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尾妖原創作品,構思不易、耗時費力、彼此尊重、請勿抄襲】
【 發現自己真是職業病,看什麼節目,都是對「寫作」話題敏感,收集能「為我所用」的「知識」。看【演員請就位】做筆記,把郭敬明、趙薇各導演點評的話,做記錄。
而看大老師參與的綜藝節目,總會有節目以外的收穫
看選秀唱歌跳舞【創造營2020】主要是聽大張偉點評,關於【最最】原創歌曲的點評,讓我對寫作有了進一步認識。
大老師點評說:她用了最最,就是表達她和你個人一個情緒。很少有人能夠配得上。所謂「最最」這兩個字。
(看大老師點評《最最》使我懂得,文字是傳遞自我「情緒」,「情感」。不是胡亂地拿一些看起來高雅的、美麗的詞彙的堆砌,而是最樸實地、能夠傳遞情緒、情感的文字,才「更高級」、「更有意義」)
看《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別的嘉賓也只是點評節目本身,或者扯一些其他什麼的,至少對於我來說,一笑一過,毫無收穫。
但是,大張偉從第6期參加,每一期都會聊一聊,關於創作、寫作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大老師對楊蒙恩的評價是:因為他無論從包袱的響度、到各個方面一些節奏感的拿捏,都要比剩下所有人要高一籌。
(大張偉在聊創作本身的驚喜,讓我們知道一個成功的脫口秀段子,包袱的響度,節奏感有多麼重要。)
大老師說:其實喜劇沒有固定模式,關鍵在於能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喜劇節奏。
(音樂與笑話的共同點,就是節奏。)
大老師對皮球的評價很到位,也點破脫口秀的評選標準。大老師說:雖然......但......所以我不知道哪個激動點。(感覺皮球在講故事,而不是說脫口秀。)
(以下,是我看這期節目、大張偉老師點評以及其他脫口秀演員的互相評價,悟出幾個點)
脫口秀大致分兩種表演形式:一種是強文本輸出,一種是情緒表演型
第一種代表是程璐、孟川。第二種,典型代表選手卡姆。(這就是孟川的話:因為我主要是偏文本型的嗎,我肯定不會挑一個情緒型的演員去比。)(他是偏文本型,要避開情緒型演員)
段子最好來源於生活,能引起觀眾、評委的共鳴
就像大老師說的,他喜歡李雪琴、何廣智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段子是生活本身,然後講得很搞笑,而不是故意要逗別人笑。
3.把握節奏感,要有爆笑點
無論哪種表演的形式,在你展現你作品的時候,一定要掌控好節奏、甚至要有爆點。就像皮球的段子,即使能引起大老師的共鳴,但仍然覺得是講故事,而不是脫口秀表演。
我覺得這一點特別重要,有的人就有能力把一個本不搞笑的段子處理表演的搞笑,有的人就會把一個很搞笑的段子,講得了無生趣。
我覺得這個除了天賦,還要找到技巧去學習、練習。
4.找到自己的風格,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我
每個觀眾的喜好不同,但一定要有自信,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優勢。而不是要討好觀眾,喜歡你的自然會喜歡,不喜歡的怎麼都不會喜歡。
5.是否能精準捕捉生活
段子本身來源於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尷尬、囧、倒黴和遇到搞笑事件、人物的時刻,關鍵是我們會不會觀察,能不能捕捉到生活中這些可用的點與細節。
就像這一季的選手「老四」。他第一天比賽脫口秀,根本沒有寫什麼段子。他晉級了,他上臺就是把他一天的觀察,選手的特點、笑果文化公司老闆的特點,都牢記,並且自己去表演出來,這真的是一種天賦和能力。
真的很開心,大老師能來參加這檔節目。讓我學到了這麼多、對我來說很寶貴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