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青春的故事,我是主持人小柯。劉愛舟或許是這個時代少有的真正「白月光」女孩之一。
在觀眾眼裡,愛舟是標準的「白月光式女孩」:名校畢業,溫柔美麗,優雅大方,恰到好處的感性,仙女一樣的落淚。
在她身上,總能感受到一種天生的溫婉柔和,同時又伴隨著一股沉穩堅韌的勁兒。就像白月光一般,溫和輕柔,而又堅定地獨立於世間,靜謐而美好。
今天小柯對話《一站到底》世界名校爭霸賽選手—劉愛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學霸姐姐的養成記。
採訪文字版
小柯:你是怎麼規劃自己的留學申請的?會不會有一些策略?
劉愛舟:我初中就給這些規劃了留學目標。高中在南外就讀期間,我有機會去了美國和加拿大,參加了兩個短期學習交換。這樣的經歷讓我更加明確了我之後留學美國的目標及規劃。
我在高中時候,會買很多留學的書,就包括美國留學加拿大留學,然後會去研究學校及如何申請。
小柯:那你是什麼時候決定出國的?從什麼時候開始規劃的?
劉愛舟:美國本科申請是從高二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的。
首先,要準備SAT考試,託福考試。那SAT考試是美國的高考,在香港設有考點。託福考試就是一門語言英語考試。其次,就是自我的陳述信。每個學校會給你題目,基本上題目都是關於為什麼你想申請我們學校,你覺得你自身有什麼優勢?這是普遍的問題,也會問你遇到困難是怎麼解決的這樣的文章問題。
其他準備的材料 有老師的推薦信兩到三封、高中成績單、獎項等。
總結下;策略就是 目標、規劃、堅持。
小柯:我知道你是你們南外的驕傲嘛。
愛舟:南外很多驕傲。
小柯:我知道你是18歲出國嘛,那你是18歲去的哈佛嗎?
愛舟:對,我是18歲出國的。我是17歲讀的本科,我是先讀的是波士頓大學。我讀了兩個碩士,第一個碩士是波士頓大學,第二個碩士是在哈佛讀的。
小柯:兩個碩士,好厲害啊!
記者小柯:你覺得留學申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比如說語言、績點、還是說什麼?
愛舟:我覺得如果你是作為你是一個母語非英語的申請人,其實你留學第一個國外招生老師,因為我申請讀過三個文憑嘛,我除了大學,就是當時不太懂會去請教別人做申請,後面的申請都是自己做的。那我當時會跟很多同學聊天,我們都認為最重要的是語言,因為你在母語非英語的學生,她必須保證你來我們學校,尤其是本科生,你進入一個英語教學環境,要能聽得懂。託福其實是重要的,託福是衡量英語你有沒有學好的標準。嗯,大部分美國的學校託福都會有一個最低標準分數線,你必須要達到他的標準,你的其他材料 招生官才會去看。
SAT 是美國高考,重要程度就相當於中國的高考,但是SAT的優點就是他一年可以考六次,就會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考個好的分數。美國人他們也要考SAT,,就是他們每一年考SAT也非常辛苦,他們也會上輔導班,就去上他們最薄弱的數學還有邏輯。
託福和SAT分數條件達到一定標準之後,最重要的就是個人陳述和老師的推薦信了。
小柯:感覺還是有點複雜,留學申請。
愛舟:留學申請,當時我自己做的時候就挺複雜的,但是它唯一的好處就是,每個學校它的規格和標準都是一樣的,它的這些東西,每個學校都一樣。就等於你考了託福,考了SAT考試,你是拿同一個東西去申請所有的學校,個人陳述有個框架之後,你也可以根據每個學校的不一樣去做修改。
小柯:為什麼你讀研究生的時候,會選擇讀計算機這個專業?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在哈佛大學的校園生活吧,也請你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方法。
愛舟:我的第一個碩士是新媒體方向到當時就會學習到編程,本身我很喜歡媒體,但是我也想知道媒體,包括新媒體它為什麼是這樣,包括它後面的邏輯是怎麼樣的,除了在學校學習編程之外,我會在美國從事很多這方面的工作。包括給老師做助教。這些前期的學習,你的實習,所以在申請第二個碩士的時候就會比較有優勢。
小柯:跟我們分享一下你在哈佛大學的校園生活吧?
愛舟:在我心中哈佛是一種象徵,不僅是最高學府的象徵,更是意志,精神,理想的象徵。哈佛園(Harvard Yard)裡,有一扇有著100年歷史的校門 Dexter Gate ,校園內的門楣上刻著:「 進來是為了增長知識 」 。校園外的門楣刻著 「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報祖國和人民「。百年來,這兩句銘文見證了無數哈佛人的成長,鞭策學生的我不斷努力。
我進入哈佛大學後,睡眠時間更少,每個星期每門課至少要有三百頁的閱讀量,考試期間每天只有4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兩年下來,我熬過很多夜,常常熬到可以直接透過窗子看日出。讀碩士,真的比本科辛苦很多,因為碩士他是研究生,你對這方面,你首先要有研究精神,很多時候,你不僅僅要完成你的學校功課,可能你自己還要做很多的項目,我讀碩士的這兩三年,每一年都睡的很少,到了放暑假和寒假,才可以好好休息。
博雅教育 Liberal Arts 是哈佛大學教育的基礎。博雅教育強調學習廣博的知識,並且思維和能力的訓練是跨專業的。一個完整、全面、優秀的人應該具有打破專業限制,實現自身價值的能力。學文學的以後也可以搞計算機,學歷史的以後也可以當建築師等等。
小柯:剛剛聽到你說新媒體,你覺得新媒體這個行業怎麼樣?
愛舟:在美國新媒體不僅僅是媒體的一個概念,傳統媒體就是報紙,電視。那新媒體就是包括了網際網路,它是在這十年,發生的一個專業
小柯:我知道你參加了美國亞洲小姐比賽,請你講一下這個經過吧,我相信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愛舟:一年一度的美國亞洲小姐比賽報名開始時,當時我並沒有想過要參賽,一個朋友替我報了名,說,「參加不一定是為了得獎,就當作提升自己,去學一學淑女的形體姿態、禮儀也好呀。」於是 我抱著鍛鍊自己的想法開始參加主辦方的培訓。
賽前的培訓主要是在舞蹈學校進行的,包括學習站姿、當眾演講和主持等,在最炎熱的夏天頻繁的培訓讓不少人放棄,我是參加培訓最久的那一個。入圍決賽後,又要在零下20多度的冬天,從波士頓駕車340多公裡趕往紐約參加訓練和彩排。
最終,我獲得了2016年美國亞洲小姐(2016 USA Miss Asia)比賽總冠軍。
這場比賽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一份從容和優雅,淡定從容地看待得失,理性優雅地面對挑戰。
小柯:那我知道你在今年暑假,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畢業了嘛,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期待嗎?未來的話,你打算從事什麼行業了?
愛舟:我已經收到了美國科技公司、媒體公司的offer。
未來的規劃,我想引用南外的一句話, 「做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
記者小柯:一個人沒有外界力量的幫助下如何在困境中蛻變?
愛舟:無論外界的社會如何跌宕起伏,都對自己真誠 堅守原則。當內心沒有雜念和疑問,才能勇往直前 無問西東。對我而言,不是因為希望而去堅持,而是去堅持才有那個希望。
小柯:不甘卻終於被命運攜入叫做「平庸」洪流,不快樂卻又無可奈何,如何跳脫?
愛舟:每個人都是「平庸」 的。首先,要擺脫自定義「平庸」 的標籤,才能 不忘過往,不畏將來。
哈佛大學一位女校長 Drew Faust 說過這樣一句話:Telling your own story, a fresh story。 請用你的人生,說一場新的故事,開創無限可能。她的名字是Drew Faust。是哈佛近400年歷史上第一任女性校長,她在任職期內頂住了內部與外部的各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