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龍董事長劉德建:一個靠10萬賺到19億美金的「老小孩」,如何駕駛自己的「企業號」星艦

2021-02-09 海峽都市報一海都創業

你很難定義網龍是一家什麼類型的公司。從現金流看,這是一家網遊公司,但劉德建講得最多的戰略方向是高科技驅動的教育平臺產品,如果從企業內部架構與文化的角度看,它又像是一個具有超高開放度與容錯率的創業孵化器。

你也很難描述劉德建是一位什麼風格的企業家。他具備一個優秀商業領袖的所有氣質,眼光精準,決定果斷,深諳管理之道,且具有高超的風險管理能力,他屢次從創新中獲得超額回報,但是當採訪結束你會發現,他的創新驅動並不來自於商業本身,而更像是一種本能,一種孜孜不倦的對更美好世界的探索。

劉德建

正如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盛典組委會對劉德建的獲獎理由:

他曾做過一筆19億美元的驚天交易,但他更相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思維與眼界才能創造財富。

於是,他轉身致力於用技術改變傳統教育與學習模式,希望用網際網路+的方式,打造全球最大學習社區,讓學習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他是新一代中國企業家國際化的代表,接連的海外收購與投資,進軍150多個國家與地區,不僅提供資金,他更用中國智慧升級了西方管理。

在兩個多小時的獨家專訪中,劉德建從未提起「情懷」二字,很多時候,他都在興致勃勃地探討什麼才是教育的本質。這或許是一個企業家最接近情懷的時刻。

生意人和「老小孩」

世人皆知劉德建,大約始於三年前那起天價收購案。

2013年7月,百度斥資19億美金收購網龍孵化的91無線,創下網際網路行業記錄。劉德建在2007年買下91手機助手雛形「iPhone PC Suite」時,只花了10萬元,一本何止萬利。

這並不是劉德建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他的商業眼光。2003年11月,他以2050萬美元現金將一手打造的遊戲門戶網站17173賣給搜狐,在當時,同樣被視為天價。

這兩筆交易的十年中間,網龍開發了《幻靈遊俠》、《徵服》、《魔域》等暢銷網遊,並於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融資超過16億港元。

在這些令人血脈僨張的交易案背後,劉德建似乎一直很淡定。百度收購91無線後,《新京報》採訪了網龍CEO劉路遠,他說,「DJ並不怎麼激動。」甚至,在消息公布的當天下午,劉德建已從福州總部跑到了國外,只給員工留下一封表達感謝與叮囑「勿作評論」的內部郵件。(註:DJ是網龍員工對劉德建的稱呼)

讓劉德建感到快樂的,是事情本身。在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頒獎現場,劉德建稱自己是「最快樂的企業家」,原因有三:

第一,有機會做自己擅長的事;

第二,享受設計,包括網遊設計、辦公大樓設計、教育課程設計;

第三,把最喜愛的前沿科技應用到教育中去,從3D、AR、VR、MR、全息影像到各種各樣的仿真模擬。

資本已經證明,劉德建是一名優秀的生意人。外界盛讚他「眼光超前」,劉路遠評價,「他能從早期商業上的小事情中間看到機會,又敢於去賭,把機會擴大,變成一個可操作的事情。」

最親近的人卻說,他「骨子裡是個老小孩」。每個周末,劉德建都要抽時間在自己的私人電影院裡看電影,助理會專門在行程表中留出學習繪畫或鋼琴的時間;網龍的辦公樓裡,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包括室內外泳池、射箭館、籃球場、電影院等;劉德建還把公司辦公大樓建成《星際迷航》中「企業號」星艦的樣子,該建築於2008年奠基開工,並在2014年完工,造價高達1.6億美元,原因是,他是個「星際迷」。


酷似飛船的網龍總部


星際迷航中的飛船(左一和左二)與網龍總部對比

網龍相關人士透露,相比公司管理,DJ更關注的都是稀奇古怪的領域,比如如何探索宇宙、改變生命基因等等。他有自己非常龐大的夢想,大概是,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

也許是這種廣泛涉獵的興趣與獨特視角,讓劉德建十幾年來對行業保持適當疏離的同時,具備敏銳洞察與高效決斷力,他敢於冒險,也敢於捨棄。

2002年進軍網遊,始於劉德建痴迷《石器時代》的上癮體驗;賣出17173,劉德建殺伐決斷,從而為後續網遊業務儲備了足夠的現金;2006年,劉德建當機立斷改變網遊收費模式,使《魔域》成為網龍迄今最成功的作品;91無線最初不被看好,能堅持下來,全憑劉德建一意孤行。

「我從來沒有停止過改變,最好的機會,來自於找到創新的價值。」劉德建說。

2013年賣出91以後,網龍的戰略重心向」網際網路+教育」領域轉移,並成立了教育業務子品牌」網龍華漁教育」。這個外界目前仍看不懂的新方向,是劉德建商業創新的最新實踐。

教育創新者or社會實驗家

網龍的教育項目始於2013年,華漁,取義「授人以漁」。

華漁並非主營流行的「網際網路+教育」產品,劉德建將其定義為平臺。

華漁的核心產品之一是VR編輯器。劉德建砸錢專門請專業視頻和遊戲團隊生產優質的教育內容,同時也藉助VR開放平臺引入外界的高質量內容。另外,華漁還做了很多學外語的AR工具,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然而,在劉德建的版圖設想中,VR和AR只是個開始。

目前社會絕大多數產品都在漲價,只有電子產品在降價,這是機器人規模生產帶來的福利。我相信,隨著使用的人越來越多,價格會飛快地下降,最終允許更多的人用上這些高科技產品。」

在大的戰略方向上,劉德建為華漁確立了「合作+併購+融合」的基本路徑。通過前兩個步驟,實現規模拓展,再利用網龍在技術上的積澱實現統一整合。

2015年,網龍併購了英國的普羅米休斯,全球最大的智能教育硬體廠商。劉德建為普羅米休斯的原有產品設計了網絡化路徑,並在2016年扭虧為盈,藉由此在150多個國家埋下了業務基礎。

「我希望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的方式,教給小孩知識,也教給他們做人的價值觀,教會他們如何獲得快樂,如何保持健康,如何跟父母相處、跟朋友相處、和團隊合作,讓他們有機會去選擇自己的人生。這是我的社會責任感。」劉德建表示。

知識型企業與開放文化

與其他一線網際網路企業不同,網龍總部在福州,這個溫暖舒適的福建城市遠離北上廣深,遠離霧霾,遠離高昂的房價和糟糕的交通,也遠離了核心城市所享有的資源聚集。

儘管如此,在劉德建的描述中,網龍的員工與北京五道口那些最富有創意、掌握著前沿技術的年輕人們並無不同。

「網龍裡大部分員工都是願意接受新文化、願意擁抱新技術的人,他們經常會有一些很瘋狂的想法,有很多有主見、有才華的年輕人。」

這得益於劉德建對網龍企業文化的定義。他闡述了三點:

第一,網龍是一個知識型企業,平時有大量的培訓,公司願意花很多錢培訓員工,把最優秀的人請來做演講,讓員工聽到不同的聲音,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問題;

第二,網龍內部開放、面向未來、鼓勵內部孵化,各種技術在內部開放,平臺強制分享,如果員工孵化的項目做得好,公司會給股票;

第三,管理透明、扁平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內部IM工具直接聯繫劉德建,一旦出現誤解也可以很快澄清。

我們公司的習慣是,平常管得很鬆,但是如果創意不夠,就往死裡打。管得松的意思是上班時間相對自由,又不是坐班制,又不是做保安或者生產線,你做的是設計,一個月到底能出幾個好主意,這個對我最重要。否則你來上班有什麼用?」劉德建說。

網龍在辦公區安裝了個旋轉木馬,據說員工不好好上班就丟上去轉8個小時

在這種鼓勵創意與內部孵化的氛圍下,網龍內部逐步實現事業部化,員工跟著項目走,內部流動相對較快,創業失敗的代價也比較小。

「員工使用的是公司已經積累的技術,嘗試成本很小,可能就幾百萬,如果失敗了,也只是損失幾百萬,對公司沒問題。如果員工能學到東西,我還是很開心,我們再做一個,沒關係。」

偶爾劉德建也會反思試錯的尺度。

「有的時候覺得做得過了點,就是失敗偏多了點。但是,人要成長,這確實沒有辦法。否則只能請非常優秀的人來做。可是,非常優秀的人,在中國這個階段來講,又偏向於獨立創業,一個人如果什麼都能搞得定,又能融到錢,又能組團隊,又努力、又聰明、又有技術,這樣的人,我確實也搞不定他,我沒有什麼能令他特別想要的,除非我可以給他一個更快的平臺,更好的團隊。」

那麼,是否就完全沒有機會爭取到這部分最優秀的人?劉德建闡述了一個面向未來的設想:用類似金字塔的方式來組建人才團隊,足夠聰明的人,讓他們儘量只做最聰明的事情,做只有他們能做的事情,這樣可以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比如我招一個最好的美術總監,他一個月只要給我工作四天,我就給他發他一個月工資,也就是說,他在原來的公司仍然可以領到一份完整的工資,他不用離開原來的公司,不用離開原來的城市,只是遠程溝通、指點一下,又可以拿到我給的一個月工資。如果讓他能夠在網龍拿到一個超高的、不對稱的回報,花很少時間賺很多的錢,他就很難拒絕我。」

這就是劉德建對於人才的定義:沒有權威,充滿自信,對未知的挑戰有自己的解決方案,願意探索與表達自己。

記者:外界對網龍的印象有兩點,一個是頂尖的遊戲公司,一個是做一筆大交易。但這幾年來網龍具體在幹什麼,其實看不大清楚。目前的主要業務結構和公司戰略是什麼?

劉德建:目前網龍的業務主要分為兩點。

第一,我們主要的現金流業務還是網路遊戲,在網路遊戲方面也陸續有新的產品出來。遊戲對公司來說還是很重要的業務,我們也做了一些新的嘗試,新的嘗試總是有風險。目前公司大概兩千多人在做遊戲業務。

第二,教育相關。我想把公司定義成一個首先是類似工具的公司,我們做出大量的工具來,讓不同的教育人群各取所需。

記者你的意思是,在教育這部分,網龍是在創造新的需求?

劉德建:是的。以前老師上課,就關起門來上課,學生也不怎麼懂,老師怎麼講都行。現在如果老師講錯話,學生底下百度一下,說「老師你講錯了」。所以,過去舊的教學方法,不改是不行的。這個時候,它就產生了一個新的需求,我相信90%的老師是需要幫助的。

我們要幫助這90%的老師,真正地去分享優質的資源、分享優質的教學手段、直接使用優秀的教學設備。

記者從股價上看,目前教育模塊的潛力還沒有顯現。似乎資本市場也並不看好這個概念?

劉德建:其實我相信,怎麼都能賺到錢,我在意的是如何讓每個人都來用我們的工具。我們跟別人最大的差異在於我不管怎麼賺錢,而是把工作做得很細緻。如果這塊做好了,網龍會成為一家50億、100億,甚至1000億美金的公司。

記者教育這部分將來會上市嗎?

劉德建:我們目標是兩到三年內教育模塊獨立上市。

記者為什麼要把教育模塊拿出來單獨上市、而不是放在網龍裡面呢?

劉德建:我希望網龍慢慢地變成一個控股公司。

對團隊來說,一個從無到有的公司去上市,這不是錢的問題,對員工會產生很強的成就感,這個很重要,對優秀人才這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來講,在管理上也確實會簡單一些,有一點點像公司內部事業部化,我在管理上我也輕鬆,你做得好不好,都有自己的數據可以來。所以我認為這是我目前選擇的方法。

記者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你認為現在的股價是被低估的嗎?

劉德建:從網龍上市到現在,我個人沒有賣過什麼股票,如果我短時間內不賣股票,股價多少錢對我個人沒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有區別?就是我明天想賣掉去買一個豪宅什麼的,那我就會很關注。

現在已經有一些併購方說,願意或者是要求一部分的併購,由網龍或是我們做教育的子公司的股票來定。好幾個人給我說,要網龍股票,但我拒絕了,因為現在這個股價不好,還不如給現金。我們好幾例併購案都是直接用現金交易,就是這個原因。

這也是說明,我個人認為網龍目前的股價是被低估的,我認為它有相當的吸引力,前提是,你要認同和理解公司在做的事情,明白公司在做的事情的獨特性,這個機會的獨特性,以及我們能不能有執行力去完成新的使命。

記者那麼對「教育」這件事本身,你是怎麼看的?

劉德建:我經常講,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小孩真的有所期待,我認為你應該期待他幸福。

你知道現在有多少小朋友不開心嗎?父母讓他學了那麼多的東西,非常非常辛苦地考上了一個好的大學,出來找個工作,然後一輩子不快樂。他不知道怎麼跟別人打交道,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沒有知足常樂的心,小孩子不會快樂的,而這些東西都沒有人教。

所以,在現在的社會,說得誇張一點,哪怕小孩子什麼都不會,都要學會做人。

所以,真正需要培訓的內容是,如何獲得快樂,如何保持健康,如何跟父母相處、跟朋友相處、和團隊合作。這些很重要。

有很多知識,其實他們長大以後是唾手可得的,我從未見過一個25歲的人不會背誦乘法口訣,那麼有什麼必要在他3歲的時候就逼他一定要學會呢。如何讓小孩子獲得價值觀、學會生存,這才是最重要的。

記者如果是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年只能掌握一項技能或者選擇一個主題,你會選擇什麼?

劉德建:對外感恩,對內知足常樂。

文章素材來源:鳳凰財經

相關焦點

  • 網龍長樂基地酷似星際迷航飛船,華漁教育將入駐(圖)
    網龍的這一建築震驚了外國人,紛紛留言「太酷了」、「這不是建築!這是飛船」,「中國人贏了」。  多知網獲悉,這一建築位於福建長樂,並非網龍新總部,而是網龍的長樂基地。網龍方面對多知網說,未來華漁教育團隊和教育業務體驗中心將入駐長樂基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網龍投資了大約6億元人民幣(約合9700萬美元),這一建築物長260米。  據悉,網龍公司董事長劉德建是《星際迷航》的粉絲,前幾年從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手中購買了「聯邦星艦企業號」的版權,並在長樂開始建設,2014年完工。
  • 智通調研|VR+教育 網龍(00777)這艘「企業號」何時能起飛?
    公司 智通調研|VR+教育 網龍(00777)這艘「企業號」何時能起飛?2018年4月13日 14:14:01 智通財經網 「宇宙,最後的未知疆域,這是星艦企業號的航程。她的五年任務是:探索全然陌生的新世界,尋找新的生命與新的文明,勇敢航向前人所未至之地。」
  • 星際迷航50周年 福建地標建築「企業號」 成網紅
    廣告 星際迷航50周年 福建地標建築「企業號」 成網紅 2016-09-03 23:51: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跨界教育近五年,網龍的「星際戰艦」飛到了哪裡
    網龍網絡公司輪值CEO 熊立芥末堆 怡彭 8月31日報導在賣掉91無線尋找下一個探索方向時,網龍董事長劉德建(DJ)曾設立了這樣幾條標準:「要偏重於設計和研發,我們智商比較高,喜歡創造」;網龍主辦公樓「企業號」,造型來源於經典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近幾年,網龍華漁教育頻頻出手,併購了普羅米休斯、創奇思、馳聲科技、JumpStart等企業。
  • 網龍AI高管唐鈺現身清華校招:點名要AI人才
    4月1日,網龍攜手清華大學推出「空中招聘」,國內首位AI高管、網龍AI副總裁唐鈺現身,與清華學子們進行了一次千裡傳音的隔空交流。網龍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德建點名向清華要AI人才,三位畢業於清華的網龍高管學長——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CTO陳宏,網龍副總裁/馳聲總經理林遠東,網龍董事長特別助理/副總裁方東興,也集體亮相招攬人才。
  • 19億美元的握手 解密百度併購91無線幕後
    長達兩個小時的會談,最後開到總值22億美元的優厚條件。在這個過程中,馬雲還不惜動用自己的人脈,找到劉德建身邊的各路朋友幫忙遊說。阿里巴巴在6月份也正式向91提出了以現金+股票進行全資收購的方案。阿里的投資團隊甚至曾一段時間專門駐留在福州,當網龍董事長劉德建在北京出差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專程從杭州飛到北京(大概在百度併購前幾天),與劉德建足足談了兩個小時。
  • 網龍面向清華大學招聘AI人才 AI+教育戰略展露雄心
    這個虛擬與現實的融合,發生於近日網龍攜手清華大學舉辦的「空中招聘會」。為清華學子量身定製AI崗位,足見網龍培養AI生力軍的決心。AI將給教育帶來哪些改變?網龍以十年的耐心,交出了一份頗具成效的答卷。2020年,步入AI年的網龍,也迎來了教育業務上市的關鍵之年。網龍將持續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研發力量,推動前沿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創新。
  • 老外都被震驚了 網龍新建築神似星際迷航飛船
    這句看起來頗為搞笑的話日前成為了現實,中國網遊及移動遊戲公司網龍的新總部建築,看起來神似星際迷航系列中大名鼎鼎的企業號飛船。網龍公司主席劉德建從CBS電視臺獲得了授權之後就開始這個龐大的計劃,整個項目耗資1億6000萬美元,花費六年時間,並於去年完工。
  • 這次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福晚小星迷參加網龍企業號首屆星迷開放日
    (上圖為「星際迷航」電影中的「企業號」,下圖為網龍公司「Captain Liu」買下版權建起來的網龍公司總部「星際迷航企業號」,簡直就是電影場景再現,超級酷炫)大銀幕裡,「聯邦星艦企業號」在外星球航行,為了拯救隊員,上演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大銀幕外,福晚小記者正坐在「聯邦星艦企業號」建築大樓的影院裡,欣賞著影片精彩片段。 「為什麼會建一棟和飛船一樣的大樓?」
  • 00後玩家眾籌只為上「星際迷航企業號」看比賽
    00後玩家的眾籌書: 我是一名來自貴陽的高中生,今年15歲,喜歡科幻題材已經12年了,特別是星際迷航系列,每周都要拿我媽手機看電影,最喜歡裡面的NX級星艦企業號,那可是第一艘可突破5級曲速的星艦,感覺比我們班所有妹子加起來還正!
  • 比爾·蓋茨如何賺了一千億美金?
    到了初中,他迷上了數學和編程,那時,保羅·艾倫是他最好的同學,兩個人都喜歡計算機,經常在一起研究、討論計算機,甚至比賽編程。對電腦著迷的蓋茨,在掌握了包括FORTRAN和LISP在內的很多程式語言後,承接了為湖畔中學編寫學生座次排序軟體這個項目,他在編程過程中偷偷地加進一些指令,使自己成為班上幾乎唯一一個周圍坐滿了女生的男孩。
  • 網龍「領航員計劃」啟動 最高年薪50萬瞄準95後精英
    2020年7月22日,網龍網絡公司「2021屆領航員計劃」正式開啟。「領航員計劃」是網龍尋找核心精英應屆生的甄選發展計劃,招募對象為2021屆全國高校精英畢業生,網龍「領航員」崗位招募方向包含:技術專家、技術管理、運營管理、綜合管理、產品策劃專家、遊戲策劃專家。網龍將提供最高可達50萬元人民幣的年薪待遇,瞄準95後新生代精英。
  • 90天賺到100萬美金?9個白手起家者「從零到一」的創業邏輯
    主人公格倫,是一個百億信貸企業的創始人,55歲,曾經白手起家,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裡,父親酗酒,自己有閱讀障礙,從小不學好,14歲就當了爸爸,誰知後來,他把一手爛牌打出王炸,25歲創業,後來成為身價200億美金的富豪。他認為美國夢依然存在,普通人也完全有機會從零開始。所以,他接受了這樣的挑戰。
  • 2個人,通過SEO做的副業項目,最高一個月收入10萬美金,他是如何做到...
    由於Tim發現,當他把這些歌詞上傳到網站上面去之後,用戶搜該歌名的時候,他的網站是排名第一的。於是他開始了解到了SEO這個手段。 他是如何開始接觸到這個副業的? 在2004年,Tim想自學編程來做點東西,他認識了一個做歌詞網站的站長,每次更新歌詞都需要手動上傳,於是他給他提了建議:創建資料庫,系統自動創建新歌詞頁面。
  • 這個身價104億美金的女人,賺盡了錢財,卻失去了一切!
    生母死後——菲傭變繼母——她用14年官司,決戰勾引父親的菲傭繼母——從債務纏身到坐擁12億美金——卻被自己辛苦培育的三個孩子送上法庭……她被外界評價為:最有爭議的「鐵娘子」!然而她卻說:「我更羨慕窮人,他們只需要吸菸、喝酒、社交,而不用為了財富拼命工作,導致家庭支離破碎。」
  • 55歲3個月100美元如何賺到100萬
    這就是創立過美國著名的最大借貸公司Stearns Lending的億萬富翁「葛倫·史登斯」,葛倫*史登斯認為自己從窮光蛋到億萬富翁靠的不是運氣。父母酗酒,童年被判定有閱讀障礙,小學四年級留級,14歲成為爸爸,畢業時成績墊底。25歲成立第一家公司,28歲時賺了人生第一個100萬美元,現年55歲的格倫*史登斯身價高達二十多億美元。有6個孩子,年紀在10~40歲之間。
  • 億萬富豪變平民,僅靠100美元,90天創造75萬美金企業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100美元、一輛破皮卡、零人脈,如何在90天裡創立一家百萬估值的企業?他最終成功了嗎?這部紀錄片《Undercover Billionaire/富豪谷底求翻身》所呈現的創業真實性,以及葛倫的思維、方法論和為人處事,相信會讓不少創業者獲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