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渣特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
每年的春晚,馮鞏特有的打招呼方式一出場,觀眾們便會捧腹大笑。
這位年逾六旬的春晚常客,怎麼都想不到,因為自己在視頻社交平臺記錄生活的一則視頻,網友們把他送上了熱搜。
視頻中,馮鞏和6歲的小孫子東東在鬥地主,邊打牌邊聊起了天:
「爺爺問你,你知道什麼叫地球變暖嗎?」
「就是人發燒唄!」
「那地球變暖,為什麼海平面上升啊?」
「人發燒不得多喝水啊?」
東東童言無忌,讓人捧腹的同時,又不得不點頭稱讚,「你帥你有理。」
然而網友們關注的點總是奇奇怪怪,大家覺得馮鞏帶孫子鬥地方就是帶孩子「賭博」。
實事上,鬥地主和下圍棋、珠心算一般,只要家長引導得好,也是益智類的遊戲,過分「妖魔化」旗牌類遊戲,大可不必。
撇開鬥地主的事不說,翻了翻馮鞏帶孫子的生活視頻,讓我不禁驚嘆,這位藝術界的大咖,生活中也是育兒的高手,東東在他的薰陶下,可以接棒他上春晚表演了。
餐桌上,東東把飯粒掉在桌上,馮鞏教東東節約糧食,問:「那我們要怎麼樣節約糧食啊?」
東東出奇不意地來一句:「多吃菜!」
問東東:爸爸的媽媽叫什麼?
孩子回答:奶奶。
再問:爸爸的爸爸叫什麼?
孩子回答:鞏哥。
看似沒大沒小,卻折射出了他們家庭中輕鬆愉悅的氛圍。
他們的日常視頻讓人不禁羨慕起東東,有這麼幽默的爺爺真好。
嚴肅的家長千篇一律,有趣的家庭萬裡挑一。
成長在輕鬆有趣的家庭氛圍中,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見字如面》有一期節目中,何冰作為嘉賓讀了一封信,笑得人滿地找頭。
這封信,是浙江一位攝影家鄭國強寫給兒子鄭藝的。
在信中,父親細數了小時候兒子不靠譜的行為,以及自己更不靠譜的做法:
四五歲的兒子喜歡把小雞雞往插座裡塞,父親弄了一個用完的打火機電了一下孩子的手背,從此,孩子不再把小雞雞插進插孔,而是迷上了用打火機去電別人的小雞雞。
父親還要不著調地安慰孩兒媽:總比電自己的好。
青春期的兒子長大了,某天,媽媽看到他「畫地圖」的內褲,商量著該給兒子一堂性教育課,於是光明正大地把《金賽性學報告》拿給兒子,兒子難為情地低下了頭。
哪想到,兒子在事後接受採訪時說,當時他的難為情是裝的,六年級時,這本書他早就看過了。
其實,父親也在裝,裝著光明正大,只是為了化解兒子的尷尬。
這種裝,帶著一絲「沙雕」家長的氣息,可是就是這種「裝」,造就了不一樣的孩子:
小學時,兒子就酷愛打麻將,父親正確地引導,既尊重孩子的興趣,又讓孩子不沉迷其中,讓打麻將變成練腦的工具;
兒子偷偷打撞球,被店老闆表揚打得不錯,父親不罵他,反而會偷偷地得意;
西洋棋得獎後,不想繼續學,父親絕不逼迫。
孩子的每一個決定,都得到了父親的支持,父親絕不用世俗的眼光去評判孩子的未來,哪怕他的願望只是當一名小學教師,父親也會引以為傲。
周國平曾說:一個家庭裡,光有愛不夠,還要有趣。
有趣的家庭,能給孩子足夠的尊重,讓他擁有做自己的底氣。
網絡搜索楊迪媽媽,跳出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楊迪可能是唯一一個靠曬媽成功的藝人了。
這句話,從楊迪的微博上得到了印證。前兩天,楊迪在微博上發了一段視頻,吐槽了媽媽娛樂圈「頂流」的人設。
視頻中,楊迪吐槽了媽媽張加麗女士幼稚的一面:明明楊迪給足了生活費,偏偏去報九十九元的旅行團。
在楊迪戳穿這些便宜的旅行的伎倆時,「嘴硬」的媽媽放出一副不屑的樣子:這個團不就讓我上兩天課嗎?我就是愛學習。
看似笨笨的樣子,但卻深諳綜藝之道。在節目組去備採時,提前告訴楊迪關鍵詞,為的就是在節目是硬凹「母子默契」的人設。
人家是母憑子貴,她卻是在「媽圈」混成了頂流,只是順便帶火楊迪。
許多甲方找楊迪籤項目的時候,都會讓楊迪順帶叫上媽媽。
有人問,顏值不高的楊迪,憑什麼火出了圈?有網友回答,那是因為他有一個快樂的媽媽。
就比如最近熱播的綜藝《哎呀好身材》,張加麗女士自問自答式的叫醒服務讓人笑得滿地找頭。
媽媽說,我要餵一隻鳥,是只「晚上睡不『鳥』,早上醒不『鳥』」,這波諧音梗我打滿分。
樂呵呵的張加麗女士,把整個家族營造得溫馨四溢,楊迪說,自己很少見父母吵架,即使自己犯了錯誤,媽媽也是選擇好好溝通,而不是動轍打罵。
在媽媽的影響下,楊迪能夠從容的選擇自己想做的事,
在歡樂的家族氛圍中成長的楊迪,最後走上了諧星之路,與父母的引導不無相關。
美國心理學家科恩曾說:」為人父母,需要一種活力,一種自信,一種情趣,一種幽默」。
有趣的父母,給足了孩子遵從自己內心的勇氣。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有個不好的家庭氛圍是什麼樣的感覺?
一位答主的答案讓人心疼:「父母每天爭吵,互相指責,說的話也很難聽;看到別人家庭氛圍特別好,打心底羨慕甚至有一些嫉妒。
整個人不陽光、不積極,想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樣子,但更多的是恐懼和迷茫。」
韓國電影《女兒》,呈現了一段扭曲的家庭關係:女主角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有一個通過體罰來控制自己的母親。
因為在學校吃了飯,回家吃不下,媽媽會面無表情地把碗摔在桌上;
第一次來月經,媽媽會在她身上綁滿塑膠袋,讓她接受來自大家的嘲笑;
和喜歡的男生約會,被母親發現後,拖回家一頓毒打。
女主角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變得自卑、敏感,她不知道如何與世界相處,也不知道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
母親生命危在旦夕,女主雖然心裡很沉重,但在內心卻無法原諒自己的母親,直到母親去世,女主角才慢慢地放下過去,解開心結。
要知道,這個結,在她的心裡系了二十幾年。
一個壓抑的家庭,培養不出心態健康的孩子,孩子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感受不到愛與被愛,又怎麼能奢望能用積極陽光的心態來面對一切未知的挑戰呢?
克爾凱郭爾曾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給予他們一個輕鬆愉悅的家庭氛圍更重要的,這是給予他們心靈最好的營養品。
為人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唯一的希望便是讓他有自我、有自信、有自尊。
王小波曾說:「有趣,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評價。」
一對有趣的父母,能把一個家庭經營得活色生香,讓孩子有能力把平凡的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見慣了長輩們嚴肅的面孔,那些和孩子嘻嘻哈哈、稱兄道弟的父母才是人間寶藏。
這樣的父母,給予的,不僅是愛,還有高級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