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倒計時已經開啟,對於很多人而言,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經歷了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目睹了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有巨星隕落,有後浪興起……在人才濟濟的東南大學中,同樣也有不少大事發生,在這背後的東大人礪戈秣馬,砥礪前行。他們或逆行而上,不顧自身安危挽救了無數生命;他們或負笈而行,馳騁國內外各大賽場捧譽而歸;他們或踔厲奮發,以洶洶來勢激起陣陣浪花……近期,各大平臺一年一度流行語紛紛新鮮出爐,這些詞語既是時代的記錄,也是文化的符號。本期推送,小編用六大熱詞帶你回顧東南大學不平凡的2020年。
熱詞01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席捲全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全國人民緊密團結,積極投入到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在疫情初期先後派出共7批支援湖北武漢、黃石及江蘇南京的近20名專家及醫護骨幹。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疫情面前,大家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出色地完成了艱難而光榮的任務、零感染平安凱旋。
70多天的抗疫時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馳援醫護人員隊員冒著危險、不畏艱難、衝鋒陷陣,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最大程度搶救患者生命……他們所做的一切也打動著患者,患者邀請他們「如果再來武漢,一定要帶他們看武漢最美的風景,吃武漢最好吃的食物」。患者曾寫給他們三長頁感謝信,信中樸實的話語在他們心中萌生了「從醫此生足矣」的感動。
敢於擔當,有召必應。在之後的支援北京、黑龍江、新疆抗疫戰中,都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白衣勇士的身影。截至9月,中大醫院17批次26位抗疫勇士全部平安歸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既是國家在抗疫戰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最根本的指導準則,也是東大人最誠摯的堅守。
熱詞02 逆行者逆行,反著眾人的方向而行,不走尋常路;逆行者,由於職責和信念所系,在發生重大危險時不顧個人安危,迎難而上,去拯救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人。2020年,「逆行者」成為對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的稱呼。而在東南大學,也湧現出一批偉大的逆行者。
1月19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邱海波教授作為國家專家組重要成員率先馳援武漢;1月20日,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作為江蘇省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專家組副組長,開始奔走於省內各地會診指導;1月26日,重症醫學科潘純副主任醫師臨危受命,出徵武漢;1月27日,江北院區2名護士吳罡、李宗育作為江蘇省醫療救援隊員,踏上了馳援武漢的徵途,同日,呼吸科陸遠醫生赴南京二院湯山分院支援;1月31日,呼吸科汪群、重症醫學科常煒兩位醫生,增援南京二院湯山分院;2月1日,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謝劍鋒接到國家衛健委應急辦指令,緊急趕往武漢馳援……還有一大批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堅守在醫院抗疫第一線,尤其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業務骨幹紛紛遞交請戰書、決心書,爭先報名,要求參戰。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抗疫名將、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教授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及「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抗疫名將、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稱號。
這些逆行者們,留下堅定的背影,以果敢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決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是2020年最可靠可敬之人。
熱詞03
本用以描寫風聲。現在流行的「颯」,特指帥氣利落、瀟灑清爽。而用來描述東大人在科學研究和競賽上的精彩表現,那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繼往開來,東大學子傳承百年薪火,颯爽英姿競相展現在國內外各大比賽現場。在近期落幕的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經過激烈角逐,東南大學參賽學生團隊喜創佳績,入圍終審決賽的4個項目全部獲得金獎,金獎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五。
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東南大學團隊獲金獎三項、銀獎三項、銅獎一項,取得了學校在此項賽事中的歷史最好成績。其中,醫學院的「粒子超人——全球首創多臟器腫瘤粒子介入機器人」項目位列排位賽全國第七、江蘇省第一。同時,該團隊作為教育部從所有高教主賽道參賽項目中遴選的3個優秀項目團隊之一,在大賽成果展中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等領導作了匯報,並進行了技術成果和創新產品演示。
在10月揭曉的第四屆IEEE CASS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IEEE CASS學生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中,來自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交通學院、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等學院的11名本科生合作完成的團隊項目「PCCR Based Wheelchair Control System」贏得冠軍,這是中國大陸高校首次獲得此項賽事冠軍。
……
一個「颯」字,道盡的是東大人馳騁各大賽場、捧譽而歸瀟灑帥氣的風姿,道不盡的是東大人在享譽背後付出的辛勤與汗水。
熱詞04
「長江後浪催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2020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短視頻《後浪》以不可阻擋之勢成為輿論焦點。視頻中,演員何冰激情演講,以「後浪」稱呼新一代青年人,表達了對他們的認可與讚美,引起各界熱議,「後浪」紅極一時。東南大學的前浪開天闢地,而後浪亦來勢洶洶。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級本科生王宗輝,在校期間,獲得了3項國際競賽的特等獎、6個國家級競賽一等獎/特等獎、30餘個校級以上獎項,目前已到帳Srtp達到68.1。在2020 ACM-TAU國際數位積體電路時序分析競賽中,他成功斬獲全球總決賽第三名,創大陸高校最好成績。在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中,他三年獲得兩金一銀,目前仍是全國最好成績的保持者。2019的日本京都全球創業賽,他獲得全球金獎、亞軍的成績;2019KPMG人工智慧軟體設計競賽,他獲得中國區冠軍、全球總決賽十強的成績。同時,他還創立三個公司並獲得百萬融資,斬獲華為、阿里巴巴、360等多個頂薪offer,以專業成績第一免研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ASIC中心。
東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申怡飛,1997年7月出生,2012年被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錄取為少年生,2016年進入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現為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共發表SCI論文6篇,EI論文8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2020年度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博士獎學金(Pre-Doctoral Scholarship),大陸高校首次獲此獎項。
交通學院2016級茅以升班,全班40名學生100%進入名校深造。其中,有25人成功保研至國內"雙一流"高校,12人斬獲TOP50境外高校深造offer,3人以考研排名前五的優異成績成功上岸。他們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共攬獲6項國家級獎項,包括一項國家特等獎,6項省級和44項校級競賽獎項,共產生10項國創,7項省創和16項校級項目。
醫學院2017級拔尖試點創新班,全班30名學子集體直博,班級累計669門90分以上課程。
全國首屆機器人本科班——東大自動化學院081161班,先後斬獲9項國際級大獎,15項國家級獎項,實現競賽獲獎率100%,出國留學深造率約40%,國內頂尖高校保研率約30%……
東大「後浪」們撕掉90後、00後身上「不著調」「太叛逆」的標籤,以夢為馬,奮起直追,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後浪的不凡,成為這個偉大時代的「希望一代」。
熱詞05
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使用直播技術,進行線上展示、導購、銷售的新型商品交易形式——直播帶貨,在這個特殊時期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銷售模式。而「直播帶貨」也是東南大學2020年的熱詞之一。
8月28日晚,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公益直播,由研支團隊員和校內學生擔任主播,往屆掛職幹部、學霸少年生等東大師生紛紛上陣擔任直播嘉賓,為學校定點扶貧的雲南省南華縣帶貨。
地處雲南滇中高原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是東南大學定點扶貧縣,校地已有近8年對點幫扶情誼。在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南華縣野生菌高產之季,為消除新冠疫情和交通不便對南華野生菌產品銷售帶來的嚴重影響,推動當地產業經濟發展,同時吸引廣大東大高校師生進一步了解祖國西南基層面貌,更加關注並實際投身脫貧攻堅事業,東南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聯合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東南大學校研究生會發起本次「為扶貧助力、為南華下單」公益直播帶貨活動,凝聚東大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在帶貨嘉賓中,更是出現了「最小帶貨大學生」-三位17歲的東南大學少年生,他們嘗試家鄉方言帶貨,挑戰西班牙語介紹,「雙語帶貨、中西結合,學霸直播真的很有誠意了!」直播彈幕中,網友們紛紛為嘉賓們點讚。
直播間反響熱烈,直播開始不到半小時,銷售額就超過了3000元。直播近一個半小時,點讚和銷售額均雙雙破萬。
熱詞06
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也稱凡學。這種話語模式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通過一些反向的表述,來不經意地透露出自己的優越生活。「凡學」之風颳過,東南大學的學生們哭了,別人雙11雙12可以買一堆自己喜歡的書,但他們卻只能免費閱讀445萬冊圖書資料,真是沒勁。
別人家的學校圖書館為什麼帶學生卡就可以進入,但東大的九龍湖校區李文正圖書館沒帶卡卻要刷臉,找不到書得問機器人,想朗讀得去專門設立的朗讀亭,借的書多了還需要無人巴士送回寢室。
而那些從東南大學走出的學子什麼都好,就是太低調了。新中國第一臺機器人由東南大學查禮冠教授帶隊研製,被譽為我國機器人事業的先驅者之一;新中國第一座自主建造設計的公鐵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著名的橋頭堡,是由東南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鍾訓正設計;打遊戲不再卡殼,東南大學尤肖虎領銜的寬帶移動通信容量逼近傳輸技術,攻克了從2G到5G跨越發展的世界難題;東南大學承擔了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反射面支承結構索網施工階段的技術支撐,解決了若干關鍵技術問題,國家天文臺的感謝信直接寄來學校……
在生活上,東大學生有時候總羨慕別的學校,吃飯都不用思考吃什麼。東大食堂眾多,菜品種類繁多,難為了不少有選擇困難症的學生們,可能也耽誤了那些要減肥的學生們。
在凡爾賽文學之風颳過後,腳踏實地的努力和謙遜篤行的態度才是實現「烏託邦」式夢想的長遠之計。
東南大學,這所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家「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在近120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秉承著「止於至善」的精神,心懷天下、心繫祖國,為科學進步、民族復興而自強不息、追求卓越,讓六百多年前的國子監舊址上,學術之風經久不衰,歷久彌香。
2020年即將成為過去,但這六大熱詞將匯入東大的歷史長河中,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在新徵程中闊步前行!
本文素材來自東南大學官微、東南大學新聞網、東南大學校團委官微、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新聞網、東南大學電子學院團委學生會官微、南京發布、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