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一種誕生於四川地區的神奇語言。
這種語言通過轉換語音語調,硬生生把四川方言轉換成類似普通話的東西。雖然這種「假普通話」會說普通話的四川人能掌握,不會說標準普通話的川人也能精通,唯獨受眾外地人無法掌握。
川普這種夾在四川方言與標準普通話之間的特殊語言,服務的對象是外地人,偏偏外地人卻很少有能聽懂的。
這樣聽起來川普是不是有種上下不討好的感覺。
的確,川普的尷尬之處就在這裡。這種特殊的語言只有會說四川方言的人能熟練掌握。若是說不來四川話的人,就連「火門」都摸不到,更不要說還要進行「二次轉換」這種打腦殼的操作。
在四川的茶鋪裡面總能聽到各種有趣的四川方言(圖片源自網絡)
那麼川普這種在夾縫中艱難求生存的語言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如果走在四川的街頭,你會發現四川人說四川方言是常態。飯店的老闆會很自然地招呼你「今天吃點啥子喃」,公交車師傅會喊「往裡頭走,不要在門口打堆堆」。當然,如果你一直堅持說普通話,並露出聽不懂的無辜表情,那你運氣好的話就能聽到四川特色語言「川普」了。
這大概就是川普存在的意義之一,畢竟川人再怎麼「樂不思蜀」,也總是要和外地人溝通交流的。於是不會說普通話的川人就自創了解決這種問題的辦法——川普。
在四川的茶鋪裡面總能聽到各種有趣的四川方言(圖片源自網絡)
其實我個人覺得川普的出現倒不能怪四川人。四川本地人生活中並沒有使用普通話的需求。在四川街頭你能看到孃孃些說著流利的四川方言擺龍門陣和吵架,在學校裡你也能聽到上了年紀的教授用四川方言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只有到了銀行和政府窗口,你才能遇到說普通話的四川人,前提是你得自己主動說普通話。這樣的大環境下,川普實在像曹操啃得那塊雞肋。
曾經有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說普通話。」
這大概就是川普會誕生的原因之一吧。
我想大多數四川人不是不想說普通話,而是四川人想要說標準的普通話實在太難了。這一點我從說普通的人群身上就能窺得幾分原因出來。
在四川,到底是哪些人在說川普呢?
答案是:一老一少。
所謂的「老」,就是年齡稍微偏大一些的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這批人在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的時候,掌握了一些說普通話的技巧,但是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完全掌握。於是他們就無師自通地說起了川普。
說川普的第一人究竟誰,這個問題已經無法考究了。不過川普就這樣伴隨著這批人婚喪嫁娶,工作學習。但凡有實在推脫不掉,必須用普通話的時候,川普就被當作速效救心丸一樣頂上去。不管有沒有用,總之我是盡力了。
四川方言劇曾經紅極一時(圖片源自網絡)
這批人大多都有豐富的說川普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自己不能先慫。無論是被嘲笑也好,被歧視也罷,反正只要你自己的氣場穩住,不會先怯場笑場退場。面子上總是能用川普糊弄過去的,這大概也是說川普為數不多的訣竅之一。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有一群主動說川普的人是現在的年輕人。在普通話已經在學校全面普及的今天,川普這門特立獨行的語言對於他們來講是一種新潮的事物,說川普自然是一件十分有個性的表現。
川話版的「貓和老鼠」曾經風靡一時(圖片源自網絡)
早些年的《王保長歪傳》、《傻兒師長》等方言劇熱播,一度讓人感受到了四川方言劇的魅力。後面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川話版的「貓和老鼠」、「蠟筆小新」忽然流行起來。從這時開始,四川話版的影視劇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從《讓子彈飛》專門製作了四川話版起,再到「老子明天不上班」等四川方言歌曲在網上爆紅,直到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操著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出現,四川話和川普的每一次爆紅和受追捧都是有跡可循的,似乎說四川方言和川普也成為了一種有趣好玩的標籤。
(圖片源自網絡)
這種現象在四川老輩子的眼裡是完全無法理解的,要知道放到早幾年哪個人嘴裡要是說著倒土不洋的川普,一定是會被大家取笑的。
在普通話和四川話夾縫中生存的川普有一天會消失嗎?
答案是肯定的。
這裡要先說一個知識點,一種語言之所以能夠有序地流傳下去,其關鍵就在於是否有生存的土壤。不然他們的下場就只能存活在博物館的影像資料裡面。
四川地區是包容開放的,四川人是熱情好客的,這些年「新四川人」群體越來越多,「我是四川人,但是不會講四川話」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一個地區越發達和包容,本地語言受到外地語言的排擠就越明顯。普通話和各種外地語言會一步步蠶食本地語言的生存空間。
四川方言的生存空間尚且被肉眼可見地侵佔了,夾縫中「川普」的日子就更不要說了。
幸好四川方言是「有根」的語言。四川方言之所以能流傳下來,它的根就來自於四川地區自己獨有的民風民俗和歷史文化。如果你有心去茶鋪聽老四川人給你將四川過往的故事。一句「錘子」的由來都可以擺一個小時不停歇,一句簡單的「劉備的兄弟——紅黑都是對的」都可以講出非常多的歷史典故來。
以前的四川方言劇裡有非常多有趣的四川歇後語(圖片源自網絡)
在四川,四川人自己的四川話是一種獨有的文化信仰,它是四川人的民風民俗,是四川人的生活態度,也是四川人自己的千年歷史。可以說只要四川人一直存在,四川方言就會一直流傳下去。
我們再來看看強勢的普通話。現在幾乎每個學校和企事業單位都在大力推廣說普通話。自然普通話的使用群體巨大,使用範圍也很廣。作為共同語的普通話是一種在國家強力推行下使用的交際工具。和地方方言相比,普通話的生活根底和文化底蘊並未深扎到土壤的底層,但是因為其巨大的適用人群和使用方式,使得短時間內普通話也不可能消失。
(圖片源自網絡)
那麼夾在兩者中間的川普呢?
川普作為「大力推廣普通話」和「四川方言本土勢力」博弈下的產物,它身上兼具著兩者最基本的特性。川普既有濃鬱的四川方言味道,又裹著普通話的制式外殼。這大概就是川普最尷尬的地方,數千年的歷史都證明了一點,牆頭草總是沒有好下場的。但凡有一方全面勝利之後,川普也就失去了存活下去的意義,自然就會逐漸消亡。
這一天可能會很遠,但是卻不是不可能發生。
如果說現實一點,雖然我們前文提到的年齡稍長的川普使用人群逐漸逝去,說川普的人群註定會越來越少,他們的晚輩願意將這門奇怪的語言傳承下去嗎?另一方面,說普通的風潮一旦過去,那麼喜新厭舊的年輕人還會再去追著說川普嗎?
答案你我心裡都有數。
現在我們能看到學校仍在大力推行說普通話,許多小學生已經可以非常流利地說普通話。而四川話這邊也有一些學者在大力呼籲保護四川方言。那麼會有人來呼籲保護夾縫中的「川普」嗎?
或許若干年以前,我們的後輩也只能在檔案館的影像資料中知曉,原來四川曾經還存在過「川普」這種特殊的語言。
【方言十八扯 0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