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攝影家協會「戰疫」紀實攝影(三)|楊世芬 張麗萍 蔣慧 易惠英 李敏 張有良 |

2021-02-07 新平文藝

楊世芬,女,1951年8月生於新平縣,初中文化,1969年9月下過鄉,後在新平縣桂山服裝廠工作,縫紉車工、會計員,1989年7月取得助理會計師資格;退休後,熱愛攝影,現屬新平縣文聯攝影家協會會員。



張麗萍,新平攝影家協會會員,性格開朗,積極進取。真誠待人,誠實善良。熱愛運動,喜歡攝影,作品曾多次獲獎。




蔣慧,1964年出生,2015年於新平縣百貨公司退休,2016年加入新平縣攝影家協會。

易惠英,2018年1月加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攝影家協會,作品《豐收》獲玉溪市委宣傳部--大美玉溪建國七十周年玉溪攝影展,《憶當年》《自美一下》《為了新的生活》《購年貨》獲新平縣委宣傳部建國七十周年攝影展,《中外文化交流》《該沙啦》玉溪市老乾局建國七十周年攝影展。




李敏,現就職於新平縣第一中學,新平縣攝影家協會會員。


張有良,男,漢族,1955年7月出生,中學高級教師(現退休),中共黨員,曾任者竜鄉小學教導主任;者竜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者竜鄉教育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曾獲玉溪地區優秀教師,政協玉溪地區首屆山區民族教育特別獎二等獎;多次榮獲新平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現任新平作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新平縣攝影家協會會員;多篇論文、作品曾在國家、省、市、縣級刊物發表並獲獎。攝影作品曾在市縣發表獲獎。


來自花腰傣之鄉的「新平文藝」公眾平臺,依託新平縣文聯主辦的《哀牢山》雜誌,關注新平最新文藝動態,宣傳打造新平文藝精品。


投稿郵箱:yxxpxwl@163.com


相關焦點

  • 紀實攝影的三個技巧
    而注意下面三個方面,會讓你的紀實作品更勝一籌。1、瞬間造型地把握用一張照片來表達整個事件的過程可能遠遠不夠,但是如果通過一個具有精彩畫面的瞬間在特定環境中能夠把主題鮮明地表現出來,這也就是紀實攝影追求的瞬間造型視覺形象。瞬間記錄真實發生的事件是紀實攝影的關鍵。瞬間產生的效果遠遠大於追求光影和構圖。
  • 福建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朝陽
    1987年始發表作品,1989年任《福建商報》攝影記者, 1991年任《福建日報》攝影記者,長期從事新聞攝影和組織工作,作品入選國展、國際影展,1995年發起成立福建青年攝影協會,曾任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會長等職,1996年7月創辦《海峽攝影時報》並任總編,1997年發起援建中國第一所攝影希望小學,1997年當選福建省攝影家協會第五屆副主席,1998年5月調共青團福建省委工作,1999年獲第四屆中國攝影金像獎
  • 山東省攝協組織青年攝影家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
    2020年12月18日至21日,省攝協組織一行18人在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賈虹荀帶領下,赴河南三門峽參加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第四屆天鵝之城——中國三門峽自然生態國際攝影大展開幕式暨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
  • 哈爾濱市攝影家協會個人會員入會細則
    哈爾濱市攝影家協會個人會員入會細則  (2018年5月修訂版)  根據哈爾濱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團討論通過,制定的入會細則。  A、從事攝影創作的申報人:要具備以哈爾濱市攝影家協會為主體主辦的攝影大賽獲獎作品5件(獲獎記錄、證書及圖片文件以協會備案蓋章為準),其中必須包含3等獎(含)以上獲獎作品2件,或榮獲以下獎項、舉辦展覽、出版等也可參考。  1 、入選中國攝協主辦的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品牌展覽或國家主管部門批准舉辦的重要攝影品牌活動。
  •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賴聯明攝影作品欣賞
    賴聯明,江西省贛州市政協原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攝影家協會原顧問,贛州市攝影家協會原名譽主席,贛州市文化旅遊攝影協會名譽主席,贛州市老年攝影協會名譽主席。先後有八十多幅攝影作品在全國、省、市及攝影大賽中獲獎,先後編著出版了《天階神韻》、《澳洲風情》、《非洲行》、《天籟之音》、《雪韻》、《贛南客家民俗》、《贛南客家風情》、《贛南風光》、《贛南蘇區紅色記憶》、《讓歷史告訴未來》(上冊)、《贛南將星耀中華》、《穿越六國的河》等攝影畫冊,現正在編著《讓歷史告訴未來》(下冊)。
  • 李英傑:紀實攝影,必須有自己的風格
    反映和記錄這個偉大的時代,攝影是最有力的記錄工具。於是,我的拍攝題材主要集中在了反映身邊的人和事上。張曉寅:您在拍攝紀實作品之初,受到過哪些攝影家的影響?李英傑:我最初轉向拍攝人文紀實題材時,也有過困惑和迷茫。1981年,我從工廠調到《無線電》雜誌任攝影記者,進入了專業攝影隊伍。
  • 圖賞:「中國夢 廬山戀」全國攝影大展入展作品
    由中國攝影報社、江西省攝影家協會、廬山風景區主辦的2017「中國夢 廬山戀」全國攝影大展,經過一年的徵稿,共收到全國各地攝影人的投稿1萬餘幅。
  • 如何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
    中國攝影家協會是國內最有門檻的攝影協會組織。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入會的。我的會員編號是10萬多號。之前和協會的老師聊天,他說協會有2萬多人。所以我一直以為共有會員10萬多,去除去世的——畢竟上世紀50年代協會就成立了,而且協會成員年齡都比較長,還剩2萬多人。結果是從協會建立到現在一共就2萬多人。除去去世的,沒剩下多少了。含金量還是有的。
  • 著名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原常務理事李英傑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方面獲悉:著名攝影家,中國攝影家協會原常務理事、河北省文聯原副主席、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原主席兼秘書長李英傑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7日在加拿大多倫多去世,享年80歲。
  • 想要中國攝影家協會入會積分?往這看!
    快年底了,您這一年來,一定去了很多地方採風創作,快快整理一下,結合小編向您推薦的這些徵集活動,趕緊投稿吧,還有可能獲得中國攝影家協會入會積分哦~
  • 今日紀實攝影:從前紀實到後紀實(上)
    本文內容根據2020年6月6日影藝堂千聊公益講座整理、改編,主要從三個維度來探討紀實攝影:· 從羅森布拉姆的定義出發·從攝影史出發社會性紀實藝術家的紀實(下期推出)· 從當代攝影的語境中出發(下期推出)今日紀實攝影:從前紀實到後紀實(上)作者 | 胡塗排版 | 夏日未央
  • 湖北省攝影家肖萱安獲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
    湖北日報訊(記者農新瑜、通訊員虞旻子、實習生彭潔茹)12月20日,全國攝影界矚目的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河南三門峽市舉行,湖北攝影家肖萱安榮膺藝術類金像獎。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攝影領域全國最高個人成就獎,此前已舉辦12屆。此次金像獎評選,共分為紀實攝影類、藝術攝影類以及商業攝影類三大類別,19位攝影師獲此殊榮,其中紀實類獲獎者9名、藝術類獲獎者8名、商業類獲獎者2名。我省資深攝影家肖萱安,是8名藝術類獲獎者之一。
  • 胡永平——紀實攝影能帶給我們什麼?
    攝影,是捕捉光影的藝術。我們常見的攝影有一種被稱為紀實攝影,以記錄生活現實為主,素材來源於生活和真實,如實反映我們所看到的事物。
  • 攝影紀實 I 最有溫度的「草根式」家庭抗疫真情實錄
    即使啥都不幹,也要吃好喝好,保證營養,提高免疫力,才能更好地與病毒做鬥爭▲戰疫結束,得跟老伴算總帳,為啥只信別人老公,跟風跟那麼緊,這些個消毒劑過期了還能湊合用,那幾箱雙黃連咋處理▲專家說勤洗手能預防感染。
  • 華僑城·歡樂山川攜手淄博市攝影家協會共同舉辦攝影大賽
    實景圖為展現華僑城·歡樂山川項目優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文化歷史、濃鬱的旅遊風情,也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淄博的變化,在這個豐盈的秋季,華僑城·歡樂山川攜手淄博市攝影家協會,舉辦以「歡樂山川,一葉知秋」為主題的攝影大賽。
  • 紀實攝影的歷史文獻值
    紀實攝影在國際上是含糊不清的,在中國也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但大家對紀實攝影卻都有一個共識,即只要是對一些有價值的事件和人物活動的記錄,並且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獻價值就可以歸入紀實攝影的範疇。由此可看出紀實攝影必須強調它所具備的文獻性,偏離這一點,紀實攝影的生命力也就被大大削弱,或者說難以被稱為嚴格意義上的紀實攝影。
  • 宜陽縣攝影家協會攝影雙月展第五期作品選登
    宜陽縣攝影家協會攝影雙月展第五期作品選登 2020-12-29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還原不可磨滅的中國戰疫記憶[圖]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金像獎「見證·造像——抗擊疫情影像展覽」從紀實的視角出發,真實再現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聚焦武漢、輻射全國的戰疫景象,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場景,無數細節還原出一段不可磨滅的中國戰疫記憶,飽含深情,震撼人心。
  • 社團活動 【EYE攝影協會之30周年系列】大學生主題攝影大賽
  • 中國攝影家協會「在線影展」申辦流程
    在中國攝影家協會眾多攝影專家的推薦和指導下光榮的加入了中國攝影家協會17年來,由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創辦的 「在線影展」始終堅決貫徹黨的文藝文針2014年6月,中國攝影家協會網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定位進行了全站改版,推出了為攝影界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務的影像門戶網站,並取名為「影像中國網」,這是中國攝影家協會通過精準定位實現影像信息化,科學化發展的戰略布置,旨在更好的服務廣大攝影人,實現影像全方位的傳播,為中國成為世界影像文化大國、強國夯實信息化的戰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