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泰國,其實是休假,但對我來說,逛商場就是休假。
途徑芭提雅和曼谷兩個城市,先後逛了二十幾個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滿足。
很多人問我是不是去泰國考察,當然不是,「考察」這種嚴肅無趣的詞彙,怎麼配得上我如此輕鬆的心態。
因此,回來後出的內容,也不會做太多深度分析(一個項目至多看3個小時吧,能怎麼個深度法。當然我覺得就算自己過去是「玩」的,也能看出很多有趣的內容)。
拍了很多照片,不用浪費,我平時在上海已經很少做「公益型」內容,畢竟要對合作的項目負責,但此次泰國行,我還是決定將我拍的、老婆拍的、手機拍的、單反拍的照片們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
「泰國瞎兜兜」系列,我在朋友圈已經發過九宮格,這裡才是完整版。
此次泰國行先到了芭提雅,度假的地方,但也有購物中心可以一看,第一站是去年底才剛開業的Terminal21——新、大、將主題商場做到極致的案例之一。
「terminal」,顧名思義,是一個能與「旅行」關聯起來的詞彙。所以,航站樓、機場,是這個項目整體框架的主題。
如果說「地標」裝置對主題型購物中心有很大的作用——其實國內運用得已經不少,那門口直接放兩架1:1的飛機,你幾乎就沒有什麼可質疑了,上面這兩張照片,特地將飛機和商場名字「Terminal21」完整呈現,兩者共同點明了主題。
借著晚霞,隨便拍了兩張機屁股。
如果說看遠景,會被這兩家飛機小震撼到,那其實走近到商場,才能真正感受到「機場」概念。
超現實的堆積如塔的行李箱,將主題概念進一步誇大了,當然會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做成傳送帶狀的休息區,以及服務臺、指示牌等,都是儘可能還原出機場的面貌。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和具有引導性的,就是「DEPARTURE FOR……、ARRIVAL AT……、DEPARTURE FROM……」這些出現在手扶梯上下行口的門廊指示,在還原機場標識的同時,帶來了樓層的「分主題」,下面一個個樓層用照片來看個大概。
G層的PARIS主題
業態組合什麼的我就不說了,作為旅行走馬觀花,真的沒閒心去一一記錄,而且這類超大購物中心,從上圖能看出,動線很長很長,本身在組合方面就很多元,作為「遊記型回爐」,主要還是感受一下Terminal21是如何打造主題的。
沒有人會無視這個幾乎頂穿商場的艾菲爾鐵塔,位於G層的巴黎主題位置,但其實這種地標性建築跨層展現在整個項目中都屢見不鮮,上面的第三張照片,只有通過手機的全景功能才能將其完整收錄。
以上十張一組的照片,又是「巴黎」主題街的某個區域的植被及裝置主題裝飾,由於項目的長動線,因此需要用這種視覺分割方式來進行單樓層的切分。
同樣是巴黎樓層,該區域就是不一樣的觀感了鬧~
G層主入口附近的幾個中島、次邊櫃,包括上文圖中各種中島呈現,其實做得……相比泰國的百貨規劃來說,蠻一般的。
位於後區的美妝集合店EVEANDBOY,開面大到也只有手機全景功能才能拍出來。
AFTER YOU,蠻熱門的網紅甜品店,我有吃,但我不拍吃的。
M層的LONDON主題
在「倫敦視角」也能看到艾菲爾鐵塔。
而「倫敦層」的地標裝置,是這輛雙層巴士,相對而言弱了點,但也蠻有味道的,更方便拍照。
與「巴黎層」類似,「倫敦層」同樣是通過區域場景來進行動線層面的視覺區分。
作為遊客,我當然不會閒到去遍每個衛生間,在此次Termina21行中,我只光顧了「倫敦層」的衛生間,這類場景在國內也是相對常見的。
一些零碎的場景隨拍,21又3/4車站感覺有點意思,自拍點上寫著「HAVE YOU SEEN THIS WIZARD?」
該樓層的C位品牌展示點,一般般啦~
商鋪沒有怎麼拍,因為拍了也沒什麼用,這張隨便看看,可以注意到指示系統也是每個樓層量身定製的。
1層的ITALY主題
義大利有點尷尬,為什麼呢,因為其他樓層都是城市名,到了這裡變成了國家名,不過反過來說明義大利話題城市還蠻多的。
該樓層的地標毫無疑問是這座比薩斜塔,從上兩張圖能看到它雖然沒有艾菲爾鐵塔高,但也跨了三個樓層,同時也能從這兩張圖看到該項目的垂直動線格局,以及位於手扶梯口的不同地名指示牌。
說到義大利,怎麼少得了水城,於是我們看到了船夫,不僅如此,我還看到了消費者上船拍照,這點確實比我們自由度要高一點,如果在國內的話估計一米欄伺候一圈,當然我不是在吐槽,對於這種政策我一百個理解。
頂部的壁畫,可以說是很義大利了,剎那間感覺仿佛回到了環球港。
該區域中島似乎還沒有搞好,相比整個商場的大部分區域來看,可以說是個大洞了,因為不吹不黑,從專業角度講,這個名義上1層,實際上3層的義大利層是最難做的一個樓層。
一些場景,大家隨便看看。
2層的TOKYO主題
為什麼說義大利層難做呢,因為泰國人還蠻偏心的,給了名義2層,實際在4層的日本主題一個非常華彩的出品,而上文看到的正門口的飛天梯正是直達該樓層。
我們作為第一次前往的消費者,也是先到了日本層,再反過來從G層開始逛,這樣一來義大利層的順位確實相對低。
與樓下環形動線不同,該樓層規劃層面,做成了小鋪形態的主題街區,結合日式店裝風格,可以說是太有辨識度了,雖然在國內也不乏類似的主題街區,但是日本層的韻味確實足夠好,所以上了一堆街區照片,也是我們拍了最多照片的區域。
街區外主通道的觀感,視覺也是非常豐滿。
義大利有個大中島空著,而這裡的中島產品都快要溢出來了,陳列方式很日本。
一些公區的美陳、裝置,還原了東京繁雜的鐵路系統。
最後來個小細節,日本人精緻的窨井蓋文化也被還原了過來。
3層的SAN FRANCISCO主題
來到了舊金山層,這裡的地標是金門大橋,這是曼谷Terminal21也有的巨型裝置,縱向涵蓋兩個樓層,跨越整個中庭挑空區域,車輛細節也做到細緻入微,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好了我已經沒什麼好寫了,十張場景照片大家隨便看看,反正就主題打造而言,該項目做得是很極致的,幾乎沒有留白,各個樓層都獨有風格。
4層的HOLLYWOOD主題
舊金山往上,就是電影院了,布局上和大多數購物中心類似,但是主題商場嘛,把影院直接做成了好萊塢主題,很有帶入感了。
最後來一點公區裝置,例如品牌指引。
手機充電點位,雖然在國內也有,但值得一看的是,該項目的裝置設計和整體設計語言(參考手扶梯上下口的門框)是一致的。
主入口外的模擬迷你海灘,會造波,很溫馨的。
最後的最後,放兩張我個人蠻喜歡的照片。
進入商場上了飛天梯後,反向攝錄的一個畫面,能看到晚霞透過巨大的玻璃幕牆,如裝飾畫般地存在。
這張看似沒有重點,但囊括了四個樓層,能看到上方露出的金門大橋以及遠處隱約能看到的艾菲爾鐵塔,這是該項目的一個特色縮影,雖然有主題,但並不各自為政,而是利用空間互相「牽扯」,形成視覺上的各種聯動。空間,毫無疑問是泰國商業項目的最大特色之一,之後的「瞎兜兜系列」還會陸續為大家帶來你們可能都已經看過的有趣案例。
下期見。
微信號:daftkaga
歡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