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故事
託馬斯是小朋友熟悉的一部動畫片,裡面涉及了很多火車頭,3歲的孩子能自己觀察和特徵區分,叫出每個火車頭的名字(反倒是成人的我卻記不住也分辨不出)。小託馬斯們運客、拉貨,這些也是小朋友對火車的功能認知,這個遊戲小朋友扮演託馬斯們,唯一不同的是他們要用自己的大腦來「運輸信息貨物」。
這是一個與孩子工作記憶相關的遊戲。遊戲將分成兩部分:
1.「單區間」簡單任務
這一部分的任務是小託馬斯們要了解自己是哪站的註冊火車,車次是多少,運行路線是什麼,並執行一些「單區間」始發-終點運輸任務;
2.「跨區間」接力任務
這涉及到小託馬斯之間的對接、聯動,多列相鄰託馬斯們相互協作才能完成任務的傳遞,相當於從哈爾濱去廣州,需要經歷」京哈線「、」京廣線「區間火車銜接,需要轉車。
遊戲規則
1.家長代為站長,均勻分布於小區「環型道路「(即家長應該按一個設定的」圈「去站位),站臺號可按順時(或逆時)方向排列(家長手持站牌號),相鄰站點間的距離適中,參與的家長組建臨時微信群,統一接受遊戲組織者需要運輸的」信息貨物「指令;
2.參與的小朋友每人獲得一張」車次「卡,列車車次與註冊站點號一致,如1站臺註冊車次即為車次1, 2站為車次2,…, 車次的運行路線為:
車次1 (站臺1—> 站臺2)
車次2 (站臺2—> 站臺3)
…
車次8 (站臺8—>站臺1 ) <假設只有8個站點>
所有「信息貨物」的運輸方向都是單向的,即車次1隻能從站臺1向站臺2傳遞信息,在從站臺2返回站臺1時不接受信息傳遞任務,這樣遊戲形式簡單,對於剛接觸這個遊戲小朋友的理解力是適用的;
3.在遊戲的第一部分任務中,車次在始發站接受站長發出的「信息貨物」指令,並按照自己的運行路線,在達到終點站後,站長確認託馬斯記住的「信息貨物」OK,即在完成任務的車次卡上打「V」作為計件,「信息貨物」順序先易後難。
(這一部分,家長需要關注信息的準確性,錯的需要給予糾正)
「單區間」簡單「信息貨物」指令(僅供參考,家長根據自己情況定製)
各站發出,運往下一站
Strawberry
Grape
Watermelon
...
各種孩子熟悉的物品英文單詞等,能「運」多少個就打多少「V」。
4.在遊戲的第二部分任務中,有了第一部分的基礎,這個時候需要增加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的協作性,站長只是他們之間進行「信息接力」的見證者,並在完成信息傳遞任務的車次卡上打「V」, 如「車次1」在」站臺2「將信息交接給「車次2」,站長核實信息的準確性後,在車次1的卡上打「V」作為確認。
「跨區間」接力「信息貨物」指令(以8個站作為參考)
第一批次(同時發出)
1站發出「運往3站10個apple 」
3站發出「運往5站10個banana」
5站發出「運往7站10個apple」
7站發出「運往1站10個banana」
第二批次(在當前站完成第一批次運輸的情況下,便開始)
2站發出「運往4站20個orange」
4站發出「運往6站20個mango」
6站發出"運往8站20個orange"
8站發出"運往2站20個mango"
注示1:在這個聯動任務中,確保各站點的協同性,若只有1個聯動任務,則有可能某個車次在運轉,其他車次都處於等待狀態,這對於小朋友們是一個不好的體驗,應該增加任務和並發性,讓整個鐵路沿線的小火車都動起來。
注示2:在參與小朋友數量多於站點數量情況下,可以將車次卡用顏色予以區分,同顏色車次進行對接,不同的顏色對接方式可以設定不同。
很多動畫片的故事是兒童所熟悉的,而以這些動畫故事改變的遊戲則水到渠成,孩子熟悉遊戲的角色、遊戲的核心邏輯,對於他們在成長期的社會化,前具體運算認知發展都是有益的。
請參考本號的其他兒童動畫遊戲版本:
《迷你特工隊(兒童社交親子遊戲版 3-6歲)》
《超級飛俠(兒童戶外親子遊戲版 3-6歲)》
《汪汪隊(戶外兒童親子遊戲版本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