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大山的女人》荒誕背後,這些電影裡有你看不到的中國

2021-02-20 電影票房

一部被熱議的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讓大家又開始關注中國社會的婦女拐賣問題。相比近乎荒唐的《嫁給大山的女人》,《盲山》為我們展現了更加真實的婦女被拐故事。

來自網友的調侃:「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但其實除了近期熱議的《盲山》,我們也有直面社會現實的好片子。今天要推薦的電影略沉重與小眾,但能帶你了解平時看不到的中國,這些每天在生活中真實上演的故事,甚至比電影更加荒誕。


賈樟柯用一路向南的方式,將四個有原型可考的當代故事串聯了起來,四條主線交織纏繞:村民大海對村長利用煤礦大發不義之財憤憤不平,上訪無門,還被暴揍一頓,心頭怒火被點燃大開殺戒;遊走全國的三兒也像普通人一樣,要在春節前回家給母親祝壽,卻一心只想拿著手槍行走江湖;按摩院小妹小玉一面是小三兒希望和情人早日確定關係,一面要面對圖謀不軌的客人,終於釀成慘劇;在東莞打工的小輝失戀了,內心空洞的他生無可戀,人生似乎無路可走,選擇了輕生。

時刻刷微博的我們,不是不知道這些荒唐事每天都在發生。但有勇氣將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拍成電影的導演並不多,賈樟柯選擇了一種武俠畫片的方式呈現了每個人物的事跡,故事不盡飽滿但至少將人們的眼光再度聚焦到了這些「驚世駭俗」的社會問題上,影片拿下了坎城的最佳劇本獎。

影片講述了兩個生活在礦區的人靠偽造事故害人賺錢的故事,每一次得手都是一條生命的消逝。在法律和道德都已淪喪的環境,人命也就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故事最後,兩位謀害者由於其中一人對被害者的惻隱之心反目成仇,雙雙斃命井下。良心成了催命劑,真是莫大的諷刺。

現實生活中,謀害工友謀取補償金的案件並不少,甚至可以稱之為「盲井產業鏈」。從對智障人士和精神病患者的拐賣,到尋找黑礦井偽造事故,再到和礦主「私了」,難以置信的賺錢手段背後是殘酷的生存邏輯,而且現實中的謀害者可沒有電影角色那樣的惻隱之心。

影片脫胎於真實發生的「打拐」事件,劇情和我們在新聞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一個不小心,剛才還在身邊的孩子就不見了。線索看似很多,可孩子被拐到不知名山村裡的速度遠比家人們尋找的速度要快得多。幾年的苦苦追尋,原本正常的家庭在骨肉分離的痛楚下分崩離析,隨著時間流逝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無論是選擇開始新生活還是繼續追尋,簡單的幸福對於這些家庭來說,似乎遙不可及。

就如影片中所呈現的那樣,《親愛的》故事原型,那個被拐後幸運找回的孩子彭文樂也早已不認識並且反感自己的親生父母,反而和本應是罪魁禍首的「養母」更加親近。一家三口看似平凡的天倫之樂也變得扭曲,兒童拐賣改變的是事件中所有人的命運。

三峽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的奉節縣城,迎來一男一女兩個山西人。一個人來找自己花錢買來卻跑掉的前妻,一個來找自己名存實亡的丈夫。兩個山西人卻陰差陽錯見證了奉節縣城的終結,一個兩千多年的縣城,兩年多就拆了。影片聚焦了各種現實中荒謬而又真實的矛盾,讓人看到真正的中國,那數億沒人理會卻倔強活著的人們的故事,那些光著上身喝著劣酒抽著劣質煙的人們在我們中間,我們也在他們中間。

「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終於滔滔的江水即將淹沒奉節這個小城,正如旅遊油輪上廣播的「為了三峽工程,縣城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雖然是以歡快的形式展現,但面對片中那些處於性苦悶狀態的農民,觀眾卻不一定能樂起來。在淳樸憨厚的背後,是在經濟發展大潮中被邊緣化的農村群體,他們缺少應有的尊重,連性這個最基本的生物權利也只能通過非正常渠道得到滿足。

在熱鬧的戲臺上或者昏暗的燈光下,這些最底層的民眾用原始的方式渴求著性的歡愉,讓人笑著笑著就開始心酸落淚。

「山高皇帝遠」是中國社會最常見的一種運行法則,在這種法則下,民眾只剩下了利益掠奪者和冷漠旁觀者兩類劃分。越是艱苦的環境,人們就越傾向通過暴力奪取財富。影片《天狗》講述的就是一名正直的護林員和窮兇極惡的盜伐者之間的慘烈對決。最終,護林員用生命捍衛了國家的財產。但此後誰又該對付下一頭「惡狼」?

影片以恬淡樸實的鏡頭語言,真實呈現了一個藏區鄉村郵遞員的日常生活,並在這種看似平淡無奇甚至乏味的生活中,塑造了主人公豐富的內心世界。影片根據四川涼鄉木裡縣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的真實事跡改編,全部由非職業演員出演,他們多為王順友的同事、朋友的親人。

孤獨是王順友的生活常態,每送一次郵件需要半個月,在這段時間裡與自己的歌聲作伴,只有一匹馬相陪,偶然被上級發現,而被評為全國勞模,也在2005年被選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現今的他早已不再在郵路上跋涉,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在成都買了房子安享生活。但仍有跟老王一樣的郵遞員,勤懇地穿梭在郵路上,王順喜的兒子說,「父親是這個行業千萬個郵政投遞員中的一個代表,而且只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分內之事,唯願馬班郵路早日消失,讓村村寨寨早日通上公路」。

影片改編自施祥生小說《天上有個太陽》,使用了一班非專業演員製作出了像紀錄片一樣的電影,著眼於農村、貧窮和教育問題,在片中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獲得了十項國際電影獎項。

我們都還記得那個只有十三歲的小學代課老師魏敏芝。只因高老師一句話,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當十歲的張慧科為償還家裡的欠債不得不進城打工時,魏敏芝孤身一人進城尋找,才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找回張慧科,得到了好心人的幫助。 現實生活中貧困地區兒童的教育問題在日常新聞報導中比較常見,不再贅述。

孤身上陣「千裡追兇」,這是好萊塢電影中的常見題材,也是國內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件。西部地區的封閉不可避免帶來管理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又導致了暴力得不到全面有效的遏制。影片中主人公親身上陣捉拿兇手就是無奈現實下的無奈選擇,聽起來豪情萬丈,卻透露出無盡悲涼。

影片取材自一起真實案件,貴州六盤水猴兒關鄉六兄弟中的六弟慘遭搶劫殺害,兇手逃離、當地警方也遲遲不見有效的行動,於是其他五兄弟便歷時一年零四十八天,騎著摩託車追遍大半個中國,終將亡命兇手擒拿歸案。

今日薦片結束,嫌太長沒耐心看完的你們心情應該不會太沉重。

相關焦點

  • 無奈的《嫁給大山的女人》
    這部所謂的電影,是一幕把控精確的荒誕劇,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一眼看出來。但我卻認為,荒誕存在的價值,並不在於荒誕本身,而是在於這份荒誕背後的真實。電影改編後的郜豔敏事件這三個現實的邪惡程度,是遞減的,真實事件中所反映出的純惡讓人不寒而慄又想要作嘔,而到了《嫁給大山的女人》中,村民的惡,被精確地規避開了。
  • 歌頌拐賣婦女的,不止《嫁給大山的女人》;最荒誕的,就是現實啊
    也就是說,一個被拐賣的故事被美化成了感動中國:出錢買兒媳婦的公公變成了救人的,強姦虐待被拐婦女的兒子變成了正人君子。————《嫁給大山的女人》不是孤例。我聽過一個比喻:血胭脂。用人血做成胭脂,粉飾太平。大概就是下面這些文化產品。央視有一部高收視電視劇《阿霞》,八套黃金檔播的。
  • 《嫁給大山的女人》「拐賣最美」??
    煎餅俠說,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是別人帶不走的,一是吃進肚子裡的美食,另一個是藏在心中的夢想,所以做一個有夢想的吃貨,你就是無敵的!2007年又有一部電影叫《盲山》,入圍第60屆坎城電影節。講述女大學生被拐賣至某山區,全村都是幫兇,她逃脫無數次均被毒打。多年後終於設法傳出消息,父親和警察來救被阻,女主為救父親砍死「丈夫」。
  • 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被指美化「拐賣婦女案」
    《嫁給大山的女人》遭到網友吐槽,網友紛紛指責該電影美化「拐賣婦女案」。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海報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簡介網易娛樂7月29日報導 近日,一部2009年上映的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遭到網友吐槽,《嫁給大山的女人》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 嫁給大山的女人
    《嫁給大山的女人》是一部源於生活題材的電影,其生活原型是一位叫郜豔敏的女子。
  • 關於「嫁給大山的女人」的背後
    我無意對此作出什麼評判,我只是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談談我們政治批評後面所忽略的一些東西。 對郜燕敏如此熱切的關注也引起了我對她的好奇,由此,我特意在網上搜集了電影原型的真實經歷。篇幅很長,讀完之後,有種說不清的屈辱、憋悶和傷感。就從因果報應上來說,如此奉獻犧牲自我的人其經歷為何如此坎坷慘痛。
  • 【大家】《西遊記》裡那些嫁給大山的女人(上)
    只是,有哪個女人類會自願嫁到大山裡給妖怪當老婆呢?沒有怎麼辦?很簡單,搶唄。【傷害的轉嫁與鏈式反應】《西遊記》第二十八回—第三十一回,講的就是一個嫁給大山的女人的故事。一句很狗血的話說:「當命運強姦了你,你實在無法反抗,就閉上眼睛享受吧。」百花羞在確認逃生無望的情況下,「故沒奈何,苟延殘喘」。這一「苟延」,就是十三年,還給黃袍怪生下了倆兒子。郜豔敏則在被拐賣十三年後,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同時被拍成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在此期間,她也給購買方生下了一對兒女。
  • 《嫁給大山的女人》:本是被拐賣,卻因留下教書被誇贊
    《嫁給大山的女人》無疑是一部非常另類的關於拐賣婦女的片子,大多數關於拐賣婦女或者兒童的片子,都是想告訴大家一定要嚴防死守,杜絕和人販子一起走,一定要避免身邊的這種情況發生,然而這部影片講述的雖然也是關於拐賣的作品,可是它的中心思想竟然與眾不同,結局也有所不同,看片名就可以知道影片的女主角,最後留在了這個窮山村當中
  • 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郝豔敏事件她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後續呢?
    很多時候,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令人為之作嘔的,遠比一切的惡都還要惡的東西會搬上大熒幕,會上感動中國。我覺得《嫁給大山的女人》的存在,就讓我感受到徹骨的寒冷,它代表著這個世界存在的一部分,我雖然看不到但卻真實存在。
  • 嫁給大山的女人影評 一部傷害了整個社會的電影
    嫁給大山的女人影評 一部傷害了整個社會的電影時間:2016-06-03 21:46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從來都是潛水,今天特地寫一篇評論。過去看了國產爛片,都是一笑了之,最多說一句導演編劇水平差。但這部電影絕對不是笑一笑能過去的。
  • 《嫁給大山的女人》引網友吐槽 王力可無辜「受傷」
    (嫁給大山的女人)(王力可)  於2009年上映的電影《嫁給大山的女人》再度引起熱議。近日,電影女主人公原形郝豔敏的真實生活以及相關報導被扒出,更有網友指出這部影片美化了「拐賣婦女案」,引發網友大批吐槽。該片由胡明鋼執導,王力可、村裡主演,講述了涉世未深的18歲河南姑娘郜燕敏被人販子拐賣到大山,多次自殺未遂後,被公婆的善良感動,決心以善報善,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支撐起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後來,為了改變山村貧窮的限制,解開大山裡人們封閉落後的思想,郜燕敏拿起了教鞭當上了山村代課教師的故事。
  • 《嫁給大山的女人》:18歲被拐女性的自我解救之路
    劉老漢家住河北大山深處,村子裡電都沒通,只有過一條崎嶇的山路能和外界聯繫。劉老漢買郜豔敏回家,是為了給他的三兒子做媳婦兒。回到家後,郜豔敏哭著跪在劉老漢身前,乞求他把自己放了,自己一定會把劉老漢花的2700元一分不少還給他。但劉老漢怎會答應,這些錢本來就是自己到處借來的,萬一郜豔敏一出去報了警,自己這些錢還不得打水漂了。
  • 印度都有這樣的電影,我們卻只有「嫁給大山的女人」
    作為毒舌家族「靈魂の下載者」,肉叔的終極目標就是,推薦更多更新的電影。所以從今天起,肉叔會開一個新欄目——「肉叔日報」(別問我「報」是誰。。。)每天把那些新鮮出爐的、我們在內地銀幕上又無法看到的電影,一一介紹給你們。它們也許類型各異,來自不同國家;也可能並不全是高分之作。
  • 《嫁給大山的女人》揭示被拐女人的命運,知識能讓女人重獲新生
    那不是人財兩空,想到這,老劉狠心拉著郜豔敏,推進了自己的房裡……老劉在大山深處,村裡連電都不通,只有一條崎嶇的山路通往山外,也沒辦法通車,就這樣,可憐的郜豔敏被困在了深山老林中。讓郜豔敏做夢也沒想到,以販賣這種方式來到這個山村,她不是第一人,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因為村裡像她這樣被拐來的女人多達30多個,這些女人曾經也想逃跑,可惜多部分人失敗了。
  • 嫁給大山的女人有多可憐?盲山拍攝時竟有人問:那個女娃賣給我吧
    嫁給大山的女人有多可憐?盲山拍攝時竟有人問:那個女娃賣給我吧最近大家肯定都被疫苗事件刷屏了吧,其實不止這件事,雲南某地支教女老師被當地村民性騷擾的事件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其實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之前就有新聞曝出過有支教去某偏遠山區,結果支教老師床底下藏著一個當地流氓,幸好及時發現,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據彩雲支教的成員講述,」這絕對不是一個女隊員受到侵害的問題,是整個團隊女隊員都被相當惡意的妄想,自己不會把他們的惡劣上升到整個山區,但是卻沒有辦法繼續支教下去了,因為你沒有辦法想像,自己站在講臺上授課的時候,底下聽課的學生是用怎麼樣的眼光看著你的。
  • 《嫁給大山的女人》唏噓山菊命運的悲慘,也敬佩她心胸寬廣
    山菊被兩個人販子拐到了大山裡,她想逃跑,卻怎麼也逃不掉。這時她看到了一個推著小車的老人。她跪在他腳邊,哭著求他:「大爺救救我,我不認識他們……」兩個人販子警告鍾爺爺,你少管閒事。鍾爺爺看著這兩個男人,一個拿著繩子,一個拿著棍子。自是打不過,便心生退意。可山菊的哀嚎聲一陣陣從身後傳來,他終是心軟了。
  • 嫁給有錢人的女人,都有這些特點
    張佳嫁給現在的丈夫,可謂是掉進了錢罐子裡,一下子從灰姑娘變成了闊太太,原本她有一份很體面的工作,收入也不菲,但是礙於丈夫的社交門面,她只好辭去了工作,在家養尊處優起來。有一次張佳過生日,丈夫答應買給她一條項鍊,說來也巧,在一次聚會中,她看見那個女人帶著同款項鍊,於是,她在私下裡問丈夫,究竟是怎麼回事,當然了,這個時候的她,還不知道他倆早有往來,只是覺得蹊蹺,隨便那麼一問。
  • 盲山與嫁給大山的女人講相同故事,一部是經典一部刷新三觀
    拐賣婦女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我們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地方,那些罪惡深藏在「大山」之中。有許多以拐賣婦女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嫁給大山的女人》就是其中一部,但這部影片不管戲前戲後都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以這部片子的原型邵春豔來說在被人販子拐賣後,她遭到了非人的折磨,被強暴被毒打,期間被轉手多次,最終被賣到現任「丈夫」家,因為是被買來的,她並沒有尊嚴,「丈夫」在喝醉酒的時候肆意毒打她,她嘗試過逃跑自殺,最終都沒有逃離深淵,在這大山之中生下孩子。影片中山菊被解救,遇到好人,原諒了在她逃跑是堵住她去路的村民,甚至可以原諒拐賣自己的人販子,讓人販子「好好改造」。
  • 電影|國內禁片《哭泣的女人》 荒誕而又荒謬,無知而又無力,中國鄉土文化的悲哀
    電影來源於生活,卻往往比生活更殘酷。縱觀這些因為題材敏感而被禁的電影,往往都過於真實,真實得讓人不寒而慄,真實得讓人瑟瑟發抖。其實電影的魅力,除了娛樂,更重要的是社會關懷以及人文情懷。猶如一道光芒,覆蓋到每一寸那被大眾忽略了的陰暗角落,為那每一寸黑暗的角落,世界帶去曙光,帶去希望。
  • 大山裡的愛心電影
    隨著夜幕降臨,在溫嶺市城南鎮聯誼村大山深處的上灣山自然村,十多位老人吃完晚飯,紛紛走出家門。他們帶著板凳,圍坐在一塊幕布前。當天,這場愛心電影放的是《王老虎搶親》。10月1日恰逢中秋節,阿華給城南鎮照谷村上洞自然村的老人們送去了越劇《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