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
11月至今,多位歌手相繼推出新專輯。尤其是12月,陳奕迅、林憶蓮、蔡依林、蔡健雅、王心凌、陳綺貞、焦安溥(張懸)、艾怡良、白安、蘇運瑩等歌手集中發片,咖位和實力都達到了近年之最。
歌王歌后為什麼選擇年底集中發片?著名樂評人、《音樂周刊》主編盧世偉在接受捕娛記專訪,道出背後緣由:「今年12月31日之前正式發行出版的專輯,才有資格報明年的金曲獎。」
陳奕迅林憶蓮蔡依林蔡健雅年底集中發片
加油鴨,明年一起衝金曲獎!
最值得聽的華語歌手,在這個12月幾乎全都出動了。大家都卯足了勁做音樂,拿出職業生涯一線水準作品:
陳奕迅《L.O.V.E》、張懸《安溥:煉雲原聲帶》、王心凌《CYNDILOVES2SING愛。心凌》、蘇運瑩《幻》,這四張專輯已經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品質極佳。
豆瓣音樂新碟榜
其中《安溥:煉雲原聲帶》評分最高,這是張懸改回本名「焦安溥」沉寂三年後,以製作人和歌手身份帶來的第一個作品,收錄其第一場小巨蛋演出中的14首精選曲目,是華語音樂過去與當代歌者對歌曲和創作者的禮讚。
《安溥:煉雲原聲帶》專輯封面
而緊接著要上線的一波專輯,就更厲害了。林憶蓮《0》、蔡健雅《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溼吻》、艾怡良《垂直活著,水平留戀著。》,三位女歌手都是金曲獎歌后,也都同屬環球唱片,還都定在12月21日發片……這不是「神仙打架」是什麼?話說明年金曲獎女歌手的競爭,該有多激烈啊!
三大金曲歌后同天發片
最值得一說的是林憶蓮的《0》,這張專輯耗費三年時間精心打造,年度震撼主打《沙文》將於12月19日首播。「林憶蓮×吳青峰×五月天阿信×常石磊×恭碩良×比爾賈」的陣容堪稱超豪華。有消息傳出林憶蓮將隱退,這張專輯很可能成為林憶蓮的告別作。
聖誕檔期也很搶手。12月24日,暌違五年的陳綺貞將在網易雲音樂發行新專輯《沙發海》;12月26日,終於「營業」的蔡依林時隔四年推出新專輯《Ugly Beauty》,而且12月21日就將公布首波主打《怪美的》。
蔡依林《怪美的》MV造型
為什麼今年大牌歌手都集中在年底發片?著名樂評人、《音樂周刊》主編盧世偉在接受捕娛記專訪時說:「一個很客觀的原因,如果歌手想報(臺灣)金曲獎的話,必須是今年12月31日之前正式發行出版的專輯,才有資格報明年的金曲獎。」事實上,每年11月、12月都是集中發片的日子,若說最特別的,或許因為明年是金曲獎30周年。
每年金曲獎在上半年4、5月份公布提名,雖然考量的是全年作品,但發片時間晚,自然也佔有一定的優勢。盧世偉曾擔任過《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華語民謠獎》《音樂風雲榜》等重大獎項的評委,他坦言評委對於「近在耳前」的歌印象更深刻一些,「年初或者六七月發的作品相對有點模糊,而且現在作品更新率太快,近在跟前又正在熱度之上,評委多少會有一些心理傾向,這也是因素之一。」
流行能否打敗流量?
滿足愛聽好音樂的耳朵,卻不一定能滿足市場
「耳朵太幸福了!」很多歌迷都說,華語樂壇現在就像在過年。的確,一線歌手扎堆發片的景象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像蔡依林、蔡健雅、王心凌、陳綺貞等女歌手,距上一張專輯已經三四年,而林憶蓮上一次發片還是六年前的《蓋亞》。
林憶蓮暌違六年推出國語大碟
談及長達四年甚至更長的發片周期,盧世偉認為以大牌歌手的身份和地位,他們對作品的態度更為審慎,唱歌也不再單純針對一首作品,而是想更加完整的表達自我。「他們不會太多考慮粉絲要什麼或者市場要什麼。選擇作品時,一定考慮是不是自己最想唱的,或者是否符合自己的概念主題,這可能就給了他們相對比較長的選擇和淘汰的時間。」
盧世偉還表示,大牌歌手不像新人歌手,急需一個作品或者一張專輯來確認自己的存在感,因此他們願意用更多的時間來等待好作品。「你會注意到,他們的專輯一定是有概念的,他們對音樂的思考或者創意更深刻,就像準備劇本一樣,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策劃、收集、篩選,可能四年時間還不夠。」
華語樂壇整體環境不好,但一線歌手仍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陳奕迅《L.O.V.E》上線不到一周,QQ音樂銷量已經突破11萬張,拿下「雙白金唱片」稱號;蔡依林《Ugly Beauty》在QQ音樂預售,24小時之內創下「史上最快破金唱片臺灣女歌手」「史上最快破雙金唱片臺灣女歌手」「史上最快破三金唱片臺灣女歌手」「史上最快破白金唱片臺灣女歌手」四項紀錄。
時隔四年「營業」,蔡依林「業績」不錯
然而對於王心凌、TANK、白安等非一線歌手來說,熱度差就很明顯了。昔日「甜心教主」王心凌的新專輯品質不錯,微博樂評人「耳帝」為她寫下數千字長文,稱讚「我依然能感覺到她那股昔日的鮮活,讓自己保持著敞開與脆弱,不去變得堅不可摧的少女般的靈動與柔軟,這種鮮活在那些早已歲月靜好的同輩女歌手身上已很難聽見」。有些可惜的是,這張專輯在網絡的關注度並不高,尚未有歌曲挺進QQ音樂新歌榜。
王心凌回歸,樂壇還買「甜心教主」的帳嗎?
「他們應該也明白現在的環境就是如此吧。其實我覺得還好,可能當下的環境不是當年他們出發時所渴望的標準,釐清這個現實對自己心理建設是很好的幫助。」盧世偉說,如今即便是陳奕迅、王力宏發片也未必能引起所有人的關注,但分眾時代,不論唱什麼總有人喜歡,「我們打破幻想,不要去期待,只要專輯對得起自己,而且也有一定的聽眾在聽就行。」
以白安為例,盧世偉稱樂評人圈子對她就很關注,「白安一發片,我們都說去聽聽看。你曾經好的口碑好的成績,一定會對現在的作品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至於聽眾,喜歡的人會繼續喜歡,而爭取不來的也不用強求。
早前,亞洲新歌榜公布了2018年的年度十大金曲,TFboys佔了7首,剩下的三首分別花落黃子韜和鹿晗。此榜一出,網友哀嘆「華語樂壇完了」,「只有流量,沒有流行。」但在盧世偉看來流量時代無可厚非,「這個榜單未必代表歌手音樂的水平,但還是客觀反映了市場,你得承認粉絲製造了這樣的結果。你可以說它不是一個質量榜,但確實是一個銷量榜。」
華語樂壇「被流量支配」
那麼年底一波優質大牌歌手大規模發片,能否用流行打敗流量?盧世偉並不看好,他認為當下高質量作品的井噴,對大眾口味和審美的確能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但無法顛覆「流量時代」:「這些歌手滿足的是那些喜愛音樂、喜愛認真唱歌的人的耳朵,卻並不一定能滿足市場,因為市場的風向已經發生了很大轉變,不是說一個人、十個人甚至更多人發了幾首好歌一下就能扭轉的,整個時代風潮的轉變需要更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