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可抵歲月漫長,熬個夜又算什麼呢?」這是小飛俠女孩娜拉在愛奇藝微博話題裡寫下的一句評論。
連續6個小時的「為愛尖叫」,娜拉如願在愛奇藝晚會看到了自家愛豆的壓軸舞臺,也是第一次從後臺視角看到了那麼多明星日常裡的真實狀態。
直播畫面信息量拉滿,集驚喜感、不確定性於一身,以為是「正經」晚會沒想到成了娛樂圈年底大型「轟趴」。晚會還沒結束,熱搜已經預定,愛奇藝「全球首臺多畫面互動直播超級晚」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讓觀眾決定晚會走向,愛奇藝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愛豆們和打工人一樣!也會因為臨時加需求在後臺手忙腳亂,但站上舞臺就像加了buff一樣挑戰自己。」娜拉整晚都在忙著切換晚會各區域直播視角、投票選限定組合、選返場、給愛豆打投,明明是一個人看晚會,卻像在線指揮了全場。
沒錯,互動感、參與感、決策感,驚喜感,可能是今年愛奇藝「為愛尖叫」晚會同以往相比最大膽、也是最出圈的改變。
把誰來演、誰先演、和誰演的一系列選擇權完全交給觀眾,是這場晚會的核心亮點。
第一輪網友投票決定的出場順序中,蔡徐坤勝出,登上舞臺帶來新歌《標籤》的晚會開場秀,立刻為微博貢獻兩個熱搜kpi。開場表演過後,觀眾在直播界面下方實時票選敲定的第一輪三個登臺節目依次是譚松韻&任嘉倫、THE9和陳偉霆。
出場順序就是這麼「玩」,除了觀眾的心意,誰都不知道下一個登臺表演的是誰,不得不說給現場主持人和調度人員好大的考驗,也只有專業晚會團隊才能「接」住這麼多不確定性。
但這還不是最刺激的,觀眾在線票選「限定組合」才是真正的大型「娛樂圈加班freestyle」。
簡單來說就是,在現場51組藝人嘉賓中,觀眾可以隨意排列組合,選出一組人在現場限時排練,進行互動樂隊、互動合唱、互動舞蹈、互動戲劇四個節目。
不出所料,觀眾的「惡趣味」總是能帶來出乎意料的現場效果。
大張偉、黃景瑜、潘瑋柏、魏大勳等現場學跳女團舞,如此限定男團大概日後難再見;五條人搭檔歐陽娜娜、鄭希怡和周筆暢組限定樂隊,可謂樂夏的「終極返場」。
歡樂和跳脫之外,也不乏專業內容帶來的震撼。愛奇藝年度爆款劇《隱秘的角落》番外篇在現場獨家直播放送。原班人馬秦昊、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現場演出、一鏡到底,朱朝陽的未來也被童話定義了新的結局。
仔細看直播各區畫面的觀眾也許能發現,《隱秘的角落》番外篇現場表演時的後臺,原本吃火鍋、聊天、打麻將的藝人們都停了下來看直播屏幕,和觀眾一起沉浸在朱朝陽的世界。這可能就是對勇敢、專業的藝人和導演團隊最好的肯定。
說了這麼多演出內容創新,所以我們是怎麼在看晚會的同時,又能觀察所有藝人的行動、還能在線指揮打投的?一屏四看的形式,是這場晚會信息量「爆炸」的原因。
晚會直播共有四個線路,分別呈現了等候區、後臺區、戲劇區和表演舞臺四個區域。前方舞臺不必多說,戲劇區全程直播了《隱秘的角落》場景搭建和演出全程,後臺區內是藝人們為上場做準備的緩衝地帶,而等候區卻給晚會提供了最多的梗。
晚會笑點千千萬,等候區至少獻一半。
在等候區的藝人們自由分成了「乾飯火鍋組」、「麻將切磋組」、「時刻凹造型組」、「街霸撞球廳組」等等。網友的靈魂拷問來了:你想和任嘉倫打撞球還是和潘瑋柏吃火鍋?在這場晚會,你幾乎可以全選。
移動端、PC、TV多端同步互動直播,通過混流技術,將多路直播流混合成一路播出等創新背後,是愛奇藝堅持以技術改變用戶觀看體驗,用科技打破用戶與內容之間「隔離」的一次成功試驗。
讀懂年輕人,讓「互動」成為優質內容的註解
據不完全統計,在「為愛尖叫」晚會結束之前,微博上與此次晚會相關聯的熱搜話題達到了10個,說成功出圈也不為過。
正如追星女孩娜拉的感受一樣,過去的綜藝晚會是單方面輸出,互動晚會卻是一群人打破空間距離的線上狂歡。愛奇藝「為愛尖叫」之夜真正的幕後導演,其實是每一個手機前、電腦前、電視前的觀眾。
通過簡單的按鍵交互就能告訴主創團隊你的喜好、你的決定,從而決策內容的發展路徑甚至結果,這實際上是目前主流視頻平臺在大力推進的創新方向之一。在互動直播晚會之前,愛奇藝在互動視頻、互動劇等方面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探索。
讓用戶從單純的看視頻升級為立體化的消費視頻、參與視頻,這種創新形式能夠被用戶接受和喜歡的原因在於,消滅距離感、優越感,以及構建更平等的交流關係,大眾可能無法成為專業的內容生產者,但卻能通過參與創作讓自己消費更優質的內容成果。
有觀點認為,這次愛奇藝「直播互動超級晚」讓觀眾看到了未來十年晚會的樣子。歸根結底是科技手段與創新形式刺激了更多年輕人的神經,讓他們選擇參與到了這場好玩、有料的晚會之中。
年輕人即未來,年輕人的選擇即方向。當「互動」成為優質內容的註解,選擇抓住趨勢並引領技術創新的平臺,可能已經在視頻內容的下半場競爭中拿到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