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桶計劃|「老姐妹」組團立「圾」行動

2020-12-24 朝陽區三裡屯官方發布

守桶計劃

自今年5月1日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以來,地區創新垃圾分類推進形式,廣大黨員、志願者化身「守桶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到街道及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中。如今,「守桶人」已成為推動垃圾分類、美化家園的重要力量。「愛尚三裡屯」微信公眾號開通「守桶計劃」欄目,持續帶您了解地區守桶那些事。本期,我們了解幸福二村社區的「守桶」經歷。

垃圾分類作為熱詞已經「霸榜」4個月,地區居民也進入了全民分類的時代。為了引導更多居民緊跟新時尚,幸福二村社區以黨建引領全面展開「盯桶戰術」動員社區黨員 、樓門長、志願者、居民、青少年等力量,在社區垃圾分類桶站進行桶前值守。

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少不了志願者奉獻的身影。9月10日,社區志願者白春香、張靜儒和王淑珍三人聚在一起,再度談到堅守垃圾桶站前,開展志願服務的酸甜苦辣。

「作為幸福二村垃圾分類志願者的一分子,我們有多重身份。」三位志願者這樣詮釋垃圾分類志願服務。

多重身份 每種都「適度」

「我們在桶站前,像婆婆一樣,反反覆覆講垃圾分類的意義;像老師一樣,指導大家分類;而我們還有街坊的身份,要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身邊的人。」對於自己的多重身份,志願者們這樣說道。

今年79歲的白春香最近一直操心著垃圾分類這件事。這位在1985年就紮根社區,擔任第一任社區「一把手」的老人在社區頗有威望。「十年前,我就以志願者的身份,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今年8月,我們幾個志願者都是主動報名守桶。我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我們認真、細心。」

正如白春香所說,志願者們在桶站前的認真勁兒令人敬佩。「每當看到有人倒垃圾,我們就要上前講幾句。」今年77歲的志願者張靜儒表示,經常結合實例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能夠引起居民的共鳴。

儘管自嘲志願者都帶著「絮叨」屬性,但志願者們表示,「絮叨」也有尺度。「要說出重點,抓住時間點,不讓人反感。」

除了當「婆婆」,志願者們還當「老師」。和白春香同齡的志願者王淑珍就有一套自己的「秘籍」。「想做好垃圾分類,我得從自己開始,時時刻刻繃緊這根弦。自己做好了,教會我的家人,然後指導街坊,最後讓我見到的每位陌生人都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

當了「婆婆」又當「老師」,但大家認為,作為志願者,自己的定位是「街坊」。在桶前值守,說話要和氣,必要時還要上手幫一下。

「半邊天」扛起責任 用「三勤」玩轉垃圾分類

白春香、張靜儒、王淑珍分別是幸福二村社區第一黨支部、第二黨支部的黨員。她們介紹,參與垃圾分類的志願者,女同胞多一些。

「我們在家裡是『半邊天』,在桶站前也一樣。」張靜儒笑著說,大部分志願者都有看孩子的任務。但只要到了「上崗」時間,她們就會把孫輩託付給家裡人,戴上袖標,拿著傢伙事兒走到桶站前。

白春香表示,自己的志願服務秘訣是嘴勤、手勤、眼勤。「有時候,自己會在周邊居民聚集的時候,故意把最標準的垃圾分類示範給居民們看,效果不錯。」白春香談到自己的「表演」,總會哈哈大笑。

堅守桶前 有困難自己克服

雖然,在桶前值守是個苦差事,但白春香、張靜儒、王淑珍三位志願者都表示「早就做好了思想準備」。「夏天的時候,廚餘垃圾的異味比較重,我們每天都要換口罩,每天都要洗澡,不然身上都是異味。」志願者們表示,在「守桶」期間,用的最多的「裝備」是口罩、手套,她們每天都會頻繁更換,以便和街坊鄰裡接觸時,不會被「嫌棄」。

三位志願者坦言,經過幾個月的垃圾分類宣傳、推廣,目前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很高。「剛開始,我們樓裡一位居民拿著垃圾袋下樓,我『搶』過垃圾袋一看,有些分類不標準,我就示範了一遍,告訴他怎樣分類是正確的。臨走我還特地囑咐『明天不能再錯了啊!』第二天我特地觀察,這位居民果然都分對了。」談到越來越多居民能夠正確分類,大家都表示很欣慰。

夏天的蚊蠅、桶前的異味,志願者們的付出不止如此。「有些居民把垃圾袋系起來,系得很緊,我們戴著手套很難打開,就只能摘掉手套解開垃圾袋。幾乎每一袋垃圾,我們都要詳細查驗,確保分類正確。」

如今,志願者們每天討論的,都是怎樣把垃圾分類做得更好。他們談到,希望能夠加強管理,用先進設備把桶站管起來,明確賞罰制度,加大宣傳力度。「假以時日,垃圾分類一定能夠成為每個人都遵守的準則。」

相關焦點

  • 2020零廢棄日「零廢棄生活 立圾行動」主題活動在印力中心舉行
    零廢棄日是由萬科公益基金會、零廢棄聯盟、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在2018年共同發起的全國性倡導行動。聯合企業、社會組織等,通過線上線下系列公益體驗活動,加強公眾對於零廢棄理念的理解,促使更多公眾行動,減少垃圾的產生,讓「零廢棄」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
  • 自製「神器」用心「守桶」,垃圾分類這對老夫婦是認真的
    在社區安排的4小時守桶時間之外,李傳芝還經常在遛彎兒時過來「加班」。老兩口還在四色垃圾桶旁放了2個大盆、3個水桶,豎起一塊寫有「工作人員不在的情況下,請把垃圾放在『桶』或『盆』內」字樣的提示牌,等上崗後李傳芝會把這些垃圾進行再投放。令人欣慰的是,了解了這對老夫妻的故事後,越來越多居民自覺加入到垃圾分類的隊伍中來。
  • TVB姚子羚親妹是圈內人,真名不姓姚,顏高親姐妹組團優秀!
    提到香港的明星,比較早一點的人物應該是「性感女神」邱淑貞、「不老女神」關之琳、「素顏女神」王祖賢等人,再放到現在時常出入娛樂圈的香港明星們,TVB姚子羚親妹是圈內人,真名不姓姚,顏高親姐妹組團優秀!姚子羚這幾年在電視劇上的作品明顯地減少了許多,2016年只有《廉政行動2016》,到了2017年也是兩部《同盟》和《燦爛的外母》,而2018則是《天命》和《包青天再起風雲》。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演技確是十分在線的,特別是在《天命》這部劇裡,哭戲可是賺足了一大波觀眾的眼淚。雖然作品產量減少了,但上年卻憑《同盟》勇奪「我最愛TVB電視女角色」,可謂是收穫不小啊!
  • 泉州師範學院召開「1+N」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引航計劃組團座談會
    為貫徹落實《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關於深入實施「1+N」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引航計劃的通知》(閩委教思〔2020〕19號)要求,深入推進泉州師範學院組團建設,11月26日,泉州師範學院召開「1+N」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引航計劃結對共建組團座談會,啟動組團共建活動。
  • 《宿醉姐妹團》女主張小野誰演的 金尤美被稱那個女孩真帥!
    由博納輝煌演員金尤美領銜主演的網絡電影《宿醉姐妹團》定檔3月28日上線,這部不同於傳統愛情類型題材的影視作品,講述了三個好閨蜜組團去泰國「捉姦」卻捲入黑幫內部爭鬥,尋夫計劃未果竟反轉成為拯救行動的故事。而在片中,金尤美大膽突破自我,一改以往的甜美長發形象,首次挑戰短髮造型變身「總攻」。
  • 見圾行事,與「垃圾分類」密不可分的一天
    作為廣東省的在校大學生,你有沒有跟上時代潮流、見「圾」行事呢?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為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豐臺小學生設計垃圾分類四姐妹:小可、小楚、小嘟、小琪
    雖然還是名小學生,劉婉怡已經多次參與「守桶」志願服務了,還在第八次全國少代會上提交了垃圾分類相關提案,為「分小萌」設計了4個小姐妹:小可、小楚、小嘟、小琪,分別對應可回收物、
  • 「圾分日」讓垃圾分出去,福利帶回家
    今天(5月31日),東城區東花市街道的居民們過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愛鄰「圾分日」,地區垃圾分類宣傳員及分類達人們體驗了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互動遊戲,並用此前通過垃圾分類獲取的積分和可回收垃圾兌換地區商家提供的不同福利和服務。
  • 「組團助力 拔出頑釘 」 為美麗杭州創建添磚加瓦
    富陽區富春街道高度重視「美麗杭州」創建行動,組團包幹,廣泛動員,協作聯動,全力以赴,各村社落實任務清單,助推創建行動。  富陽富春街道虎山社區逐個排查隱患,梳理問題清單,對疑難問題建檔立號。在虎山社區北渠敬老院西南側空地上有一處面積約為100平米的違章搭建棚,內住兩名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且私自偷用路燈電及水務的公用水,棚內垃圾遍地,排洩物遍地,臭氣燻天,環境髒亂。去年開始,公安、城管等部門多次勸返,收效甚微,屢禁不止,成為治理頑疾。
  • 海口這項行動計劃,持續三年!
    技術管理手段欠缺……對於這些公共運輸方面突出問題海口「出招」了為支撐城市空間發展布局,改善交通出行環境,著力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水平、優化出行結構、提高城市運行效率,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積極踐行公共運輸引領城市發展的理念,海口市制定《海口市公共運輸全面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 零感染嵊泗島迎來首批團隊遊客,多地組團遊熱度高漲
    為「復甦」文旅行業,全國多地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恢復本地旅行社組團業務。此番休養之旅路線包括泗礁、嵊山、枸杞三大島嶼,途徑東海漁村,姐妹沙灘,萬畝貽貝,東崖絕壁等景點。這趟特殊的旅程既是對抗疫階段性勝利的宣告之旅,也是舟山市機關幹部和文旅企業以實際行動引導市民與遊客恢復出遊信心,為文旅業的復甦打氣。首批60餘人療休養團隊遊客來自舟山市新城、普朱管委的社區、村一線抗疫幹部。
  • 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發布《桶前值守行動指南》
    活動中,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發布《桶前值守行動指南》,並現場招募桶前值守志願者,倡導更多居民主動加入桶前值守隊伍,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桶前值守行動指南》明確了桶前值守的概念,即志願者到所在社區,通過「看桶」「守桶」「護桶」的方式勸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促進居民垃圾分類習慣養成。
  • 蔡少芬朱茵洪欣陳法蓉組團取名"港普F4"網友感嘆:怎麼都不會老?
    蔡少芬朱茵洪欣陳法蓉組團取名&34;網友感嘆:怎麼都不會老?蔡少芬朱茵洪欣陳法蓉組團取名&34;網友感嘆:怎麼都不會老?蔡少芬朱茵洪欣陳法蓉組團取名&34;網友感嘆:怎麼都不會老?蔡少芬朱茵洪欣陳法蓉組團取名&34;網友感嘆:怎麼都不會老?
  • 臺灣一周侃:8縣市組團進京拼觀光 蔡英文棄彈計劃辨真假
    今天,我們就只說說最近大家比較關注的兩個話題,一個是赴臺陸客銳減,臺灣8縣市長組團進京;一個是大陸天宮二號升天,臺灣傳聞雲峰飛彈研發計劃被棄。先來看第一個。  陸客銳減,8縣市長組團進京  諸位都知道,在臺灣8縣市長進京之前的9月3日、9月12日,臺灣島內分別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上街遊行活動。
  • 「組團式」教育幫扶④丨東西部協作:助力貴州教育均衡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實施教育組團式幫扶,是貴州搶抓國家大力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支持服務薄弱學校質量提升,推進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一項具體行動,也是實現人才流動,推動人力資源開放共享的重要途徑。目前,貴州全面推廣「組團式」幫扶模式取得明顯成效,促進了先進理念植入、先進管理經驗落地、先進教育教學制度生根,有力推動了貴州教育品質提升和「內涵式」有特色發展。
  • 「基層婦聯領頭雁行動計劃」 | 最美婦聯執委事跡⑦
    「基層婦聯領頭雁行動計劃」 | 最美婦聯執委事跡⑦ 2020-07-03 0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立行動」正當時:開立醫療為美年大健康提供超聲維護巡檢服務
    2020年金秋時節,開立醫療針對美年大健康體檢中心,在全國範圍內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大型超聲儀器常規維護巡檢項目 -- 「美立行動」。 為了延長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充分發揮醫療設備的價值,開立醫療攜手美年,成立「美立行動2020」小組,制定專屬服務解決方案,實現開立醫療的快速響應,保障設備的穩定、高效運行。
  • 《刻意學習》:千日計劃持續行動的指南
    機構正在推行一個千日計劃,對所有能夠堅持下來的成員,都給予不同階段的獎勵,我也參加了日更打卡,然而堅持近百日,感到自己沒有什麼進步,處於一種困惑和迷茫當中,這個時候我遇到了《刻意學習》這本書。書的作者是Scalers,這是一位清華大學的學霸,非常的年輕,據書中所說,他還不到三十歲,剛剛走完三年的持續行動。
  • 組建聯盟夯實組團式支援,開展「一校為主,多校對一」結對幫扶——
    四大職教聯盟組團式支援,架起了東西協作的新通道。高職、高校、企業也在源源不斷地加入,「一校為主,多校對一」的精準幫扶正在託起西部地區職業教育的「騰飛夢」。  學成一人帶動一片  返鄉的前一天,楊鎖揚再次來到外灘,這是他當初立志的地方。楊鎖揚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高級技工學校學生,也是首批建檔立卡來滬就讀的滇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