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南隍城
一處沒有人工打造的地方
豐富的旅遊資源讓人大飽眼福
山峰更險峻,礁石更嶙峋,石洞更夢幻
傳說的故事更動人
這裡的山別具一格。山上鳥語花香,綠色蔥蘢,到了夏天,黃花開得金燦燦,大片大片地開在山坡、溝谷,遠遠望去就是黃色的花海,風兒吹動,泛起層層金黃的波浪。在後口有處被叫作「花溝」的地方生長著大片的「卷丹」,這也是長島野生群落最大的一片卷丹,有幾百株。
在南隍城最誘人的除了海鮮外,還有桑葚,每年六七月份山野、路旁,大樹、小樹,隨處都是紫的讓人垂涎三尺,甜的讓人回味無窮的桑葚。
整個島上繞山的公路都是硬化路面,無論是開車還是漫步都不會讓人疲勞。有的石頭像開著花,有的像畫家繪的畫。特別是大頂山上石頭裡含有一些礦物質,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有山水,有人物,還呈現出各種萌態,令人叫絕。
靈山北側有坐神礁,南隍人稱為佛爺礁,也有叫羅漢礁,是目送船舶進進出出的「門神」,有過美麗的傳說。每天沐浴著萬丈霞光,牢牢鎮守南隍城,雖然無數次成為媒體的「焦點」,更是南隍城人最愛拍的一景。來到南隍的人更是必留下的紀念之一,堪稱是南隍城的「網紅」,不管在別人眼裡有多「紅」,門神還是一如既往拱手打坐,正義凜然,風吹浪打,初心不改。
在南隍城的東北部,有座山高不足百米,傍海而立,山頂較為平整,臨海面,呈現三道深溝,山頂呈現三個突出點,從海裡望去,很像鋸齒,因此,就叫鋸牙山。
香爐礁在南隍城的北面,呈南北走勢,長約50米,寬5米。相似焚香的香爐,故稱「香爐礁」。周圍布滿暗礁,危機重重。高潮時像艘潛艇縱深海中,高潮時,約有1米露出水面。香爐礁上有一燈標是重要的交通指揮信號,為來往的船隻提示暗礁的危險性。
大裂谷位於腳下,是造山運動時留下的遺蹟。自上而下有80米長,寬約10米,深近30米。裂谷大部分與山體連接,在40米處延伸到海裡,能聽到潮水撞擊的聲音。
一線天也叫「樓梯」,從山上往下走有臺階,可以順勢而下到底。由於風浪侵襲,樓梯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地勢比較險峻,需要從山上慢慢往下挪,低潮時穿過一片充滿著神奇的沉積巖,再爬幾座礁,才能到達樓梯之處。這裡兩峰拔地而起,只有一個人的縫隙,向上望去,有一塊石頭在兩峰之間支撐,透出一絲亮光,能看到一線藍天,被稱作「一線天」。
抬頭看完崖壁,俯首再看腳下,美輪美奐的奇礁異石,哪一個也像是經過畫家的手,描過紅,潑過墨。山水、人物,天馬行空;素描、國畫、油畫和動漫,各門各派應有盡有,仿佛置身於一個藝術的殿堂。這裡的鵝卵石個頭比較大,也像礁石一樣,有謎一般的圖案,更是考察我們到此地有無眼緣的機會,如果和她有緣,你就會欣賞出她獨特的美,紫的有一種高貴,黃的有一種浪漫,白的有一種純真,灰的有一種雅致。
棋盤山是陀佛山的一部分,因山頂巨石刻有棋盤、崖壁有石刻文字而得名。也是南隍城最具影響力、最有文化內涵的地方,屬於「市級」保護文物。山頂上有十幾塊巨石堆積,是人為還是是天成無從考究。不過山頂巨石上刻有的棋盤還清晰可見。
在棋盤山和陀佛連接處,有一個「兇惡」模樣的怪獸在此「把守」,好像是守護這座「神山」,頗有幾分神秘感。
龍王廟也是在南隍城過去的十二座廟宇中的一座,原址在老碼頭的正上方。1993年在原址處搭建一個簡易住所,請進了龍王,坐鎮南隍城。
南隍城有賞不完的美景,聽不絕的濤聲
聞不完的花香,嘗不盡的美味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滿島都是負氧離子
快來南隍城
體驗一把神仙的生活吧!
(南隍城鄉供稿)
原標題:《來南隍城,體驗一把神仙生活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