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上海)凱德集團旗下的靈活辦公品牌和商業社群平臺奕橋BridgePlus今日在其上海徐家匯中心舉行了周年慶典及合作夥伴酒會,與到場的近200位嘉賓一起回顧了奕橋在中國走過的精彩歷程,展望了其規模初顯的擴展網絡,更向大家介紹了其深入互動的社群合作夥伴,以新型的商務社交方式打造交流和合作的平臺,製造靈感和機遇的火花。
合作夥伴亮燈儀式照片
奕橋是凱德集團辦公生態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順應市場的發展和用戶的新興需求,以空間為據點,以內容為驅動,以活動為連結,通過靈活多元的辦公解決方案、按需使用的共享設施、鼓勵分享與促成交流的社群空間,激活樓宇生態,形成聯動效應,實現從「空間提供者」到「服務提供者」的轉變。自2018年10月,奕橋在中國正式開啟第一個中心以來,短短2年的時間,其版圖已涵蓋了上海、杭州、蘇州、大連、重慶5個城市,7個中心,總面積約25000平方,擁有工位超過3000個。
上海| 奕橋徐家匯中心客堂間
重慶| 奕橋重慶來福士江景房
引入多元合作夥伴,打造架躍未來的商業社群
從創立之初,奕橋就以「連結」為己任,連結空間與人,連結需求與解決方案,連結現在與未來。正如其名字,「奕」取自於神採奕奕,寓意充滿活力的社群空間;而「橋」,顧名思義,是橋梁,是紐帶。在過去的兩年內,有超過300場不同的活動在奕橋的空間內發生,也因此與不同領域的機構、組織和企業形成良好的夥伴關係。它們不僅為空間注入了多元視角的內容和資源,也通過權益共享等方式讓彼此的客戶獲得了更優體驗;得益於雙贏立場和口碑傳播,奕橋亦擴展了其在不同行業和圈層的影響力。
奕橋的新加坡基因和創新優勢,為其在起航之時便爭取到了不少的優異的新加坡資源,從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等政府機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商會(SingCham)等學術和非盈利組織;再到大華銀行(UOB)等知名企業,攜手為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企業創新的實踐而一起努力。
上海| 奕橋人民廣場中心新加坡商會活動
兩年深耕,如今這種多元協作的傳統愈加發揚光大。今天締結合作備忘的夥伴不僅擴展到了阿根廷駐滬總領事館這樣的駐華外事機構,也涵蓋了Stories、北辰青年等本土新生力量,以及風頭正勁的Ladies Who Tech、The Impact Hub、中國孵化器等科技創新驅動者。而奕橋在中國也逐漸形成了泛房地產(Real Estate)和科技創新(Tech & Innovation)兩大垂直議題,與新加坡奕橋主打的金融科技(Fintech)互補又遙相呼應。
上海| 奕橋徐家匯中心ImpactHub可持續發展峰會
貫通凱德多業態,為綜合競爭力添磚加瓦
奕橋的橋梁作用不僅適用於外部,對於內部資源的整合和聯動也有著積極意義。凱德作為亞洲知名的大型多元化房地產集團,投資組合橫跨多元房地產類別,包括辦公樓、購物中心、產業園區、工業及物流地產、商業綜合體、城鎮開發、服務公寓、酒店、長租公寓及住宅,在40多個城市擁有或管理著超過200個項目,這既給奕橋這樣的創新型產品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也給它的多元適配性提出了挑戰。
奕橋根據不同業態的特點,細化出了六種不同的產品,可與項目無縫匹配,其中包括了聯合辦公形態的BridgePlusWork、精裝修辦公室BridgePlusStudio;用作於樓宇配套的BridgePlusLounge;即插即用的輕型產品BridgePlusGo!和複合型商業空間BridgePlusSpark和BridgePlusLab——集創新中心和展覽空間為一體的特別項目;每種產品還通過基礎模塊疊加附加功能模塊的方式來拓展其可適配度,在堅守產品原則與滿足當地市場需求之間尋找平衡點,為每個項目量身定製最適合的產品形態。
杭州| BridgePlusLab-元創中心將於2021年面世
除了實體空間,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一個劇變的時代,始終如一地輸出凱德的服務標準和關懷體驗,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能在這裡找到親切感和歸宿感。奕橋在今年年初已將線上預定功能和後臺管理系統徹底與凱德星打通,後續將於凱德星一起持續優化辦公場景數位化解決方案,相信以凱德星積分兌換奕橋的會員卡和會議場地,指日可待。奕橋亦將攜手雅詩閣服務式公寓,在主要城市推出「漫遊套餐」,商旅住宿+移動辦公,一站式搞定,惠享身為凱德客戶的優越性。
保持創業心態,持續加速奔跑
作為一個創新產品,奕橋的創立和發展備受凱德管理層的關注和支持。除了為它導入了豐富的資源,也給予了它充分成長的空間,使其能夠以初創團隊的扁平架構、快速響應與決策,輕盈迅速地奔跑。誠如凱德集團(中國)商業管理執行長陳永明先生所言:「奕橋對凱德而言,是對傳統辦公的一個服務延伸,讓客戶更有彈性,讓資源流動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客戶』,並為它們提供『終生服務』。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必然也會帶來服務模式的創新和服務意識的提升。我希望奕橋能跑得更快,跑得更遠,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雖然受疫情影響,奕橋今年的擴張腳步稍有放緩,但是其在籌備中的項目超過10個,預計到2021年底,奕橋的覆蓋將比現在至少擴大一倍。屆時,它所串聯起來的網絡,將會迸發出更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