這種生活化的角色有了更多斟酌。現代戲不像古裝,它離生活很近,任何人的身邊都可能有白領、金領朋友,如果演得不到位,輕易就會讓觀眾覺得不可信。「包括一些劇情,你對它的處理,還有感情方面的處理,它們難就難在跟我們的生活太近了。」要把現代戲演得不著表演痕跡,箇中分寸其實很難把握。
因此,在演《吉他兄弟》的時候,王汀一直在找安靜跟她飾演過的每位職場女性的不同點。「比如她的職位,她和其他人的交往方式,通過這些特點來定位她。」希望能把她呈現得立體、真實。
雖然對於塑造職場女性,王汀已有自己的邏輯,但她的可能性遠不止於職場。古裝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秦時麗人明月心》《宸汐緣》中同樣有她的身影。她的待播劇裡,也不乏《春家小姐是訟師》這樣的青春古裝劇和《良辰美景好時光》這樣的青春勵志劇。
就像王汀自己說的,職場女性演得多了,她還可以去演一些打破自己的、接地氣的角色,「就是那種不化妝的、賣豆腐的女人,或者哪怕去演一個風月場所的人,我都覺得很有意思,都是對我的挑戰。」
她想看看自己到底還有多大空間可以挖掘,「也希望很多角色砸過來。」王汀不吝於對角色的渴望。
安靜這個角色,理智、獨立、有心機、有手段,智商和情商超高,對於職場女性而言,人設堪稱完美。但越是完美的人,往往越難讓觀眾共情,因為很難代入。「確實安靜這個角色,導演剛開始跟我們聊的時候,想讓她是一個知識分子形象,什麼事情都不浮於表面。她可能做得更多,想得更多,話反而沒有那麼多。」安靜人如其名,非常理性。「但是她感性的方面也是有的,她後期會黑化。」王汀接著說。「她積攢了很多情緒,滾雪球一樣地越滾越大,最後終於爆發。她是把方清華抬起來的人,又用自己的雙手把他給壓下去了,她眼睛裡比較揉不得沙子。」安靜的「黑化」是對她完美人設的打破,它賦予了她更多「人」的一面。但是王汀也有擔心,她擔心觀眾不能完全接受安靜的這種轉變。「因為她承載的東西太多了,而我們用來描述的篇幅少了一點,只有不到十場戲,每一場戲還很重。」後期兩人結婚、離婚又複合,王汀不知道這段劇情最終呈現出來會是什麼樣子,她怕有些東西表達得不清楚,或者表達得太重,會對這個角色有所損傷。哪怕她知道表演是遺憾的藝術沒錯,但心裡也難免較勁兒。這種較勁兒還體現在,她自評在《吉他兄弟》這部劇裡,自己還有能進步的空間,角色塑造還能再豐富一些,有些地方還可以換一種方式表現,等等。「可能演員一直是在路上摸索和攀登吧,反正這部劇看下來,我覺得我還是欠缺很多的,還是要再進步的。」王汀表演起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習慣「實時監控」,要是能錄,她一定會把監視器裡的畫面錄下來給自己看,藉此尋找進步的可能。在她看來,前期還在揣摩角色的時候,在角色還「不那麼透、還能更好」的時候,是表演能夠更加精準的絕佳時機。「這樣是最直接的。你看畫面的話,可以站在觀眾的角度看這個角色演得像不像,有些地方是不是演得有點過,或者有點怎麼樣,我都會看,看完以後慢慢微調。你這樣看一遍,你也會覺得你就是這個角色。」尤其現在拍戲不像以前,一部劇可以拍上一年,現在拿到劇本後,留給演員的時間不長。這就更加需要演員自己給自己增強信念,讓自己相信「我」就是這個角色。王汀經常糾結自己是否演得不好,如果覺得不好,她會寫在「小本本」上——她有一個專門用來記錄的本子。相對應的,劇本上也會寫一些,比如跟角色有關的點,想到的話就隨手記錄下來。「比如說有一場戲,導演當時讓我那麼演,如果我沒有演到位,沒有達到導演的標準的話,我都會記下來,之後成片播出的時候,我再對比來看,自己為什麼沒有演到位。這種方法讓我提高蠻快的。」表演院校會給每位演員打好基礎,但是很多實踐上的東西,可能更多還是在現實中、在劇組的實戰中獲得的。包括一些前輩,他們也能給到一些自己的表演經驗。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進門之後,還是需要自己一點一點地去學習,學校不是終點。王汀入行後的第一部劇是《天真遇到現實》。她在大學學的不是表演專業,不是純粹的科班出身,表演是她留完學後回到國內再進修的。因而那個時候的她很原始,「現場走位也不知道,鏡頭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好看也不知道。」表演憑的都是感受,感受多少就演多少,不會設計,也沒什麼方法。等王汀拍到她的下一部劇《幸福36計》時,她才覺得自己在表演上上升了一大步。因為她遇到了自己在劇中的父親,一位能給到她經驗的前輩,杜源老師。「我那個角色本身就是一個『屌絲』,那個勁兒比較吊兒郎當,然後杜源老師有時還有一些即興發揮,他能根據現場感受,隨時調整他的表演。這種即興就很考驗對手演員,能讓我們跳出背臺詞這件事,更多地投入到表演當中。」《幸福36計》對王汀來說,是一堂非常非常好的表演課,那幾個月的時間,不單讓她在表演上有了提高,更是讓她知道,原來表演是一件這麼快樂的事情。「我覺得未必每一位演員,都有這種機會能學到這樣的東西,這個非常可貴。」王汀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杜源老師給她打開了一扇門,讓她洞見的是自由、快樂的創作世界,而不是固化的、死板的、只是在背詞的機械化表演。這種實打實地感受到的快樂,有時甚至比實際的表演技術來得更加重要。雖然起步不錯,但王汀入行的時間有些「寸」。2013年她的第一部作品播出,往後的三四年時間,正是影視環境最浮躁的時候。但王汀是個很踏實的演員。當年學表演的時候,一些老師就囑咐過她,「你千萬不要被這些影響,我們的世界很浮躁,國內的市場很浮躁,演員這個圈就更浮躁,你千萬要把自己的圈穩住,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於求成,看別人掙錢了,看別人火了你就眼饞。」老師還告訴她,流量這一領域的粉絲其實是在流動的,而真正屬於自己的粉絲才是更長久的。「如果你有一個粉絲,你就讓這個粉絲愛你到底。要想實現,你就需要自己努力,把你所有作品做好。」王汀一直記得老師的叮囑。平日裡她行事非常低調,她會發布一些新媒體的內容配合宣傳,但是不會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上面,她更多的精力還是在演戲上。比起曝光或者賺錢,到劇組裡學習,拍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對她來說更加重要。 去年、前年的大環境不好,很多演員接戲都受到了影響。雖然情況如此,但是有些作品王汀還是沒有選擇去接,她希望能趁此時間好好沉澱一下。那段時間,她拒絕過,也等待過好的機會,但總的來說,她還是位「等不了」的女演員。「我喜歡演戲,我喜歡在現場的感覺,我喜歡創作的感覺。」一旦遇上好的角色,她會盡全力去爭取,試戲也好,跟導演自薦也好,她都不會抗拒。至於其他,王汀沒有太多執念,一路走來,她不算很順利,也不算不順利。但她相信努力,只要努力,運氣一定會來,她就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一直走到今天的。「因為這個行業就是這樣,不知道哪位演員,今天可能他是他,明天他就不是他了,很多。可能明天某部劇一下子就紅了,都很正常。」 她正介於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相比之前的自己,她的優勢在於有了更多閱歷和經驗的積累。所以現在,她的年齡段可以演上,可以演下,創作空間很大。「我這幾天在想,我之前的一些作品,如果現在再讓我演的話,我一定能比那個時候演得更好,因為我確實成長了。前兩年我可能未必說我再演能演好,但現在我覺得自己在提高。」王汀想在近五年之內,演到一些擁有複雜心理的角色,藉此邁上一個新的表演臺階。生活裡的王汀則要簡單許多。她是個火象星座,喜動不喜靜,平日裡喜歡旅遊,喜歡玩兒,喜歡吃,喜歡和朋友聊天。拍《創業時代》的時候,她演了一名芭蕾舞演員,因而開始練習芭蕾,這項愛好也就被她一直堅持到了今天。今年因為疫情,很多事情被迫停擺,王汀沒有太多奢望,只希望能平安過年就好。她的展望都在明年。「明年必須接兩三個好的角色,然後新的一年,讓自己再有一個提高。」「我還是個工作狂。」不「安靜」的王汀,這樣給自己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