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愛看電視劇的網友陷入了劇荒,新劇沒有開播啊,好看的劇也都結束了。這種時候都特別難熬,一天不看劇,人生好像都沒有追求了。別急,今天愛看電視劇的小愛醬(微信:chuangtouji)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豆瓣評分最高的11部美劇。
有的網友要問了,豆瓣評分是個什麼鬼?很權威麼?小愛醬攤手表示,豆瓣的評分基本上比較客觀,好劇分數不會低,爛劇的分數也不會高。對於周末宅在家裡不知道怎麼找劇看的網友來說,按照豆瓣評分去找劇,基本上不會錯!
那麼,下面進入聊劇時間。
一、老友記 第十季
老友記第十季是老友記系列劇在豆瓣上評分最高的一季,也是所有美劇中評分最高的劇,達到了9.8分,幾乎滿分。
在這一季中,喬伊和瑞秋的戀情維持不久就發現彼此不適應身體上的交往,決定只做朋友。邁克克服自身障礙的邁克終於向菲比求婚,兩人終成眷屬。錢德勒和摩妮卡的代孕母親艾瑞卡生了一對龍鳳胎,Jack和Erica。
瑞秋通過馬克的介紹決定前往巴黎工作。朋友們為她舉行了告別派對,除了羅斯她輪流跟朋友們告別。而此時羅斯意識到自己仍然愛著瑞秋,兩人重修舊好,瑞秋也放棄了巴黎的工作。經歷了十年間風風雨雨,大家分別離開公寓,都留下自己的一把鑰匙
雖然是一部長達十季的劇集,但是也會有完結的時候,小愛醬忍不住看得太快,雖然到了第十季的時候下意識地放慢了速度。
二、疑犯追蹤 第五季
《疑犯追蹤第五季》是詹姆斯·派屈克·卡維澤等主演的美國電視劇。該劇講述了依靠最新科技手段打擊罪惡的故事。
第五季也有可能是最終季,因此特別好看。在豆瓣上,這部劇的評分也達到了9.7分。
這一季主要講紐約地鐵上,幾個小混混無端挑釁一個衣著襤褸的流浪漢,卻不想被他狠狠收拾了一頓,眾人全部被帶回警局。警官卡特對這個神秘的流浪漢充滿興趣,正當調查處一絲線索,不想流浪漢竟然被人保釋。原來流浪漢是一個曾經接受過中央情報局特殊訓練的特工裡瑟,而保釋他的則是擁有無限的財富的富翁芬奇。
芬奇曾為政府研發了一種可識別罪犯犯罪意識的程序,卻被政府認為大材小用而關閉了一部分程序。而現在芬奇希望藉助裡瑟的能力和這一套程序進行「法外執法」,維持正義、制止犯罪.
三、火線 第五季
The Wire(火線重案組)是美國有線電視網HBO於2002年推出的一部經典犯罪類劇情片,雖然播出時的收視率一路坎坷,甚至被人歸罪於當時同時段熱播的FX警匪劇The Shield(有趣的是,前者的導演之一Clark Johnson也拍攝了後者),但其一直受到評論界的廣泛好評,並被視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部電視劇。
《火線》絕對是完美的劇本典範,一夜過後醍醐灌頂,涵蓋整個美國社會的不同層次,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下一刻被爆頭,即使最後沒有一個人成功,無畏的後繼者已經在繼續他們的事業,無助卻隨處可見溫暖,這樣一個劇集永遠都不會終結,因為歷史永遠沒有結局。
因此,這部劇在豆瓣上收穫了它應得的高分:9.7分。
四、星際旅行:原初 第二季
這是一部1967年的美劇,當然,我們不能從製作、視覺等方面去要求1967年的美劇和今天的美劇相媲美,但這劇的經典之處在於,它打開了那個年代全球觀眾的想像力。
《原初系列》描述一艘隸屬於星際聯邦的星艦進取號上的航員以及他們「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的冒險故事。在一開始它並不成功,收視率低而且廣告收入也不理想。然而,當這個節目第二季隱約出現了停播的惡兆時,忠實影迷們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爭取運動,說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繼續製作第三季。最後一集於1969年6月3日首播。該電視系列劇在日後各臺重播中受到驚人的歡迎。
為了將這第一個系列與日後其他系列作一個區分,這個系列在西方被稱為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星際旅行:原初系列,在臺灣使用《星際爭霸戰》這個名稱,在七十年代的香港譯為《星空奇遇記》),縮寫為ST:TOS或TOS。
也就是最早的ST,為了和後來的劇集區別開國外Fans在其名稱後加了The Original Series,所以簡稱TOS,一共三季,開創了歷史的經典之作,電影版的1-6可以看作TOS的延續,電視劇版原班人馬。
正因為其經典,豆瓣也給出了相當具有參考性的評分:9.6分。
五、成長的煩惱 第七季
這部美劇不用多說,基本上是陪伴80後成長的最好美劇。它至今仍在中國的電視螢屏上播放。可見豆瓣上對其9.6分的高評價一點也不為過。
西佛一家人樂天豁達的性格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該劇的演員陣容曾被製作人麥可·沙利文譽為「A級陣容」。作為80年代新興起的以家庭為主軸的情景喜劇的代表作,《成長的煩惱》成功的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國郊區的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生活。《成長的煩惱》的拍攝開始於1985年,結束於1992年。
《成長的煩惱》的真實拍攝版本無疑與初始的劇本有些差距,這是演員的即興表演造成的,而且作為一個情景喜劇,他也並沒有始終保持他令人歡笑的特色,甚至穿插了幾集悲劇,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
這部劇不僅僅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而且還倍受大學生和青年人的喜愛,應該說,成長的煩惱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
六、絕命毒師 第五季
絕命毒師每一季都很經典,但這裡要說的是第五季。
故事緊接著上一季,通過一場精心策劃的大爆炸,沃爾特終於除掉了長久以來的威脅古斯塔沃,也將古斯塔沃一手建立的毒品帝國連根拔起。然而,「事業」上的成功並沒有為沃爾特帶來太多的快樂,因為他和妻子斯凱勒之間的關係再次跌落到了冰點。
古斯塔沃死了,但沃爾特的野心並沒有消失,他聯手傑西與麥克,開始建立屬於他的新的帝國。一次偶然中,漢克在沃爾特家中發現了沃爾特就是海森堡的確鑿證據,巨大的打擊之下,他決心大義滅親,昔日的連襟,如今淪為對手。與此同時,一股新的勢力正在毒品圈內逐漸壯大,他們即將成為漢克最強大的敵人。
牛逼的結尾證明這劇是一部無法逾越的高度的神劇。當Mr White終於承認的說出了:「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赤裸裸的揭穿了美國一直宣揚的家庭思想的虛偽,給那些假惺惺的主流劇一記響亮的耳光,人性就是自私的。
豆瓣評分9.5分,客觀公正。
七、權力的遊戲 第六季
HBO續訂了《權力的遊戲》第五季和第六季,該劇第四季首播集達到了660萬收視人數,創造了該劇的收視新紀錄,此前該劇主創曾透露此劇或將拍攝七到八季。這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也達到了9.5分。
由於第六季的小說版進度緩慢,第六季電視劇版將不會像前五季一樣完全按照小說的情節展開,但也會借鑑第六季小說中的一些故事情節。第一集劇情:眾人七手八腳將瓊恩抬進屋,可瓊恩已經沒有了氣息,艾迪只能痛苦的撫下好友不願閉合的雙眼。
瓊恩的死說明有守夜人違背了誓言,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屋內幾個瓊恩的好友,已經沒有其他人可以信任。當索恩掌握守夜人的領導權後,他一定會清除異己。一陣敲門聲傳來,屋裡各人緊張的拔出佩劍。紅衣女祭司梅麗珊卓一臉茫然的走進屋,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經預見史坦尼斯·拜拉席恩會佔領臨冬城,最後的結果卻是全軍覆沒。曾在火焰中看見瓊恩在臨冬城作戰,現在他卻冰涼的躺在這裡。梅麗珊卓不知道自己的預言到底是怎麼了。
目前這部劇在「愛看電視劇」提供的百度雲共享帳號中已經可以觀看。
八、六尺之下 第五季
第五季的劇情主要是這樣的:Rico通過交友網站認識了不少女人,但他眼界太高,一直也沒找到合意的。直到Vanessa拒絕與Rico一同出席Nate的婚禮,Rico才邀請了一名叫Sharon的女人作為自己的同伴。
Claire和Billy相處得很甜蜜,幾乎形影不離,Claire很欣喜地接受了與Billy同居的邀請,但是Nate和David不相信Billy的精神問題已經徹底治癒了。
回家後的George出現了短暫失憶和定向障礙,但他仍堅持要參加Nate 的婚禮。婚禮上因為Claire拍了一張令Ruth覺得Claire在嘲笑她匆匆再婚、後悔莫及的照片,她壓抑已久的不快藉此爆發,當著眾人的面,不由分說打了Claire一記耳光。
婚禮前兩天,Brenda流產了,但為了如期舉行婚禮,他倆只能把手術推到婚禮後。
延續了五季的陰鬱色彩,突然在所有人未來的死亡中變得鮮豔而明快。 對這部劇,有太多想說的以至於不知道怎麼開始。 從第一季開始,這部劇就像漩渦一樣把我吸進去。我不知道編劇對生活有著怎樣的剖析,才能把壓抑刻畫得如此精細,把一個家庭的陰鬱揭露得淋漓盡致。後來,你看到Ruth從一個control freak慢慢地接受生活,漸漸地放鬆。
對於這部劇,豆瓣也給出了9.5的高分。
九、新聞編輯室 第三季
《新聞編輯室第三季》是由薩姆·沃特森主演的美劇,第三季共6集。這部劇之所以獲得豆瓣9.5分的高分評價,主要是因為其劇情。
這一季講述的是一家虛構的有線電視新聞網ACN的故事,由阿倫·索爾金製片並擔任編劇。傑夫·丹尼爾斯扮演這家電視網的新聞主播Will McAvoy,英國女星艾米莉·莫迪默飾演執行製片人Mackenzie MacHale,老牌影星薩姆·沃特森則扮演這家電視網的主管。而奧斯卡影后簡·方達則出演這家電視網母公司的執行長Leona Lansing。
男主角Will McAvoy是一位資深主播,有著「臺柱」身份的他卻因為性格冷酷而得罪了不少員工,劇集一開始他就因為一張利嘴惹了一身麻煩,卻因此得以跟Mackenzie MacHale再度重逢。
兩個人感情舊帳一大堆,可是對新聞的追求卻始終一致。在他們的合作下,晚間新聞欄目有了更高的追求,力求為觀眾提供真相而不關注收視率。但是事情發展卻沒有想像中順利,McAvoy團隊不斷受到來自各方的阻力甚至威脅。
這部劇的現實意義在於,傳統媒體正在被新媒體所改變,這種變革讓美國媒體人焦慮的同時,也在困擾著中國的媒體人。
十、豪斯醫生 第八季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但《豪斯醫生》於我,並不僅是一部電視劇,它並不是我追了最長時間的美劇,甚至不是我的最愛,但它是獨一無二,影響我最深的。
《豪斯醫生》於我,是行為準則,是謎題的答案,是偶像的意義,是後來者對前行者的追慕。而豪斯醫生於我,是黑暗世界裡的一點光明。
我始終認為《豪斯醫生》非常治癒,就像我認為豪斯醫生是一位正面的、光明的英雄,或許他並不像美國式的英雄那樣肌肉糾結,連英俊都英俊得很對稱。他更像是一位英國式的英雄,帶著刻薄的幽默感,與意味不明的漂亮眼睛。
2004年是美劇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這一年,現象級的常青劇《老友記》落下帷幕,擁躉們還未及擦乾依依惜別的傷感淚水,幾個新生劇集的搶眼表現又迅速佔據了人們的視野。後來的事實證明,那也是美劇迄今為止最後一次集體爆發,這其中就有FOX的醫療劇《豪斯醫生》。
《豪斯醫生》迅速的人氣聚攏得益於FOX當時正如日中天的選秀節目《美國偶像》的強大收視率作先導,《豪斯醫生》理所應當地被FOX寄予了厚望,而此後幾年它的表現也沒有辜負自己「皇太子」劇集的稱號,無論是收視還是口碑,都堪稱FOX的鎮臺之寶。於是,那一年,成為很多人的豪斯元年。
十一、矽谷 第三季
由年輕喜劇演員與老牌明星聯合主演,《矽谷》敘說著一位住在「駭客旅社」的內向電腦工程師與他朋友們的故事。這群不太能融入社會的傢伙被一位網絡公司的百萬富翁「關照」著,他允許這群工程師免費住在他的房子,不過條件是要取得他們專案的10%股份。豆瓣評分9.5分的高分也讓這部劇受到了格外的關注。
《矽谷》第三季開始於創始人Richard被從CEO的位置上趕下來,董事會決定從外部請一位成熟老練的CEO Jack Baker來取代他。
隨著創業公司的快速擴張,創始人的能力常常會跟不上公司規模,這時候從外部引入專業的管理者就成為矽谷的通常做法。創始人轉而專注於產品或者技術,繼續在公司經受歷練,直到完全成熟後有可能重新執掌公司。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都是技術出生,創辦谷歌時他們還在讀博士。谷歌的擴張速度太快了,佩奇覺得超出了他的管理能力,於是從Novell公司請來了埃裡克·施密特,三個人之間緊密合作,把谷歌帶向了巔峰。
今天,谷歌又重新回到了佩奇的掌控之下。從外部引入CEO失敗的例子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賈伯斯和斯卡利。兩人的年齡、觀念、品味都截然不同,賈伯斯是產品之王,而斯卡利的經驗全部在營銷上,他把一瓶糖水推廣成了今天的百事可樂。這種差異會大大損害公司內部的團結,導致紛爭和失敗。
從劇情來看,《矽谷》裡Richard和Jack Baker之間的衝突將更多地模仿賈伯斯和斯卡利兩人的衝突。如果說,《矽谷》的好玩是源於科技nerd們的逗逼,那麼《矽谷》的真實,是因為它Day-to-Day地記錄下了一家創業公司的「日常」。
當然,還有不少在豆瓣上9.5分的美劇,這裡就不一一聊了,今後我們還會重點聊聊那些成為經典的美劇。
本文由愛看電視劇的小愛醬原創。討論、合作都可以加小愛醬的私人微信(aijiangshow)聊一聊,有什麼好看的電影電視劇也可以推薦給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