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判官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今天來說趙文卓,無他,新劇正是在央視熱播的《大俠霍元甲》。
導演還是我們熟悉的弟控郭靖宇
其實趙文卓早在2001年就演過一部《新霍元甲》。
48歲時再一次演自己演過的角色,比他所飾演的霍元甲大了十多歲,就跟劉曉慶無限飾演武則天,李若彤n次cos小龍女一樣,都是消費自己。
這一次,趙文卓溝壑縱橫的臉和吃力的過招,令人唏噓不已。
講趙文卓就不得不提到李連杰,可以說趙文卓最大的成功和失敗,都是重複李連杰。
後李連杰時代,內地嚴格來說有兩位可以接他班的硬漢。
一個是趙文卓,承包了李連杰建國前的角色,如黃飛鴻、霍元甲…
另一個則是吳京,負責李連杰建國後的角色,警察、特種兵、慈父(太空人)等等。
後來,吳京成功了,成了電影圈人人跪舔的大佬,而趙文卓銷聲匿跡,再一次出現又雙叒cos了李連杰,或者說曾經的自己。快50歲的人了,再一次演自己演過的角色,再一次和年輕人們過招。
why?how?giao!
現在提到趙文卓的普遍印象是《青蛇》裡的禁慾和尚法海。
他和張曼玉在瀑布水池裡的一場似有若無的情慾戲很有搞頭。
法海為了促進修行讓小青誘惑自己,倆人纏鬥了數日,最後法海輸給了青蛇。
蛇尾纏身,伊媚眼含春,儂臭汗涔涔,水流沖天,一洩如注,這種隱喻就很靈性,比什麼火車頭打棒槌有意思多了。而「大威天龍」讓年輕人一惡搞成了廣而告之的梗。
其實趙文卓的銀幕形象相當豐富,不止禁慾和尚,還有鮮衣怒馬少年郎、溫潤如玉謙謙君子以及邪惡變態的大反派。
他的事業大體分為兩個階段——港圈往事、內地劇男神。
1992年10月,導演元奎來到北京體育大學,正在北京拍攝武打電影《新方世玉》的他急需一個「能打」的人來出演片中「九門提督」一角。趙文卓和許多武術同學被召來同元導演見面,在經過多項武術展示和選拔後,決定選用趙文卓出演。
趙文卓全家習武,父親為武術教練,母為短跑運動員,其上有兩位哥哥,皆熱衷武術。
他八歲起即向張植彬從師習武,曾為哈爾濱武術隊隊員;在大學時曾奪得全國錦標賽少年冠軍、中國全國大學生比賽全能冠軍、全國武術冠軍和當選中國國家武英級運動健將等榮譽。擅長於劍、槍和拳術,同時也精通太極拳法。
兩個極品硬漢的拳腳交加
那時候李連杰是如日中天的武打巨星,而趙文卓只是起步階段的小演員。
不過《新方世玉》是個開門紅,1993年趙文卓被徐克、元彬選中,接替李連杰出演電影《黃飛鴻4之王者之風》,演藝事業開始嶄露頭角,之後幾年相續出演了徐克導演或監製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和動作電影。
趙文卓版《黃飛鴻》系列其實不太好,因為有李連杰版珠玉在前,後輩如何重演都沒有那種青澀霸氣、狂傲可愛於一體的味道。
《青蛇》我前面也講過了,來重點說一下《刀》這部電影。
《刀》是徐克西部情懷的集大成者,可以說寄託了他很大的期望。
香港小說家喬靖夫在日誌裡這樣提到,他的菲律賓武術師兄鬼刀陳看了這部電影後說:有沒有搞錯,現在才介紹這麼牛掰的電影給我看?!
雙刀流
本片上映於1995年,和徐克之前飛來飛去的武俠片相比南轅北轍,沒有過多的商業元素:靚女靚仔大明星,一點也不浪漫飄逸,另類的風格讓當時的觀眾接受無能,所以票房非常糟,徐克受到這挫折後專門拍女人去了。
桃覺得《刀》其實非常符合傳統東方遊俠文化。
拾煉鋒號鑄刀廠大弟子定安(趙文卓飾)被師父選為繼承人,後來他知曉了父親乃慘死於馬賊惡漢飛龍(熊欣欣飾)刀下。定安帶斷刀出走,師父女兒向靈(桑妮飾)為愛而追尋,卻被馬賊所擄,定安捨身相救時竟不幸右手被斬墮下山崖。
斷手後定安自思報仇無望,本想就此退隱江湖,不料又拾得半本絕世刀譜,於是決心秘密練刀為父報仇。可又因刀譜殘缺無法練成,最後定安苦思之後自創獨臂斷刀刀法,救了危難中的煉鋒號並手刃殺父仇人飛龍。
從唐朝到清末,江湖裡總是有這樣的復仇故事發生。
不過刀客不同於劍客,劍客可以優雅,而使大砍刀的男人粗糙狂野,或許更能代表更原始的人類欲望,渴求性、權利和自我認可,其中斷臂刀客又是個很有趣的意象。
古往今來,手臂對於男人來說有種特殊的情懷,可以沒有女人,但不能沒有手臂。如果一個男人失去了他的手,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隻狗熊,假使他能夠重新長出手臂,無論機械還是意念上的,此時無臂勝有臂,那麼他就會成為一個英雄。
《刀》就是這樣的故事,實際上從張徹的《獨臂刀》,到翻拍他的《獨臂刀王》《座頭市與獨臂刀》《新獨臂刀》《94獨臂刀之情》都是這樣的故事。
但徐克的《刀》很特別,把江湖的黑暗面完全呈現了出來,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所謂的江湖兒女情長、英雄氣短被撕得粉碎。那種一心一意埋首於歇斯底裡的復仇主線,從頭到尾的蛇皮走位,西部狂舞,卑賤刀客,以上疊加,造就噴薄而出的殺氣。
常威,真的像?
《刀》可以說真正符合了江湖的原始本質,一群社會底層武夫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戰,不是殺人,就是被別人殺死。
有一點必須提到的,徐克為追求拳拳到肉、血肉橫飛的實感不給主演們吊威亞,打鬥不能點到為止,要追求真實。因為要一隻手作戰,與熊欣欣對打的一場重頭戲時,趙文卓打暈了熊欣欣,昏迷了兩天。
真是好殘忍,好帶感
趙文卓原本是個帥哥,徐克讓他變成了一隻怪野獸。
斷手後的定安,奪不回斷刀。馬賊一把將刀扔下懸崖。定安完全失去理智,直接跳下懸崖。
畫面中,傳來定安嘶啞的聲音:我的刀啊!
這種歇斯底裡的情緒其實一直貫穿整部電影。
趙文卓最好的文戲表演,可以說都獻給了《刀》。
不過《刀》之後,徐、趙二人的電影合作關係走向破裂。趙文卓的事業心並不太重,拍攝《刀》的時候,他正在和梅豔芳熱戀,徐克吐槽他在片場老是掛著部大哥大。
《刀》成了徐克、趙文卓合作的最後一部港片作品,也成為了趙文卓港片時代最後的高峰。
90年代末,隨著港片的衰落,趙文卓轉投電視熒幕。1998年,趙文卓與「中國星」演藝公司籤約,隨後拍攝了該公司出品的電影《碧血藍天》《原始武器》《生死拳速》和電視連續劇《中華大丈夫》《花木蘭》《新一剪梅》《方世玉》等。
在2001年到2007年,趙文卓是內地電視劇最紅的男演員,接連主演功夫傳奇電視劇《霍元甲》《風雲雄霸天下》《至尊紅顏》《七劍下天山》。
其中《風雲》和《至尊紅顏》兩部電視劇奠定了他的童年男神稱號。
孰人不知聶風?孰人不痴李君羨?
趙文卓就是桃小時候的夢中情人
不過隨著武俠劇進入衰退期,內地娛樂業開始崛起,年紀漸長的趙文卓又重新回去拍電影,只不過那時候華語商業片市場爛片橫行,亂象叢生。
最典型的就是袁和平執導的《蘇乞兒》。
那時候海報文案也是敢寫
這部電影集齊了趙文卓、周杰倫、楊紫瓊、周迅、安志傑,投資約1.3億元人民幣,在2010年算是個不小的製作。
聖鬥士杰倫
可是劇本一塌糊塗,不知道講了個啥....
影片上映後票房遇冷,國內票房僅4897萬元,按分帳比例片方只分得1796萬元,怒虧了1.14億元人民幣。
一部電影的撲街原因是多方面的,主演並不會真的因為電影撲街導致個人的撲街,否則古天樂早沒戲拍了。撲街也沒什麼,只要撲著撲著,總會觸底反彈,甄子丹和吳京就逆襲了,但趙文卓卻直接撲到地心了。
這就不得不提到那部很特殊的《特殊身份》。
2010年,青年導演檀冰創作的一個現代犯罪電影劇本引來了成龍、甄子丹和霍耀良的興趣,成龍擔任監製。
甄子丹拉了另一位功夫明星加盟,也就是趙文卓,組成陣容鼎盛的鐵三角聯盟。
雙方洽談的很成功,包括2010年1月份開機儀式上,氛圍也是其樂融融。
但是到了3月份,趙文卓退出,並且po出了一份劇組聲明,劇組要他趕緊搬出酒店。
撕逼大戰正式開始。
甄子丹方說趙文卓是戲霸,帶著老婆一起住劇組提供的高級賓館,佔劇組便宜。
趙文卓這邊說是「陰陽劇本」,當初談的時候,說好讓自己演反派,可以和甄子丹一較高下的戲份,類似於《新方世玉》裡可以和李連杰對打的九門提督。
誰想到進了劇組,甄子丹一直在改劇本,最後安排的是一個單方面被打,而且是個會摸男人屁股的娘娘腔,他不想演這個。
這個角色後來被安志傑頂了
當時微博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站隊,楊冪、景甜、林丹、徐嬌、蔣璐霞、洪天明、元彪、元華等人站趙文卓,說他為人正氣。
甄子丹那邊撐腰的也不少。事情鬧大了之後,網友開始扒皮,主要是甄子丹的黑歷史被挖了出來,說他當初把吳京和釋小龍打得很慘,都是假戲真做的那種,然後他們因為劇情安排只能默默被打。
又po出兩人的動圖對比,說甄子丹是花架子。
甄子丹這邊反擊,認為趙文卓買水軍攻擊自己。
此時劇情進展到這裡已經有點控制不住了,結果兩位很知名的大咖登場讓輿論更不受控制,舒淇站出來挺甄子丹被網友diss ,豔照又被挖出來,然後舒淇刪除了1000多條微博,並取消了全部關注。馮小剛出來保護舒淇,被說成護舒寶...
這就叫滾雪球效應。
總之,《特殊身份》這部電影完完全全被毀了,兩位當事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即便雙方都在後面的訪談表示早已move on,但後續負面效應其實已經從炮火點燃那一刻開始產生。
甄子丹擱淺了很久,直到《一個人的武林》、《追龍》和葉問系列才慢慢回血。
趙文卓就非常慘,與劇組的不歡而散讓他喪失了大量香港影視圈資源,以至於一段時間無戲可拍,退居內地後接觸的要麼是抗戰系列,要麼就是不斷消費曾經的自己的抗戰系列……
再一次飾演黃飛鴻、戚繼光、霍元甲,都是古裝版「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氣節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些作品的班底都非常糟糕,其實質就是消費趙文卓。
明明都是一樣的起步,一樣的地位,為什麼甄子丹和吳京逆襲成功,趙文卓偏偏從李連杰接班人變成了被無限消費的過氣咖呢?
這就要說到功夫明星的轉型問題。轉型期在任何演員身上都存在,但功夫演員尤其明顯,這跟動作片的發展困境也有關。
首先,還能不能打?
簡單來說,黃金期過了之後體力實際上已經跟不上,沒有幾個人能像成龍一樣都60歲了還在《英倫對決》裡拼死拼活。
其次,還能怎麼打?
網際網路的明網暗網餵養之下,網友們足不出門就可以開眼看世界,五花八門的武術形式已經見多了,冷兵器VS熱兵器也不新奇了,傑森·斯坦森和巨石強森在《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裡的同臺真的是靠動作拿到十幾億票房的?
別逗了,大車放飛機,飛機遛大車才是真理。
所以集齊陳虎、託尼·賈、伊科·烏艾斯三國打星但沒有飛機遛卡車的《跨國大營救》就撲街了。
最後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在於,武打明星已經不是不可替代的了。
馬特達蒙用以色列軍中格鬥術製造諜影重重,基努裡維斯各種疾速追殺,古天樂跟吳樾對陣都拿了影帝(一個梗),美隊、ww、錘哥打遍宇宙難敵手,曾經傲視群雄的華人打星早就過氣了。
也可以說,是武術精神的真正沒落了。
所以這也是多年來沒有一個新的華人國際影星出現的原因(劉亦菲本來是有可能的,但《花木蘭》運氣太背了)。
其實早在成龍那一代,就已經選擇在職業生涯後期轉型,他選擇做導演,而李連杰搞演技,也就是演文戲,甄子丹則開創現代格鬥。
吳京結合了以上三位的,既拍片,又演文戲,也搞動作,也就是《戰狼》這一類主旋律動作片。
那些沒有轉型的,也就逐漸沉淪成了普通的武打演員,比如樊少皇、安志傑、釋小龍、吳樾。
趙文卓比他們好一點,畢竟他還有一些經典作品的加持,但也更顯示出他日落西山的悲愴之感。
當昔日對手甄子丹拿到好萊塢資源,後輩吳京成了圈內大佬,趙文卓卻還是一身長衫與人過招。
你說不體面也不至於,但看著怎麼就那麼令人難受呢?
我昨天看了《一個人的武林》,感覺很適合形容趙文卓的境況。現代都市已經沒有人再比拼功夫了,而趙文卓仿佛封於修,依然被困在過去的武林。
可惜,這是他一個人的武林。
設計/視覺:YAN
原標題:《趙文卓,一個人的武林》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