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劇《親愛的自己》瞅了兩眼,感覺與預期還是有點落差的。
雖然這部在開拍時,就打著劉詩詩復出歸來首部劇、與頂流小生朱一龍搭檔的噱頭。
但播出後,收視率一直呈下滑趨勢,問題出在哪裡了?
這部戲主要聚焦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身上,展現他們面臨來自生活、工作的壓力和抉擇之後,如何覺醒、奮發、成為更好的自己。
劉詩詩飾演金牌銷售李思雨,她的男友,正是朱一龍飾演的陳一鳴。
導演是拍過《玉觀音》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丁黑。
但其實和大多職場劇一樣,披著獨立的人設,頂著遲早會逆襲的光環,談著分分合合,毫無營養的感情。
為了保住公司的客戶,女主想辦法忽悠前臺,突破安檢,衝進對方辦公室。
為了見老闆,把人家堵在男廁所,要對方給她15分鐘的時間陳述。
這幸虧是劇,要是放在現實生活裡人家早報警了,還給你露臉反轉的機會?
後面為了表現女主的高風亮節,想都不想就拒絕了100萬的商業賄賂。
如此清純不做作的個性瞬間令對方折服,不僅談成了生意,還執意要挖她到自己的公司。
不知從何時開始,女人在職場裡的高光時刻,都被類似於這樣的劇情帶壞了。
要麼就是自我催眠式鼓勵,要麼就是為了目的不擇手段,還自以為是的撒嬌和耍賴。
《翻譯官》裡的楊冪是這樣,《創業時代》裡的baby是這樣,《完美關係》裡的佟麗婭也這樣,有意思的是,這三部劇的男主竟然都是黃軒。
雖然這次《親愛的自己》裡,男主換成了人氣稍高一點的朱一龍,可他和劉詩詩的CP,也沒逃過被網友詬病的結果。
尤其是對劉詩詩演技的吐槽,播出當晚就直接飈上了熱搜。
在出圈的一段視頻裡,劉詩詩飾演的李思雨,對著相戀多年的男友撒嬌。
先是用力湊過來感謝男友的禮物。
再是邊喝著酸奶邊偷偷看向對方,像是動著什麼歪心思。
人家還在開車呢,她就硬要把頭靠在男友肩膀上撩撥,還用手戳傷了對方大腿。
男友一把推過她,示意自己正在開車,她倒好,不僅再次靠過來,還開起了帶顏色的玩笑。
全程擠眉弄眼,搖頭晃腦,如果不是提前知曉這兩人的關係,還以為是女方在勾引一陌生男子,下一秒要發生不正當關係了呢。
色眯眯的臺詞不礙事,只是這表演放在劉詩詩身上,太不適合了。
自和吳奇隆結婚生子,復出歸來之後,拍雜誌也好,粉絲拍的生圖也好,基本上對她的評價都是人淡如菊、氣質如蘭。
但這誇張的五官,不自然的眼球轉動,幅度較大的肢體動作,反倒有種硬要裝可愛的感覺。
有粉絲解釋說這就是李思雨的性格,大大咧咧,風風火火,敢愛敢恨。
至於這裡,是因為工作上的原因,掛了男友好幾次電話後,為了道歉,才強行賣萌的。
姑且粉絲有他們自己的道理,但接下來劉詩詩這些木木的鏡頭又要作何詮釋?
無論是說服客戶:
感謝男友:
安慰同事:
都是平淡的語氣,平淡的表情。
或者就是「撅嘴瞪眼式」演技法貫穿始終。
我有感覺到她的確有在努力地扮演另一個人,努力地想要表現出這個人該有的情緒,但是無論是表情、語氣、肢體還是狀態,都很套路化。
劉詩詩是有過高光角色的。
《步步驚心》裡的若曦、《仙劍3》裡的龍葵,看起來冰清玉潔,柔柔弱弱、我見猶憐。
她也可以挑戰「活潑派」,誰看了《軒轅劍》裡的拓跋玉兒不誇一句可愛呢?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劉詩詩的角色,便開始「面無表情」了。
《黎明決戰》裡,她的設定可是身份成謎的冷豔女特工,是要時刻準備執行任務,把生死掛在嘴邊的,如此特殊的角色,卻被她演成了一部民國時裝劇。
不同搭配下的美,在一張張高清劇照裡呈現,可一動起來就破了功。
這是發狠時候的樣子:
這是一直在找的人出現時的樣子:
這是發現妹妹喜歡上了自己的初戀情人:
反正該是震驚、意外的時刻,是面對自己人還是敵人時的狀態,臉上全都是風輕雲淡的架勢。
再者就是口碑還不錯的《繡春刀》裡,有網友直接點出,劉詩詩飾演的淪落風塵的大戶人家小姐,是整部電影唯一的槽點了。
幾乎所有可以展現愛恨糾纏、內心苦痛的戲份,都被她演成了心如死灰。
送別青梅竹馬的愛人時:
男主不惜為自己擋刀受傷時:
我在鏡頭外都替張震疼,也是納悶她是怎麼做到無動於衷的。
靜默穩重的角色演的像盲人;
那種活潑的,需要複雜情緒的,對她而言,就顯得更水土不服了,整個人透露著一種緊張感。
你看她臉上的表情已經夠放大了,眼神卻依舊略顯空洞,一副只是為了演而演的浮誇。
《風中奇緣》裡,她演的是一個天真單純不知禮數的大漠狼女,於是吃東西就是狼吞虎咽。
耍起脾氣來就是吹鼻子瞪眼。
雖然當年在《步步驚心》中,劉詩詩成功塑造了若曦一角,讓她一舉進身四小花旦的行列。
直到現在紅磚綠瓦、茫茫天地間的若曦仍然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一到下雪時節,劇照就要被網友們拿出來回味一番。
但可能因為本子好,加上劉詩詩大多情況下都是微微一笑,含蓄不語的鏡頭。
而且那時候網友們的眼光還沒這麼高,討論度沒現在這麼密集,所以演技稍顯不足的地方都被一筆帶過了。
否則像這樣:
還有這樣的:
放今天來講,也會被嘲的吧。
看到有網友拿劉詩詩復出的這部《親愛的自己》,和最近較火的《摩天大樓》裡baby的表現作對比,表示就連一向被嘲的baby,都被章子怡誇獎,而且確實演技有了明顯的進步,為何有過好評的劉詩詩,至今仍是這樣。
當然,不排除劇本和導演等外界因素的加持,但論好本子,劉詩詩也接到過。
論好搭檔,什麼王千源、張震、胡歌、彭于晏,她都合作過,包括新戲裡的朱一龍,在如今一堆流量裡,演技上也算是有點讚資本的,可都沒把她帶起來。
而且結婚生子作為明星生涯的一大轉折點,歸來後如何打破之前的常規印象,怎麼轉型突出重圍,對30歲後就開始焦慮沒戲拍的女演員來說,更是十分重要的。
顯然,劉詩詩沒規劃好這場復出之戰,出道十幾年,當需要更好的劇本去承載人生變化的時候,她依然沒能帶來驚喜。
劉詩詩不是科班出來的,身在唐人的她,嘗到了一兩部古偶的紅利,便被定了型。
本來基本功一開始就沒打紮實,天花板太低,演戲的時候又太「收」,給人一種完成既定動作就罷,不能深入劇本的平淡感,這致使她幾乎所有角色都打下了自己的烙印,而這些烙印又無法將她與不同角色進行劃分。
加上公司給到的角色永遠就那麼幾類,舒適圈待慣了,她本人看起來也沒啥野心,長此以往,演技自然不會長進。
都說好的本子成就演員,好的演員成就角色。
欣慰的是,有那麼幾份幸運,使劉詩詩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
但身在處處有競爭的娛樂圈,處於尷尬局面的80後女演員們,再不轉換跑道,或長期停留在過去的榮光裡,遲早也會被淘汰出局。
我挺喜歡劉詩詩凡事不爭不搶的氣質,在一堆野心勃勃的女明星裡,她總有自己的節奏和想法,但這一切,不足以成為「好演員」的代名詞。
有幸福的家庭,有甜蜜的愛情,有歲月不磨的容顏,有源源不斷的熱搜,可沒有作品,走不進大眾心裡,就啥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