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的巴黎,華為在這個浪漫之都,發布了性能強悍的P30系列相機。
相機?表哥筆誤了吧?不是手機嗎?
沒有,我認為就是一款能打電話的相機。
餘承東演示了知名星空攝影師木西使用華為P30拍攝的星空照片,讓表哥大吃一驚。
當然,在和蘋果、三星對比的時候,餘總是不太厚道的,用30s的曝光效果去對比1/4s的曝光效果,這是欺負觀眾不懂攝影。
在吃瓜群眾熱烈討論華為是否作弊的時候,作為一個業餘的星空攝影師,我是知道的,真正熱愛星空攝影的,並不屑於作弊。
在社交網站看到了木西放出的更多的華為P30拍攝的銀河,內心是非常震撼的。
雖然餘承東取巧,雖然華為的攝影實力距離他羅列的競爭對手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任何一個攝影師都不能否認的是,P30的攝影能力足以吊打使用套頭的半幅機了。
在表哥剛剛開始學習攝影的時候,佳能550D+18-200的鏡頭無法做到這樣的效果。
這是表哥使用價格過萬的全幅相機和價格過萬的超廣角(14mm)拍攝的星空,曾入選佳能2014年官方檯曆,似乎比木西的作品,強不了太多。
在天文改機和赤道儀的加持下,拍出下面這種相對專業的作品,華為可能就有點勉為其難了:
當然,性能再好,我肯定也不會用華為P30去拍星空,因為拍星需要所有參數都手動控制,最好是物理按鈕和撥盤,還需要強悍的電池,但是華為的相機實力已經強悍的讓人咋舌。
或許再過幾年,華為的相機就可以真的吊打全幅單反了,到那時候,餘大嘴碰瓷的對象,怕是哈勃望遠鏡了。
然而,我的相機還是不能打電話。
據京東方副總裁在微博暗示,P30Pro使用的是京東方的屏。
華為和京東方的深度合作,源遠流長。
巴塞隆納,這裡有流浪者大道,有高迪設計的教堂,這裡是流浪者的天堂。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者莫過於哥倫布,他揣著一本《馬可波羅遊記》,試圖去東方尋找那個遍地黃金的帝國。
雖然他至死沒能踏上東方神秘國度的土地,但是,500年後,那片土地上的流浪者,來到了這個城市。
2月24日,華為在巴塞隆納發布了旗下第一款摺疊屏手機,夢幻般的摺疊方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當然,這款手機售價也不便宜,史上最貴的量產機,2299歐元,折合人民幣1.7萬元。
這是中國品牌的手機第一次賣的比蘋果貴,而且貴的讓用戶心服口服。
略顯油膩的餘承東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幾乎是手舞足蹈的在臺上介紹華為的最新代表作。
這款凝聚了華為人無數心血的手機,能讓華為充滿底氣的不僅僅是華為的晶片技術,更重要的,是京東方生產的柔性屏技術。
1992年,青澀的餘承東還在清華大學讀研究生,一年後他加入了華為。彼時的華為還在研究電話機程控系統,路由器、基站、手機… …對於年輕的華為來說,似乎還都是很遙遠的事。
那一年,在南方,一個老人發表了一番講話,中國掀起了全新的活力。
在北方,35歲的王東升拿到位於西單的兩套新房的鑰匙,這是新東家給他的。他正準備離開工作了十幾年的瀕臨破產的北京電子管廠,邁向新的工作崗位。
然而,在老員工的誠懇挽留下,血氣方剛的王東升最終選擇了接手北京電子管廠這個爛攤子,帶領員工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了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在王東升的帶領下,公司很快扭虧脫困,並在1997年成功上市。
上市後的京東方,公司內部曾經一度形成了要做房地產的意見,王東升拍板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自研。
趁著金融危機,京東方收購了現代的二手生產線,並在亦莊建了一條生產線吸收學習。
隨著京東方的逐漸壯大,引起了國際巨頭的注意,2001年至2006年,三星、LG、奇美、友達、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等企業,在韓國和臺灣地區總共召開了53次「晶體會議」,聯手把中國市場的面板價格拉到了國內廠商無力承受的地步。
京東方的背後,是國家戰略,各級政府不惜血本的補貼京東方,公司上市以來,獲取各種形式的補貼高達數千億元。
有人問了,和新能源、光伏行業類似,京東方的這種行為屬於騙補嗎?
其實,當餘承東拿著華為摺疊手機站在講臺上的時候,就在宣告中國技術已經能夠領先世界了。
這,怎麼能是騙補呢?
3月25日,京東方發布了2018年的年報,實現營收971.1億元,同比增加3.53%,歸母淨利潤34.35億元,同比下降54.61%,扣非歸母淨利潤15.18億元,同比減少77.28%,非經常損益中政府補貼20.74億元,同比去年增加11.12億元。
這不是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營收幾乎原地踏步,淨利潤大幅下跌。
公司的產品競爭力不行了嗎?
2018年全球經濟環境錯綜複雜,中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放緩、結構優化、動能轉換新常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以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生命科技為代表的第四次產業革命浪潮席捲而來,跨界融合趨勢明顯,軟硬融合、應用整合等創新動能推動產業升級。半導體顯示行業自去年下半年進入調整期,智慧型手機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顯示器顯示屏、電視顯示屏等五大主流市場需求不振導致全尺寸產品,特別是電視顯示屏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柔性AMOLED市場擴張未達預期、產能快速釋放讓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連蘋果都出現業績危機的2018年,對半導體顯示行業的影響巨大。
依仗背後的財政補貼和超低的銀行貸款利率,京東方不改落井下石的本色。不過,這次京東方並沒有收購競爭對手的生產線—那些生產線的技術,京東方早就吃透了,而是將自己的產品賣給了競爭對手。
據公司新聞,在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產品下線暨客戶交付儀式上,京東方向三星、LG、SONY、Vizio、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PV、小米、海爾等客戶交付了75英寸8K 60Hz、75英寸8K 120Hz等大尺寸超高清顯示屏。
眾所周知,三星、LG無不是想要將京東方置於死地的競爭對手,如今,卻不得不採購京東方的產品。
為什麼?
年報已經給出了答案,京東方在產量激增的情況下,營收幾乎不變,利潤大幅下滑,說明公司採用了激進的價格策略,給出了連競爭對手都垂涎的低價。
Sigmaintell Consulting數據顯示,京東方在2018年總計出貨5430萬塊電視面板,超越了排名第二的LGDisplay,後者全年出貨量為4860萬塊。
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顯示器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了24%,地區出貨量增長了45%。
2018年年報中,京東方對業務板塊重新劃分,原來的顯示器件業務改為埠器件業務,並增加了智慧物聯和智慧醫工業務。
和公司的核心業務—面板相比,智慧物聯和智慧醫工似乎規模尚小,但是京東方是個營收近千億規模的公司,這兩部分業務的營收,已經接近170億,拆分出來放在A股,也是個不小的上市公司了。
這兩部分業務是什麼?
1、智慧物聯:智造服務事業群蘇州智造工廠升級項目12月完成結構封頂;重慶智造工廠完成建設並實現電子標籤量產;IoT解決方案事業群智慧零售電子標籤中國市場全年開拓超60家零售業知名品牌客戶。數字藝術事業群畫屏成功發布搭載智能語音技術的新一代產品S2和M2,上線APP 3.0版本,全年新增註冊用戶約12.3萬。
電子標籤市場非常廣闊,隨著新零售的開展,相當多的大型連鎖超市都開始使用電子標籤。而京東方的畫屏業務非常充滿想像力,在年輕家庭中接受比例比較高。
2、智慧醫工:移動健康事業群首款BOE品牌產品智能睡眠儀成功發布;動態心電記錄儀、體脂秤、血壓計、智能手錶等產品實現上市銷售;BOE移動健康APP 3.0版本上線。健康服務事業群合肥京東方醫院作為京東方首家自主規劃建設的數字醫院,12月正式開業;成都京東方醫院12月正式開工,各項建設有序推進;生命科技產業基地項目快速布局,11月完成合作協議籤署。
京東方對穿戴式醫療設備是充滿期待的,隨著柔性屏的不斷發展,京東方在這個發展方向上,很可能會收穫出其不意的效果。
京東方的每一條生產線,都燒錢累累。
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60%,而公司的借款結構非常有意思,是典型的政策扶持型企業。
京東方短期借款只有54億,長期借款超過900億,再加上債券,長期借款類突破千億。為什麼京東方喜歡長期借款呢?
因為銀行給它的利息太低了,只有0-5.88%,可能大部分長期借款的利息在2%左右。
2018年,公司的利息支出為31.4億,淨利潤只有28.8億(歸母淨利潤34.3億),公司的資金成本實在太高了,以至於成了巨大的負擔。
但是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公司帳面竟然有7.48億的利息收入!原因是公司帳面現金超過500億,還買了55億的理財產品。
王東升是總會計師出身,擅長使用成本更低的資金,通過政府的扶持和銀行的合作,把資金成本儘可能的降到最低。
如果換成普通企業,這樣的資產負債結構,光財務利息就導致虧損了。
對於投資者來說,京東方的財務狀況並不佳,糟糕的資產負債率、不盡如人意的業績、過高的政府補貼……
但是,選擇京東方肯定不是為了它的業績,而是投資它的未來。
當華為、小米、VIVO、OPPO等越來越多的國產手機帶著京東方的柔性屏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全球客戶使用京東方的產品的時候,京東方就成功了。
我本來對擅長碰瓷的餘承東是沒有好感的,直到華為發布驚豔的Mate20,轉粉了。當時整理了華為的產業鏈,寫了下面的文章,今天一併附上供參考:
iPhone4以來,我就是堅定不移的果粉。想穩定,就用原生iOS,想折騰,就越獄。直到有一天,同是果粉的好友發給我10月16日華為Mate20的發布會資料,說,下次買華為吧?
我一眼看到了反向充電功能,笑著說,好啊,買來給iPhone當充電寶。
繼續看下去,我的笑容僵硬了,然後又舒展了,從嘲笑變成了微笑,最終成功黑轉粉。
作為華為的旗艦,這款Mate20可謂誠意十足,你想要的,都給,你不想要的,也給。除了安卓系統無法換成iOS,幾乎每一項配置都做到了包括蘋果在內的業界極致。初看起來,像是堆硬體,但實際上,堆的還有國貨的自信。
與之前任何一家國產手機廠商不同,華為這次採用的各種黑科技,從晶片技術到屏幕到屏下指紋到攝像頭,無一例外的使用了國內廠家的產品。
這款在海外首發的手機的核心技術是中國智造。
看到這些國產配件,連以前反感的餘承東碰瓷的嘴臉都變的可愛起來。
華為自家產的麒麟980處理器不用多說;6.39寸的OLED水滴屏來自京東方;Mate20 Pro的屏下指紋來自匯頂科技;源自保時捷大燈創意的攝像頭(其實更像浴霸)來自歐菲科技;4200毫安大容量的電池來自欣旺達;快速充電模塊可能來自立訊精密和東方精密… …
這是華為帶領下的國產手機產業鏈集體出海的一次偉大徵程,是2025中國智造的演習。被蘋果壓榨的透不過氣來的國產供應商們,終於能有機會抱團成就國貨精品了。
曾幾何時,中國的企業以抱上蘋果的大腿為榮,在年報裡大書特書,甚至發布公告今年又和蘋果籤了多少合同。但是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蘋果供應商開始淡化蘋果概念。年報、半年報裡甚至抹去蘋果兩個字,反而是越來越體現國產手機品牌的合作情況。2018年半年報中,幾乎所有蘋果供應商都緘口不言和蘋果的業務。
發生了什麼?
原來,與若干年前相比,蘋果供應鏈的毛利率普遍下滑。而且由於蘋果對於供應商的過於苛刻的考核和快速迭代的技術,許多供應商由於轉型不及時被無情的拋棄。營收中來自蘋果的業務過多,反而成了公司業績的不穩定因素。
(單位:百分比,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我找了幾家列入蘋果200家供應商大名單的國內上市公司,通過整理它們近年來的財報數據發現,公司的淨利率從參差不齊向5%左右集中。
20多年前,廣泛流行的關於中國低端製造的段子是8億襯衫換一家波音飛機,而如今,即便是從事各種高科技產業的公司,在被蘋果收編後,盈利能力不斷下滑,也淪落為新版8億襯衫的代工廠。
去蘋果化成為眾多蘋果供應鏈企業的萬不得已的選擇,華為、VIVO、OPPO、小米等國貨成為這些廠家的救世主。
一、有志者,事竟成,OLED終於大規模出貨的京東方早在iPhone X上市的時候,就有傳聞蘋果會採用京東方的OLED屏。但一年過去了,這個大腿始終沒抱上。這一年,京東方的股價腰斬了又斬,關注民族產業的股民心都碎了。
(單位:萬元,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從近年來的中報對比看,京東方2018年上半年明顯發生了業績的轉折,這是發生了什麼?
(單位:萬元,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從公司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看,四大業務線條中,最核心的顯示器件業務和智慧系統產品業務都發生了小幅下滑。是因為公司的產品滯銷了嗎?
然而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京東方顯示屏出貨近4億片,同比增長超35%。
出貨量暴增,營收卻下降,原因就清楚了:降價。
(單位:百分比,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在政府補貼的扶持下,京東方瘋狂的降價。以至於半年報中提到:2017年底,在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產品下線暨客戶交付儀式上,京東方還向三星、LG、SONY、Vizio、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PV、小米、海爾等客戶交付了75英寸8K 60Hz、75英寸8K 120Hz等大尺寸超高清顯示屏。
三星、LG?這都是京東方的競爭對手,在利益面前,竟然成了客戶。
許多股民、分析師都吐槽京東方的政府補貼,多年來,京東方一代又一代的生產線燒掉了數千億的補貼。但是,我們如今買到的白菜價的電視、手機屏幕,都是因為京東方背後燒錢帶來的低價。
OLED屏幕進入華為的旗艦機型,對於京東方來說無異於一針強心劑。
在面板行業不斷的用低價搶佔市場的同時,京東方開始押注未來:移動醫療、智慧醫療行業。2018年上半年,京東方智慧健康業務營收5.26億元。從434.74億總營收的佔比來看並不高,但是未來極具發展潛力,毛利率高達53%,是京東方毛利率最高的業務。
二、苦心人,天不負,揚眉吐氣的匯頂科技在2017年iPhoneX出現的時候,匯頂科技的股價一落千丈,如今匯頂的股價幾乎只有當時最高點的一半。
原因是蘋果引領了解鎖潮流,當iPhone拋棄了指紋解鎖使用Face ID的時候,匯頂的指紋晶片就沒有市場了。
等等,我代表騎行愛好者說句話。
每次全副武裝騎行的時候,iPhone X都識別不了我的臉,只好憋屈的敲入密碼解鎖。所以,我堅定的認為Face ID只能是方案之一,不能代表解鎖的全部技術,屏下指紋才是未來。
2018年8月25日,公司發布半年報,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3.88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上半年銷售收入18.37減少24%。報告期內實現毛利總額5.5億元。公司2018年上半年淨利潤為1.12億元人民幣,較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4.82億元減少76.76%。這樣的業績,可以用慘烈形容了。
(單位:萬元,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上半年,匯頂科技臥薪嘗膽,在業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加大了研發投入。屏下指紋分別籤了VIVO和OPPO,同時也被華為納入麾下。
匯頂科技並沒有在指紋技術這一棵樹上吊死,在生物特徵傳感器方面,匯頂有著獨到之處,公司最近與華為合作推出了一款心率耳機,用餘承東的說法:用了很嚇人的技術。
隨著華為在手錶、手環等領域的深入研發,匯頂科技有望和華為合作更多很嚇人的黑科技,來不斷的拓展生產線。
三、百二秦關終屬楚,收購索尼電子的歐菲科技2017年4月,歐菲科技收購了索尼電子廣州分公司,完善了攝像頭領域的拼圖,並藉此打入了蘋果的供應鏈。
(單位:萬元,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藉助於攝像頭的熱銷,歐菲科技也成了2018年上半年為數不多的營收、淨利潤雙增長的手機供應鏈廠商之一。2018年上半年公司攝像頭模組業務實現營收102.3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4.3%。半年度出貨量高達2.45億顆,其中雙攝出貨量為5200萬顆。
在Mate20這艘戰艦上,歐菲科技有望更多的摧城拔寨。
四、三千越甲可吞吳,堅定不移走技術路線的欣旺達欣旺達曾經受益於蘋果,是蘋果的兩大電池供應商之一。但是公司如今堅定的開始走去蘋果化的路線,營收對蘋果的依賴已經降到30%以內。
(單位:百分比,數據來源:wind,整理:路過銀河)
公司甚至嘗試生產筆記本電池、動力電池,並設立科研點,和中科院合作儲能項目。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賽電池,2012年,營收是欣旺達的兩倍,而2018年上半年半年報顯示,欣旺達營收超過德賽電池15%。德賽電池的營收構成中,超過60%依賴蘋果,因此自身競爭力相對較弱。
據全球市場調查企業Strategy Analytics (SA)公布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佔有率排名顯示,華為第2季度的市場佔有率為15.8%,首次超過蘋果(12.1%),位居全球第二。三星電子雖然以20.9%位居第一,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銷售量和佔有率分別減少了10.1%和1.7%。
華為手機上半年出貨超過9500萬部,在穩固低價市場的同時,華為高端型號開始挑戰蘋果、三星的價格區間。剛剛發布的Mate20頂配更是接近1.6萬人民幣的價格,超出了iPhone的最高價。
這是國貨的驕傲,更是中國手機產業鏈的機遇。緊隨其後的OPPO、VIVO、小米們,更是能一起將中國智造帶向世界,中國企業也將有能力開始收割產業鏈的高額利潤。
好消息,詩與星空團隊的新書《上市公司財報分析實戰》上架了,歡迎購買。
京東:
噹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