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A.質子數 B.電子數 C.中子數 D. 核外電子數
2.下列關於水與化學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B. 在水電解的反應中,氫原子和氧原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C. 水的蒸發和水的電解都生成氣體,他們都是化學變化
D. 物質在變化中所表現出的性質,就是物質的化學性質
3.在一次實驗課上,同學們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製取氧氣。他們取了 24.5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為 20%,加熱到完全分解。通過計算,得出他們製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4.下列符合中,表示 2個氫分子的是( )
A.H2 B.2H C.2H2 D. 2H+
5.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間轉化關係如圖所示:( )
(1)物質X的化學式為_____;
(2)寫出圖中CO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圖中轉化關係中屬於化合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離不開水,淨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於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_____.
(2)自製淨水器中常加入_____,用於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3)自來水廠用氯氣消毒殺菌,氯氣(Cl2)屬於_____物.(填單質或化合物)
(4)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常採用的方法是_____.
7.某同學欲測定 Na2CO3和 NaCl 固體混合物中 Na2CO3的質量分數,分別取 a g 樣品,按下列方案進行實驗,合理的是( )
A.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用排水法收集到 VmL 氣體
B.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稱量反應後的溶液,質量為 m1g
C.與足量溶液充分反應,將沉澱過濾、洗滌、乾燥,得到 m2g 固體
D.與足量濃鹽酸充分反應,逸出的氣體用 NaOH 固體充分吸收,固體質量增加 m3g
8.科學家研製出一中代號為DEPA的安全驅蚊劑,其化學式為C12H17NO.下列有關該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屬於無機物 B. 碳、氫元素質量比為 12:17
C. 由4種元素組成 D. 由31個原子構成
9.很多天然礦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錳礦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錳( MnCO3),其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
10.描述物質變化的成語有:①滴水成冰;③死灰復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燒赤壁;⑤沙裡淘金;⑥火上澆油;⑦百鍊成鋼;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 ②③④⑤⑥⑦ B. ④⑤⑥⑦⑨ C. ①③④⑤⑧⑨ D. ②④⑥⑦⑨
11.在 440℃和高壓條件下,金屬鈉與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金剛石和碳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12.有一種鉿(Hf)原子核內有72個質子、113個中子,則該鉿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 )
A. 72 B. 113 C. 185 D. 70
13.成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下列成語所描述的變化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 木已成舟 B. 鐵杵磨針 C. 滴水成冰 D. 抱薪救火
14.如圖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氣體收集裝置。
回答下列問題:
(1)用裝置A和E製取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需要製取並收集一瓶氫氣,在裝置A、B、C、D、E中,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________。
(3)C、D、E、F都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收集裝置,其中裝置D和裝置E不能用來收集二氧化碳,則不能用裝置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對於Fe、Fe2+、Fe3+ 三種粒子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 ②核外電子數相同
③電子層結構完全相同 ④相對原子質量幾乎相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16.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化學變化在生活中只有「利」而無」弊」
B. 化學是物質變化的科學,所以學習和研究化學需要認識物質變化的規律
C. 水分子聚集成液態水也能聚集成水蒸氣,看來水分子的聚集方式可能不同
D. 世界上的物質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