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白瑜彥 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在這個撈五條人的夏天,飆著海豐話的《道山靚仔》傳遍了大街小巷,但只有鐵桿粉絲知道,《夢幻麗莎髮廊》才是被玩得最壞的一張專輯。
這大部分歸功於五條人大膽的設計。他們把內頁挖空成兩個鏡框,反光的CD就成了髮廊的「鏡子」,立起來就是一間充滿夢幻色彩的「粉色小屋」。
解鎖前
解鎖後
你記憶中的理髮店長什麼樣?很多城中村的髮廊,白天看不出端倪,一到晚上就泛著「未成年人勿近」的粉紅燈光。
中國的髮廊,為什麼總是充滿曖昧氣息?理髮師從什麼時候,都被認為是手捻蘭花指的Tony老師?街角轉悠的洗頭妹,為什麼總被認為扭扭捏捏,不務正業?
城中村的粉色符號,也是暗號
相似的粉紅燈管,忽明忽暗的內室,廉價又濃鬱的香水氣味,落滿灰塵的廣告牌——這些開在每個城市角落的粉色髮廊,是許多城中村的符號,也是一個時代的獨特回憶。
髮廊不是暴利行業,因此它們更多開在人來人往的城中村,能開在CBD的美髮沙龍都是極少數。像《夢幻麗莎髮廊》的原型蒙娜麗莎髮廊,就開在廣州最著名的石牌村。
石牌村,藏著多少外來工的快樂與憂愁。圖/圖蟲創意
它是廣州最大也是歷史最長的城中村,裡面魚龍混雜,快餐店、士多店、菜市場、燒烤檔遍地開花。
在這些地方,「掛羊頭賣狗肉」都是尋常,即便不走進去,也知道那朦朧潮溼的帘子背後可能藏著哪些買賣。畢竟地方狹隘,競爭激烈,小髮廊的基本功拼不過在路邊擺攤幾十年的老師傅,也拼不過科班出身的理髮師,一來二去旁門左道就出來了。
仁科和阿茂雖然是海豐人,但看得出深諳廣州的市井生活。他們用一個最庸俗無奇的故事,寫了一首關於髮廊的歌,就像《故事會》上隨手能翻到的耳熟能詳的片段。
她來自夢幻麗莎髮廊
她說她家裡很窮很鄉下
只有山和河沒有別的工作
年輕的時候她被別人騙
被賣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
她想讓我帶她去海邊
漫步在那柔軟的沙灘上
讓風吹走所有的憂傷
在椰子樹下一覺到天亮
可是我家裡也很窮很鄉下
除了捕魚和種田沒有別的工作
現實和我說的差太遠
她不知道我一直在撒謊
(上下滑動看歌詞)
這不一定是個真實故事,但卻是城鄉融合的時代印記。在城市與鄉村打破隔閡的最初,外來工洶湧而至,進城務工,失序、混亂、互慰、欺騙,皆稀鬆平常,陌生人之間有無數試探的戲碼。
《夢幻麗莎髮廊》專輯還有一個粉紅的片子,是廣州博爾赫斯書店的老闆專門為五條人創作的。影片中有一群美豔的髮廊妹,仁科和阿茂出演兩個失意青年,一個醉醺醺,一個沉悶悶——這大概是在城中村最常見的風景了。
除了這首「髮廊特供」,仁科還有一首《晚上好,春天小姐》,看似是《夢幻麗莎髮廊》的姊妹篇:
親愛的春天小姐
她站在煙店的門前又是一夜等待
今天沒有往日那樣的好天氣
親愛的春天小姐
她手裡拿著淺綠色的花邊傘
春天的風鮮豔了嗎美麗了嗎不見了吧
看得出來,五條人很接廣州的地氣,也很愛這個城市的一人一物,不管它是市井的,油膩的,迷惑的,還是不可理喻的。
髮廊的氛圍,為何總是曖昧又性感?
即便沒有粉紅小燈的存在,能讓一對陌生男女名正言順、正兒八經地開始「身體接觸」的,恐怕只有理髮店這一個場所了。
王安憶《髮廊情話》,把理髮師形容得細緻入微,「他們在男人裡面,也算得上饒舌,說話的內容很是女人氣,加上抑揚纏綿誇張的揚州口音,就更像是個嘴碎的女人了」。
而更具靈魂的所在,就是手:「他們的一雙手,又有些像女人了,像女人的白和軟,但要大和長了許多,所以,就有了一種怪異的性感。那是溫水,洗髮精,護髮素,還有頭髮,尤其是女人的頭髮的擺弄,所養護成的」。
因此,髮廊裡的曖昧是雙向的。漂亮的髮廊妹妹會吸引路人駐足,有魅力的理髮師也能俘虜芳心,不論是年輕女孩還是居家貴婦。
在這一對一服務的短暫空間裡,理髮師只關心你。關心你的喜好,你的期待,是否感到滿意。話癆一點的,還能套出你的感情生活,問候你輝煌的過去。
關之琳與霍建華主演的電影《做頭》,也是關於髮廊的故事。在這個特定的場所裡,一位自身婚姻極其無趣的上海女人,某天突然發現,理髮師阿華是她「認識時間最長,相處最好的男人」。
她將做頭當作精神寄託,覺得「不做頭,日子也算到頭了」。在漫長的歲月裡,只選擇唯一的髮型師阿華,剪一模一樣的蘑菇頭,兩人滋生了很多粉色的曖昧情愫。
因為阿華是一位手藝了得的理髮師,身邊自然圍繞了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女主角還因此置氣與吃醋,恨不得理髮師只獨屬她一個人。
可見,理髮師在女性心中,是一種特別的角色。畢竟對於很多已婚女性而言,只有理髮師,比老公要更關心你美不美,並能給你最專注的凝視。
粉色髮廊,內藏一把雙刃刀
在關於小粉燈的回憶之前,髮廊的代表色應該是紅白藍,每個門店都會有一個經典的三色旋轉燈。這個燈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因為理髮師一度是業餘外科醫師,專為客人放血,三色柱中的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
但當理髮師的職責逐漸明晰,放血功能被終止,這個三色燈也形如虛設,還不如整個粉紅滿鋪的髮廊,遠遠就能辨認出。
其實,粉紅成為「特殊髮廊」的專用色,也是有傳統的。在世界上最大的合法紅燈區阿姆斯特丹,其風俗街就是泛著濃鬱的粉紅色和桃紅色。
在阿姆斯特丹,粉紅的燈光夜夜照亮運河。圖/圖蟲創意
總言之,有這種燈光暗號存在的地方,就自帶了一種濃鬱的曖昧氛圍。它讓髮廊從一種功能性的地方,變成輕鬆愉快的場所,即便你真的只是進去洗個頭。
文藝青年如仁科,說自己以前住在石牌村的時候,有段時間處於不洗頭的狀態,就一周去髮廊洗一次,每次都會帶一張CD在髮廊播放。他覺得這個錢花得划算,因為用洗頭的錢,就能在舒服的地方聽到喜歡的音樂。
不過,粉紅的曖昧帶來的不會只有疑似愛情的情愫,還會有真心餵狗的時刻——髮廊,是最容易利用曖昧詐騙的地方。
幾個月前,一位39歲的男子到理髮店,原本只是想剪個頭,沒想到最終卻花掉52000元,原因竟是「經理對我很曖昧」。頻繁收到「暗示」的他,以為兩個人可以交男女朋友。
這多少給粉紅髮廊,添了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意味。
如今,《夢幻麗莎髮廊》的原型仍在營業,在熙熙攘攘的城中村中有著別樣的生命力。而中國粉紅髮廊,終將會隨著井井有條的城市條例消失在視野中,那些曖昧的、感情充沛的往事,也會在時代的巨輪下煙消雲散。
END
出品 | 生活方式研究院
作者 | 白瑜彥
繪圖 | 吳綠怪
供圖 | 劉彥榛
說說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理髮經歷?
原標題:《五條人的「粉紅髮廊」,藏著中國人最真實的浪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