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九合一選舉過去了好幾個月,但韓國瑜現象還在臺灣成為很重要的話題,沒有退燒。從他的思言行上,可以給我們做一些很好的借鑑。
第一件事,1月23日下午,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南下拜會韓國瑜。陳明通一見面就拿韓國瑜的碩士論文說事,說:韓國瑜是島內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這幾天認真拜讀韓的碩士論文深感佩服。陳明通表示,韓市長選前選後都提到,「經濟一百分,政治零分」,這就是戰略問題。他看韓國瑜的論文,有不少「金句」,比如「大陸『統戰』靈活多變」等。也因為這樣,他今天決定來跟韓國瑜談戰略性問題。顯然,這是揪著韓國瑜在兩岸對峙時代背景下畢業論文中的個別字眼不放,讓韓國瑜在事關兩岸政策上表態。韓國瑜對此談到,20年前開放兩岸「三通」時,很多臺灣人說是「特洛伊木馬屠城」,結果有「木馬屠城」嗎?「硬要套在裹小腳框架裡,絕對不符合高雄發展」,「今天如果陳明通主委再把硬性框架套在高雄市頭上,我無法接受。」韓國瑜強調,臺灣現在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像陳明通這樣,憂慮的、擔心的、恐懼的,好像隨時會被吃掉;第二種選擇是把我們自己「梳妝」好,讓所有旅客感受到臺灣又好吃又好玩,來了無不如沐春風。他希望陸委會能從管理者,轉化為協助者。這件事,足見韓國瑜的政治敏感性和高超的鬥爭藝術水平。
第二件事,最近發生在高雄一件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以前陳菊任市長時,市政府和一個企業產生一場官司,到韓國瑜上任時,市政府的這場官司敗訴了。這在中國大陸也會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新官不理舊帳,很流行。況且,韓國瑜和陳菊還不屬於一個政治陣營的人。為此,韓國瑜的一個好友兼同事楊秋興,就對此提議,可以向法院提出假扣押陳菊(前高雄市長)財產,來為自己解套。1月24日,韓國瑜兩岸工作小組赴召集人、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在臉書貼文,曝光義大開發案聲請「國賠」勝訴,高雄市賠定了,只差在賠多少的問題。楊更建議現任高雄市長韓國瑜聲請向前高雄市長陳菊、前工務局長吳宏謀、及現任高雄市秘書長楊明州等人進行假扣押財產,讓前市政府(陳菊團隊)負起完全職責任。 對於這件事,韓國瑜表態說:希望未來政府、企業以及人民三贏局面,探討前市府與義聯集團的官司「有沒有其他路可走,這比較重要」。 這件案子已經有差不多十年歷史了,義聯集團投入新臺幣300億執行義大世界二期開發計劃,當時遭到高雄市政府以建案超容積使用為由收回使用執照,並祭出「整區管制」禁令,全案停擺讓興建中的100多棟別墅成為廢墟長達8年。該企業為此提出訴訟,臺灣最高行政法院於2018年7月判高雄市府辦敗訴,理由是建物本身沒有超容積,而義大以此加上先前撤銷使用執照一案,向高雄市府提出258億元「國賠」,全案仍在地方法院審理中。 這件事情韓國瑜完全可以採用楊秋興的建議,但韓國瑜的政治高度不一樣,他沒有採取新官不理舊帳的辦法,表示:在這過程中,過往的官司、衝突與糾紛要重新順理關係,「如果因為企業家、市政府,彼此發生衝突、訴諸公堂,最後造成人民無法過更好日子、經濟沒有得到好的發展,事實上政府也輸、企業也輸、人民也輸。」韓國瑜還以臺北大巨蛋為例,政府、企業與人民都沒有贏,回頭看過去市府與義聯集團的關係,現階段應尋求有沒有路其他可以走,才是最重要的事。這給我們大陸的某些領導是否有一些啟示和教益呢?
第三件事,2018島內「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外界普遍分析敗選原因之一就是「韓流崛起」。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於1月24日晚接受電視臺專訪時指出,2018民進黨大敗就兩個理由,分別是「白綠分手」和「韓流」,而且都是綠營自己搞出來的,民進黨一定很後悔為什麼要去把高雄市長韓國瑜搞出來。柯文哲說,韓國瑜從政壇上消失了很長時間,後來擔任北農(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正趕上選舉藍營下臺綠營得勢,因此民進黨對韓國瑜很不感冒,雞蛋裡挑骨頭,專門找茬,希望把韓國瑜幹掉(這時,柯文哲是臺北市市長)。結果,韓國瑜被逼走。柯文哲覺得韓國瑜擔任北農(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期間相當認真,做事情很豪爽,不會龜龜毛毛、機機歪歪的,就很有魄力。有點惺惺相惜,就給韓國瑜在臺北市政府另外一個職位上留個位置,結果民進黨繼續找茬,韓國瑜上班三天,就向柯文哲說,「民進黨容不下自己,也不希望因為這件事讓柯文哲為難」,就決絕地離開了臺北市,才有了以後韓國瑜到高雄參選。從柯文哲對韓國瑜的評價上,以及2018年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尾牙邀請韓國瑜參加的那種融洽程度,足以見得韓國瑜的人品和能力。柯文哲認為,「韓流崛起」,其實韓國瑜現象比柯文哲現象更詭異,因為速度太快了,這個在選舉史上算是很不尋常,「恐怕不是只有用我們的技術可以解決,還要更高超的技術。」
韓國瑜第二天被問到柯文哲的這種說法,回應道:政治語言唯真不破!人民現在看政治人物很重要就是一個「真」,只要講真心話、真心想為人民服務,真誠為生活福利、福祉去車拼(閩南語,意指打拼),自然而然大家關注你的程度就會高了,這沒什麼撇步?對於自己被綠營「追殺」一事,韓國瑜說,自己確實被追殺到雲林的家及學校,但他覺得那些都過去了。我們心胸開闊,不會去記那些過去的恩恩怨怨。2019年最重要臺灣人生活過得好,高雄發大財是我們最希望的,過去恩怨一筆勾消。 他的政治高度、胸襟和情懷難道不值得我們進一步的思考嗎?
中國文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得人心者得天下。違背良心做事,心胸狹窄,到處搞權術權謀,怎麼能夠贏得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呢?
支持原創,助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