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修得一家人,看狼是如何變成狗的?

2021-01-12 梵觀點

狗是否也經常思考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狗 (犬科哺乳動物)

在中國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大約在12~18年 。在中國文化中,狗屬於十二生肖之一。

狗是從狼馴化而來的這個是大家公認的事實,那麼我是誰的問題就回答了。那麼狗是如何被人類馴化的呢?據目前的研究發現狗的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至1.5萬年前,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沒有人確切知道人與狼第一次互動發生在什麼時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人類進化的歷史中,狼與人很大的可能是競爭關係,甚至早期人類也許也在狼的主要獵捕名單中,那麼從競爭為合作是如何發生的?有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在5萬年之前,因為至少要花這麼久的時間野狼才能發展出如今的基因差異。當時人與野狼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許多地方,演化過程可能發生在好幾個不同的地區。有些學者則認為狼在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6000年前的亞洲東南部,就已經被人類從野生狼馴化為夥伴。

幼崽圈養說

目前有一種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狗的馴化是從遠古人類對狼的幼崽集中圈養開始的。這個理論大概是這樣說的,大約在五萬年前,居住於平原地區的人類祖先這個時候已經成立了部落,但是面臨的一個問題,人口的增加造成了食物的短缺,部落裡的成年男性只能背井離鄉到很遠的地方打獵,我們都知道石器時代,打獵效率就不用多說了,抓小的不夠吃,大的又不好捕捉,那時候我們的祖先的食物從兔子到猛獁象甚至包括狼,反正只要有肉的就可以打來吃。

狼幼崽

後來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對肉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知道一年四季冬天沒地方打獵,我們的祖先開始了大膽的嘗試把一些動物的幼崽圈養起來,冬天當做儲備。就在這種嘗試中,狼的幼崽被我們的祖先也圈養了起來,開始養狼的幼崽的時候就是單純說這小玩意吃了也沒多少肉,先養起來,大了再吃,但是狼是肉食動物,人都不夠吃拿什麼餵養他們呢?那就拿人們吃剩的非肉食物和很少的肉來餵養,在這個過程中,不吃非肉食物的幼崽就被淘汰了,為了生存狼幼崽逐步進化出了可以消化澱粉類食物的基因。後面養著養著發現圈養長大的狼,依然有天生的獸性,捕獵的高手,沒事就自己抓個野兔,而且跟人時間長了,變得對人溫順很聽話,我們的祖先就嘗試著帶著他們去打獵,發現效率提高不少,人追不上的動物它能追上然後幫忙圍追堵截。從此以後我們的祖先大量養狼的幼崽,弄的狼都崩潰了,出去捕獵的功夫回來孩子沒了。後來我們祖先一想這樣也不是個辦法,那就讓圈養的狼相互交配,雖然獸性不如上一代但是也不差,所以就這樣一代一代的狼的基因越來越少,成了現在的狗。(馬和驢交配可以生出騾子,但是騾子沒有繁殖能力,這就是生殖隔離,但是奇怪的是狼和狗交配的後代卻可以繼續繁殖)

狼與狗沒有生殖隔離

以上這種理論看似存在可能,但是一些地方又缺乏合理性。狗是犬科動物,犬科動物不僅僅是狗。現在,犬科動物大家族依然生存的品種仍有30多種,包括狼、豺、狐狸等。犬科動物是我們這個星球上進化的十分成功的物種之一,這幾乎是公認的事實,所有的犬科的動物都是食肉類,它們擅長狩獵,無論是通過團隊合作,還是單兵作戰,均有獨特的方式獲取獵物,但在食物匱乏時,偶爾也會吃些野果。犬科動物在野外生存能力比較強,在整個動物界,它們的智商也屬於較高水平。

但是其他犬科動物為什麼沒有被馴化呢?

大膽與懶惰導致了狗的自我馴化

另一種觀點認為,在1萬多年前,當人類開始農業耕種來獲取食物後,人類已經有了固定的居所,以家庭或者部落為單位生活在一起。由於人類獲取食物的能力,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人類的居住地附近,受到人類生活垃圾的影響,比如食物殘渣,甚至糞便,會導致在聚居地附近昆蟲鳥類,嚙齒類動物的大量出現,而這些動物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也是狼的食物,這時接近人類居住地去捕獵或者撿拾人們丟棄的食物殘渣和骨頭等,比自己去狩獵省時省力,因此一些大膽而懶惰的狼逐漸接近人類居住的地方,由於狼群聚集在人類居住地外圍,由於狼的警覺性,如果有其他對人類更危險的動物靠近時,人類可以通過狼的反應獲得警告,有些跟隨母狼覓食的走丟幼狼會被人類抓走飼養起來長大後可以幫助人類狩獵和提供野外活動的保護。久而久之人類與狼建立了一種共生的關係。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找到人類,食用人類的剩飯剩菜,狗有可能進行了自我馴化。以色列化石及遺傳研究將狗的馴化時期確定為大約1萬年前,與農業革命時期相吻合,那時人類從遊牧狩獵者轉變為在定居點耕作及生活。一些科學家們認為,狼被吸引到了這些早期定居點的垃圾場,以蔬菜和穀類植物剩飯菜為食。

在此之前的2005年,該研究小組發布了完整的家犬基因組。在這個項目完成後,研究人員轉向在基因組水平上研究人類夥伴的進化史。研究人員對來自世界各地的12條狼,以及代表14個不同品種的60隻狗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他們通過尋找狗與狼之間顯示最大差異的序列,或在犬種中保持一致而在狼中存在差異的序列,搜查了進化標記。最終拿出了一個包含36個區域,總共122個基因的名單。其中一半的區域包含腦基因。其中有6個區域,10個基因與脂肪和澱粉消化相關。具體來說,狗攜帶了額外拷貝的澱粉酶基因,相比於狼同類。此外,狗生成的麥芽糖酶-葡糖澱粉酶要多12倍,這是因為該酶基因發生了數個突變。第三種基因SGLT1突變提高了腸道糖吸收蛋白質的功能。

研究現代狼的科學家發現,相比起其他犬科動物,狼似乎不是很怕人,它們遇見人以後,不會急著逃走,膽大而笨笨的、不夠敏感的那些狼甚至不怕人類在其身邊活動。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現代狼也會從野生狀態被人類馴養起來,比如各種文學作品中描述的那樣像《狼圖騰》、《狼伴歸途》等。

電影《狼伴歸途》

洞穴人的瘦肉馴化說

日前,有一種最新的研究觀點挑戰了前兩種說法,他們認為狼的馴化可能是從洞穴人時代就開始了。

他們認為,這種馴化全都取決於人與狼之間的一大差異:人是雜食動物,而狼是食肉動物。因此,在穴居人類的時代主要加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不能大量消耗蛋白質。這意味著在更嚴峻的冬季,人類會大量剩餘捕獵的較瘦的肉,而是吃了更多脂肪和油脂來幫助他們度過寒冷的幾個月。但另一方面,狼卻可以依靠瘦肉挺過寒冬茁壯成長。

因此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狼的馴化是人類將剩下的瘦肉餵給狼幼崽導致的。由來自芬蘭,美國,愛沙尼亞和法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科學報告小組發現了定量證據,他們認為這證明了他們的理論是正確的。他們通過分析狼的野外食物在不同季節和不種類動物的脂質成分,計算出冰河時期「狼可用的主要獵物的剩餘能量」後發現「每一種狼的獵物中蛋白質的比例都超過了他們通過自己捕獵可以攝入的極限」。這就意味著這種蛋白質過度生產的很大可能性,是因為它們正在接受來自人類的外部幫助。而人類把自己吃不完的瘦肉餵養狼幼仔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至於是穴居人是出於目的的主動投喂,還是當做垃圾被狼翻食,研究並沒給出結論。

人狗情深

在犬科動物當中,狗肯定是和人類關係最緊密的一種,甚至在所有動物當中,狗可以說是與人糾纏程度最深、時間最長的。狗的身體構造已經徹底被人類改造,因此狗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都與其它犬科動物有所區別。首先,狗變成了徹底的雜食動物,有些狗狗甚至酷愛吃水果和甜食;其次,狗的作息時間被人類化,它們不再依據晝夜作息,而是按照主人的生活習慣安排睡眠,另外,狗狗的腎上腺激素活躍程度較低,要知道,這是應對壓力的激素,說明狗狗早就失去了其他犬科動物那樣面對外界的戒心和應對危機的能力。

根據考古學的發現,在1.5萬年前的亞洲,狗就被當地人馴化成功,這是人類第一種馴化成功的動物,緊接著人類馴化了羊,時間大約在1.1萬年前。與此同時,人開始種植農作物。有些科學家堅信,正是因為人成功的把狼馴化為狗,並為人類使用,才激發了靈感,想到可以試著人工培育其他動植物,也就是說,狗推動了整個人類發展的進程。

澳大利亞人類學家曾提出過一個驚人的觀點,認為狗在推動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可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行為上。比如狗使用尿液來標註領地,人受到啟發後,也學會使用圓形和繪畫來標記領地。另外,在狗的幫助下,人類獲取食物的能力大大提高,這使人和狗形成了互利的關係,人類也因而得到進一步發展。

梵觀點:如何判斷是否是一家人?能吃到一起的就是一家人,更關鍵是當你遇到危險時還能捨命相救。

相關焦點

  • 我在新疆養狼,把狼養成二哈.網友:我居然在線看狼談戀愛!
    但在這個博主的日常裡,狼狼們都變成了鐵憨憨。有時你一個不留神,相機都被它叼跑了,好好的一個vlog,突然變成了狼追我趕:博主也很皮,趁人家打呵欠,還往它嘴裡塞小拳拳。這還是個狼群的狼王呢,名叫獵奇。彈幕的網友表示自己也沒想到,有天會開始在網上雲吸狼。
  • 地獄三頭犬是如何變成「傻狗」的?
    根據荷馬《伊利亞德》的描述,赫拉克勒斯射出一箭擊傷了哈迪斯的肩膀,哈迪斯被迫同意赫拉克勒斯掠走自家的寵物狗,但前提是禁止使用武器。於是,赫拉克勒斯用蠻力扼住刻耳柏洛斯的三個腦袋,直到它放棄掙扎為止。獲勝之後,赫拉克勒斯還要用鏈子把狗綁起來,就像是遛自己的狗一樣,把它帶到人間。
  • 孕婦夢見白狗變成黑狗 夢見白狗變成黑狗
    孕婦夢見白狗變成黑狗 單身貴族夢見白狗和黑狗,預示著你有機會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有可能會主動追求。情侶間有望敞開心扉包容對方。 求學者夢見白狗和黑狗,代表你學習會取得好成績,但必須繼續努力。
  • 寵物訓練變成寵物擒拿術,我覺得你把狗當奴隸而不是家人
    這個狗已經是驅趕型攻擊了,也就是做做咬人的樣子,希望你別搞了,還不知死活作死?你換一隻狗你這個跳?寵物店多少美容師溫柔的一匹都被咬的破相毀容受傷的什麼都有第三個,否則我就讓你不爽我問了三個訓練師,問他們對於這種"訓練"方法的意見,當然這確實是在寵物訓練屆流行的一種方法,不過問題是1.操作非常難,你要學會正確的懲罰狗,可能比獎勵狗更難2.這種方法沒有考慮狗的精神狀態,對狗內心傷害非常大,這個狗可能變得敏感,害怕3.孔子幾千年前就會因材施教了,這種壓迫的方式適合所有的狗嗎?
  • 假如我變成一隻狗
    我沒想到假如有一天我變成了一隻狗,居然是個真命題!發現這個情況,多虧了宿管阿姨的鼎力相助,今天我照常提著飯往寢室走,到門口突然感覺有一股神秘力量把我拎起來,扔了出去。「誰帶的寵物啊?還闖進男寢了!」她在吼我嗎?
  • 《狗十三》成長是個中性詞,但故事最後,人們把她變成了貶義詞
    《狗13》講述了一名少女與家人因養狗問題產生的種種矛盾,表面上是少女養狗、丟狗、尋狗的故事,實際是主人公對封建家長、重男輕女、人情世故進行抗爭與妥協的過程。(以下內容有部分劇透)十三歲的少女李玩,是個會在吃麵時把面伸出窗外,讓風吹涼的女孩。
  • 雞和狗打完架後,主人把雞宰了,接下來狗狗把家人逗樂了!
    雞和狗打完架後,主人把雞宰了,接下來狗狗把家人逗樂了!俗話說雞犬不寧,雞和狗在一起的時候準沒好事兒。在現實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雞和狗經常會扭打在一起,雞本身就是屬於一種好鬥的性格兒,而狗狗出於自我保護,就會與其戰鬥到底宣示主權。
  • 《以家人之名》:凌霄與李尖尖兄妹,是如何把親情變成愛情?
    而《以家人之名》作為這樣一個代表,也成功殺出重圍,用三家人錯綜複雜的情感糾葛吸引觀眾,感受著其中的悲喜輪迴。其中最大的亮點便是凌霄(宋威龍飾)與李尖尖(譚松韻飾)的兄妹戀,從小是玩伴的他們,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愛情呢?
  • 都是狗,為什麼體型長相相差這麼大?狼:跟我沒關係,我們不這樣
    原來狗的基因裡有一段獨特的DNA序列,叫SINEC_Cf。這段DNA序列很神秘。它們平時的工作就是四處飄蕩。但所有的基因都不希望它飄到自己這裡來,因為這段DNA序列飄到哪,就會改變哪的基因的表達(就是基因移位現象)。而它又對控制狗的外表的那個基因情有獨鍾。例如決定狗體型大小的關鍵基因——igf1。所以這就導致了狗狗的外形的差異。
  • 「小黃狗」會不會變成「流浪狗」?
    「小黃狗」究竟是怎樣的一款神器?作為一種新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項目,小黃狗將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科技,從而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返現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的「物聯網+智能回收」 新模式。
  • 別讓你的狗變成流浪狗!
    每天都有新增加的尋狗啟事,養狗人群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狗狗的丟失/走失。
  • 大黃蜂變成了大黃狗(好習慣評分7.5分)
    不過和原先變形金剛系列的畫風不同,這個大黃蜂的獨立電影走的是萌寵系列。大黃蜂貌似變成了大黃狗,我估計女性觀眾喜歡但直男觀眾或許不適應。確實相對戰鬥部分設計的不多,戲份主要在溫情的部分。相比以前只會炸炸炸的空洞故事本片文戲算是進步了,不過這種套路的故事雷同性太強缺乏新意。我們在《E.T.外星人》、《超能查派》、《馴龍高手》等電影中看到過類似的劇情,而本片故事上確實沒有突破此種類型片的設計。以編劇的水準來說這部已經算是她的超常發揮了,她歷史作品豆瓣上都是不及格的分數。
  • 寵狗,就要給它一個舒適的空間,手把手教你如何打造最佳活動空間
    對於上班族來說,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回家,看著家人的愛人和愛形成了一個溫暖舒適的空間,但是這個給我看舒適的空間不一定適合狗,狗和人類需要的東西不同,所以安全、開放、可以自由活動的空間是重點,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狗狗才會感到舒適,在其他的瞬間,因為愛著你,才會接受這個空間,給狗一個舒適的空間
  • 《狗十三》:成長的「狗」樣子
    影片講述了父母離異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初中生李玩收到了一隻來自父親為了安撫她而送來的狗,起名為愛因斯坦,當李玩與狗家建立起情感後,狗卻走丟了,李玩因家人的態度和丟失的小狗難過不已,全家人也為此不得安寧,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
  • 辛巴不屑於與任何人爭,只想養活家人跟員工!狗老師力挺辛巴刷禮物...
    辛巴不屑於與任何人爭,只想服務好大眾養活家人跟員工! 今天凌晨雷少在直播間跟粉絲聊天的時候,辛巴給他狂刷禮物,兩個人還連麥,說起如何如何做電商,雷少說去年有很多人學辛巴的賣貨模式,最後很多人都虧的很慘,像辛巴這樣穩紮穩打的寥寥無幾,然後辛巴說其實這種模式最重要的就是產品質量要過硬,沒有好的產品,什麼模式都是假的,沒有人認可你做什麼都沒用,後面辛巴又說起有關他跟其他主播的話題,他說他不屑於與任何人爭,他只想做好他該做的事
  • 這六種狗變成流浪狗,很難生存,師父,小心點
    一旦以下六種狗變成流浪狗,他們就很難獨立生存,我真的不想留下他們,我可以把他們託付給下一個好家庭,不要說你失去了他們,有些狗很容易迷路!一、比熊比熊比較粘,不可能離開所有者獨自生活,另外,小狗很容易被其他狗欺負,而且比熊被雪白覆蓋毛髮得不到照顧,很容易得皮膚病,而且只是一隻敏感的狗,拋棄可能會得抑鬱症,時間不長。
  • 藥店店長帶狗上班被罵畜生,主人:狗是我孩子和家人請你放尊重!
    養狗養久了自然而然把它當成孩子一樣,也是家裡的一分子。有位香港的網友經營海味參茸及藥房生意很多年,養了一隻可愛的貴賓喜喜以及一隻田園貓卡比,每天在一起上班相安無事。但就在前兩日,一向溫和的店長與一名中年男子爭吵起來。
  • 什麼是串串狗,如何養好串串狗?
    什麼樣的狗狗才是串串狗?如何養好一隻串串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龍珠的神奇作用,讓藕變成龍,讓狗變成龍,還能用來打撞球
    吃了龍珠的哪吒成為敖烈的充電寶,敖烈離開哪吒就會變成頹廢狀態,什麼都幹不成,必須跟著哪吒。敖烈想讓哪吒把龍珠吐出來,警告哪吒,如果龍珠一直在體內,就會變成龍的。哪吒也不想變成長長一條,他讓敖烈給自己買一堆好吃的,說只要吃多了,龍珠自然就會出去了。就在哪吒拼命吃的時候,身體漸漸變白、變長,真的馬上要變成一條龍了。
  • 「狗官」風波被罵一年,範瑋琪發文:放過我的家人
    圖源臺媒報導女星範瑋琪今年年初因不滿臺灣禁止口罩出口,在私人社交媒體爆粗口痛罵「行政院長」蘇貞昌「狗官」,雖然緊急刪文道歉,仍遭網友留言撻伐,事情過了快一年,她25日凌晨在社交媒體發文吐心聲圖源臺媒報導範瑋琪提到自己相信人性本善,也深刻體悟了大環境要教給她的社會功課,並內疚地向孩子喊話:「無論風雨,無論謾罵,無論輿論如何傷害我全家人,尤其是我什麼都還不懂的孩子,媽媽錯了,媽媽沒有好好保護你們,媽媽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