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方面的報導稱,目前美軍戰機的準備情況仍然很差。根據美國新的政府監管機構的報告,許多美國軍用飛機在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未達到其戰備目標,特別是包括美國空軍庫存戰機。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軍火庫中,只有每46架戰機中的3架,定期達到了服役標準,具備隨時執行任務能力。而美國空軍的UH-1N直升機則始終達到了準備就緒的目標。這些數字是來自於美國審計總署報導,而這還不是最壞的情況。
從2011財年到2019財年,包括美國空軍的F-22「猛禽」和美國海軍的F/A-18E/F「超級大黃蜂」等關鍵戰鬥機在內,共有24種軍用飛機從未達到所需的任務能力。「任務執行率」是一項重要的準備狀態指標,定義為飛機可以飛行並執行至少一項任務的總時間百分比。
美國審計總署在其最新報告中發布的圖表顯示了飛機準備情況的嚴重程度。美國審計總署報導說:「自2011財年以來,選定的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飛機的平均任務執行率有所下降。」但是,陸軍飛機的戰備狀態有所提高。美國審計總署評估的46種飛機中,有19種比目標準備目標低了15個百分點以上。在該組中,有11種機型得分至少偏離了25個百分點。美國審計總署評估的另外18種飛機比目標低了15至6個百分點。
儘管美軍每年在維護和維持上花費數百億美元(2018財年為490億美元),但對維修量需求,維護積壓,零件短缺以及製造基地減少等問題,使美國空軍F系列戰鬥機變得更加脆弱。特別是主力F-22和F/A-18E/F戰鬥機無法實施作戰任務,打擊目標。僅看F/A-18E/F「大黃蜂」,這種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在2011年至2018年間的服役和支持成本就增加了11.3億美元,達到32.9億美元,而僅維護成本就攀升至14.5億美元。
美國審計總署報告說,在同一時期,美國F-18艦載機的任務能力率降至50%以下,並承認其數據和評估過程與海軍不同。2018年9月中旬,時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之處,要求海軍和空軍戰鬥機(特別是F/A-18,F-35,F-22和F-16)必須達到最低任務執行率為80%。
而美國海軍近期在阿拉巴馬州發生的F-18艦載機墜毀事件,導致一名教官和一名學員死亡。美國方面認為,確保美國航空資產「在當今和明天的戰場上都佔主導地位」,並且保證美國戰機出動了是必要的。但是,儘管美軍認識到了問題,並且有了一些初步的改進,但仍未實現該目標,並且準備工作實際上已經下降。目前在美國空軍四種美國戰鬥機類型中,只有F-35偶爾會達到其戰備目標。其他三種型號,F / A-18,F-22和F-16在2011年至2019年之間的任何一年都從未實現其目標。
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的一位官員告訴美國審計總署,美國軍方已決定放棄針對特定飛機進行「更全面的戰備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