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日記 - 分享你我他的故事
tzrj2016
斷背山作為同志電影的裡程,若干年後,請忘記關於《斷背山》所帶來的一切爭議和榮譽!只要記得這只是一部電影,這只是一本小說,望著懷俄明州的天空,望著斷背山上未融的雪。紀念這段20年的愛情,它其實從未停息。
年份:2009 分級:R
憑藉薩莎的奇怪扮相、偏激語言和其另類的喜劇風格,《布魯諾》這部影片受得影院的喜愛和獲得某些雜誌、網站媒體的肯定。該片是環球電影公司2009年夏天重點宣傳的四大暑假大片之一,於7月10日全美高達3000多家影院同時上映。
年份:2002 分級:PG-13
《時時刻刻》還沒有正式上映,就已經獲得了全美影評人大獎,好評如潮。如同CNN在評價中所說,《時時刻刻》證明了電影是一種藝術。同時期的三個女同性戀者,面對不同的歷史時期,她們有著不同的命運。但是很顯然,歷史是在進步的。看至片末,你終於會發現:這根本不是一部同性戀的電影,而是關於生命和愛本質的探索。
年份:2003 分級:R
本片的全美公映日是2004年1月9日,但卻在2003年的12月24和26日安排了紐約和洛杉磯的提前公映。這被視為發行公司瞄準各大獎項的表示。查理茲·塞隆自毀形象的表演為其拿下了第61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第7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第10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第54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女主角。
年份:2008 分級:R
借著奧斯卡和呼喚同志權利的東風,《米爾克》在北美排行榜上停留了20周。《米爾克》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或同性戀鬥士的傳奇,導演加斯·范·桑特甚至沒有賦予電影過多的社會批判含義,正如米爾克所說的,他代表的只是希望與信念。影片跟隨著這位爭議人物的回憶展開,掠過他生命中的重要片段———愛情、死亡、無數次的失敗與成功,擺脫掉此類傳記電影常見的沉痛宿命感和自憐自艾,雖簡略、輕盈,卻溫暖動人。
年份:1994年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真的要斷了過去,讓明天好好繼續,你就不必再苦苦追問他的消息。愛情他是個難題,讓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許可以,忘了你卻太不容易。我對你仍有愛意我對自己無能為力。
年份:2005 分級:PG-13
。本片改編自百老匯名劇,是百老匯歷史上第五個同時獲得託尼獎和普立茲獎的音樂劇(也是過去26年中惟一一部),而且是獲得戲劇最高獎———託尼獎獎項最多的音樂劇。這齣音樂劇紀錄了一群紐約客一整年的生活,看他們如何在人際關係、失去、生命的意義、住所、以及愛滋病之間奮戰。
年份:2005 分級:R
該片雖然冠以了作家的大名,但並未籠統地敘述卡波特的短暫一生,而是重現了卡波特創作《冷血》前後的一些內幕點滴,與他的這部作品相比,卡波特的個人生活遠非完美圓滿,或許,正是這種不完美的生活,成就也毀滅了身為作家的卡波特。
年份:2002 分級:R
本片堪稱一部大製作的傳記片,除了高投資外,更有數位星光逼人的明星屈尊擔當配角。弗裡達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畫的最多的題材就是她的自畫像。在這些作品裡,弗裡達經常把她自己畫成穿著墨西哥的傳統服飾,周圍是她的寵物和她家鄉許多蔥翠的蔬菜。她的作品總是非常強烈,有時是寫實的,有時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藝術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時悲劇性的。
年份:2002 分級:PG-13
影片反映了美國社會一個時代、一個層面的縮影,通過很少的人物,細膩地表現出當時對少數民族和同性戀的態度。一流的表演、精緻的處理,需要慢慢品味。託德·海因斯的電影風格,迷幻,天馬行空。同時他也是酷兒電影的先鋒人物,本片就是他最得意的代表作。雖然至2009年他只導演過三部電影,但沒有人會低估了他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