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聊看起了由潘粵明、張一山主演的諜戰劇《局中人》。
但不得不說,真的是越看越氣人。
衝著兩個喜歡的演員潘粵明、張一山去看的劇,最後卻只能感嘆一句:帶不動。
王者的演員,青銅的電視劇。劇情拖沓不說,還不嚴謹,沒有拍出諜戰片的懸疑,倒把觀眾都當白痴了。
張一山扮演的沈放和潘粵明扮演的沈林在劇中是兩兄弟,「分屬不同陣營的弟弟和哥哥,最後卻因相同的理想與信仰,共同投身無產階級民主革命事業。」
主題是這個主題,但這類主題只要劇情ok,演員演技ok,收視率和口碑一般都不會太差。
可偏偏這部《局中人》門面是有了,張一山、潘粵明兩個演技派,怎麼看怎麼放心,但最後卻帶不起來。
為此,還有的觀眾把鍋甩給張一山,覺得年紀輕輕的張一山對壘經驗豐富的潘粵明,演技一下對比出來了。
「只會挑眉、咬腮幫子的張一山演技太差了。」這是一些網友在看完這部劇後的評價。
但我想說,這部劇口碑差,還真的不能怪張一山,要怪就怪這部劇的無腦編劇。
第一、人物設定上的無腦
張一山的沈放是深入敵後的共產黨情報特工,代號「風鈴」 ,沉穩又精明,有著出色的特工經歷,還有著處變不驚的應對能力。
單看張一山這個人物設定沒有問題。但再看和張一山對壘的潘粵明的人物設定。
潘粵明扮演的沈林是國民黨黨政調查處的處長,專門負責查出國民黨內部混進來的共產黨,沉穩又精明,有著出色的工作經歷,還有著處變不驚的應對能力。
等等,兩個人除了陣營不一樣,性格、人物特色有什麼不同嗎?
沒有。兩個主角同一種人物設定,張一山和潘粵明兩個人再想飆演技,施展的空間也不大,因為稍不注意,我就演成了對方。
這樣的人物設定對張一山無疑是不友好的,或者說張一山不適合這個角色,沉穩、精明、深諳世故,這個人物角色是需要沉澱和閱歷的,所以不管張一山演技如何好,年紀和經歷擺在那,觀眾怎麼看都覺得跳戲。
第二、劇情設計得無腦
這部劇劇名叫《局中人》,但我更覺得像是《坑中人》。劇中沒有講沈放如何深入敵後,搞情報,而是講沈放如何想方設法從敵後撤退。
講撤退也ok,但是能不能撤退得精彩一些。全劇所有人都在懷疑沈放是共產黨,但苦於沒有證據,不能動手抓人。
而沈放為了洗清這個嫌疑,設了一個個局,局設得怎麼樣呢?
真不咋的。因為所謂的局都是對方死,我看著沒有救,那嫌疑就洗脫了。
一部劇裡這樣老套的情節用一次還好,用多了真的只能說編劇編得真的不太有水平。
好不容易洗脫嫌疑,然後沈放又怎麼樣呢?安全撤離嗎?還是繼續搞情報?你錯了。
沈放就自己給自己挖坑,讓自己又被懷疑。而且陷入懷疑並不是為了搞到情報,而是為了告密。而告的密還是只有你知,他知,沒有第三個人知的密。
一旦洩露了,第一想到的就是他。可他偏偏要幹這種蠢事。最後劇情還強行洗脫嫌疑。
一個優秀的情報特工,自己都不知道怎麼掩護好自己,遇到緊急事情就開始急,也沒有善後的意識,真的不知道這樣的特工怎麼在敵後潛伏八年的。
第三、懸疑不夠,旁白來湊
這部劇的定位是諜戰劇,自帶懸疑感。但看到現在,懸疑感一點都沒有,因為沒有有懸疑和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導演又想故弄玄虛,營造那種懸疑、緊張的氛圍,怎麼辦?
加旁白。以旁邊人的視角、口吻介紹,以便讓觀眾更好了解故事情節,以此增加懸疑感。
但這部劇真的沒必要要旁白,因為劇情一看便知,毫無懸疑感。兩兩對質,也絲毫看不出高手過招的痕跡。劇情簡單又粗暴。
第四,無腦在配角的選擇上。
整部劇,沈放一共與三個女性有感情糾葛,但是三個女性真的是讓觀眾傻傻分不清楚,沒有辨識度,所以演什麼,演誰都讓人看不出差異。
主角人物設定不行、劇情也不行、配角更沒有亮點和可以探討的話題,這部劇想火,難。
看了這部劇過後,我真的只能說,這部劇的高開低走,真的不能怪演員,也不能怪張一山用力過猛真的只能怪劇情太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