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以下來自「片刻」APP 對我的專訪。關於我對行走的收穫、佛法的理解、生活的變化、人生的看法。隨便看看,或許對你有點啟發。
鬼腳七,從身家千萬的阿里巴巴高管到一路化緣乞食、步行兩千多公裡的苦行僧,這兩個身份之間存在著非常戲劇性的衝突。很多人都好奇他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從五臺山到峨眉山,一路風餐露宿,也經歷了不少的質疑與嘲笑,他把這段經歷寫成了書,卻說自己不是為了傳達、解釋與說教,而是希望「我的雙眼就是你的雙眼,我的雙腳就是你的雙腳。」
這樣的解釋已經足夠好。
當你看過他的經歷,你也許就會體會到當一個人剝除了他所有的社會身份,如一個乾淨的新生兒一般行走在茫茫天地之間,他能感覺到的世界是多麼的開闊與自由。
來源:片刻(ID:pianker)
片刻APP:《人生所有經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是您這一路短期修行的心路歷程,想知道您寫下這本書最想讓讀者從中感受到什麼?
鬼腳七:我覺得一本好書,一部好電影,並不一定要傳遞什麼。作者越想傳達,很容易成了說教。
現代人很忙,不可能放下一切,開始兩千公裡的行走。
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歷?我希望讀者通過讀這本書能體驗到。
因此,我的原則是:我的雙眼就是你的雙眼,我的雙腳就是你的雙腳。
我把五臺山到峨眉山一路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想,都展現出來,裡面還包括了八十一天的真實日記。讓讀者自己去感受,去領悟。
他感受到什麼,就是什麼。領悟到什麼,也都成了他自己的。
片刻APP:看到您書中提到第一次化緣的故事覺得很感動,一路經歷了許多波折始終沒有化來食物直到遇到下山的路人,您文中說到咬第一口麵包時,眼淚不知為何就流下來,從企業高管到化緣僧人,請問在您這一路行走的過程結束後,您對待物質的看法與未上路之前有了什麼樣的變化?
鬼腳七:首先我變得很珍惜糧食。
一個饅頭、一碗米飯,都無比的珍貴。如果你了解真相,你會知道,一個饅頭包含了一個世界:太陽、土地、水、風、雨露、火、人力……
這一路,我沒有帶一分錢,所有的吃住,都是靠別人的施捨。把錢的概念去掉,我遇到的所有人,都在無條件幫助我。多美好啊!有時我在想: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世界麼?是行走期間的世界真實,還是平時生活的世界真實?或許都是真實的。
當面臨勞累、飢餓和寒冷的時候,其它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哪有什麼晉升、漲工資、失戀、抑鬱……這些都丟到腦後了,生存才是問題。那時,我發現,生活的壓力,90%都是不必要的!每當有擔心焦慮的時候,我問自己:「連要飯的日子都能過,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葉劍威/攝)
片刻APP:您在文章中和友人說:「人到四十歲以後,應該做減法了。」請問您如何看待四十歲之前?如果給一些正值迷茫期的年輕人一些建議,您會建議他們在迷茫期做些什麼?
鬼腳七:這個社會一直在教育大家如何奮鬥,如何成功。現在別人覺得我很成功,有點名氣,有些錢。但我現在才看明白,追求成功這件事,本身是個騙人的遊戲。
成功了又怎麼樣?有幾個億又怎麼樣?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又怎麼樣?總以為到了那時候日子就能過得很好,其實根本不是這樣。不信,你去問問所有的成功者,面臨的問題更多!成功的人有很多,幸福的沒有幾個。
不是不建議大家要追求事業的成功,而是不建議把成功當成人生目標。
之所以迷茫,是因為想要的太多,不知道該做什麼。此時,最好的方式是,做好眼前的事情。讓自己的興趣變成特長,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一步一步積累,多關心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專注於當下的事情。
日子過開心了,比成功有價值一百倍。
片刻APP:當看到沿街乞討的母女,國道邊上的流浪漢,離開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流淚,請問與眾生相遇的過程是否讓您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以您自己的角度來說,您覺得如何對待生活,最終才能算得不枉過一生?
鬼腳七:路上我遇到好幾個流浪漢,我覺得我跟他們是一類人。不只是我,世上之人大多如此。
看上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親人,有自己的家,但這真的是我們的麼?工作隨時會丟掉,親人也會離去,一切都是無常的。但我們從來不會意識到這一點,以為這些就是我們的,是永恆的。一旦開始失去,我們就會覺得痛苦。
每個人都是流浪漢。是的,我說得是每個人!除非他明心見性。我寫了首詩:
整日拼搏整日忙,未知名利皆是妄。
若不修道見自性,世上何人不流浪?
現在對我來說,在生活中修行,增長智慧,是首要的事情。要想不流浪,需要安住當下。
我知道,這麼說,真正有體會的人不多。大家還是在流浪,但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在流浪。
每個人以為自己是主人,後來發現,每個人都只是過客,甚至過客都不是。
如何做才不枉過一生?除了覺醒,沒有其它。
(十三歲的小朋友,陪我走了15公裡。)
片刻APP:這一路的行程也的確遇到過不少的質疑,請問您如何看待這種質疑?面對質疑的時候,您認為最好的解決途徑是什麼?
鬼腳七:最開始質疑很多,我有些反感。
有人說我作秀,有人說我炒作,這些我都好理解。
不過有人說我在侮辱佛法時,我笑了,我有那麼強大麼,居然能侮辱佛法?
從行走出發開始,我就沒管那些質疑了。講真,連吃飯睡覺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哪有心思管那些屁事啊!
現在回想那些質疑,我覺得蠻好的,都是大家在提醒我吧。
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對待質疑,最好的方式是不辨。我做得不好。
片刻APP:您書中提到「每一個過來陪我行走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因,有的是事業遇到問題,有的是家裡,有的是成長……很多人都期待行走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改變。」就您一路行程來說,您認為「行走」是否具有改變的作用?它對你來說最大的意義在哪裡?
鬼腳七:現在來看,行走,只是一座橋。走上這座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感悟生活本身。有人體會多,有人體會少。
如果有覺察,能保持覺知,生活中的所有經歷,可以起到和行走一樣的效果。只是大多數人在生活中容易被環境影響,每天忙著處理事情,忘記去體會和感悟生活本身。這次行走,改變了我很多。或者說,通過行走,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生活中的所有事情,跟行走都是一樣的。本來只是發生,但我們頭腦賦予它不同的意義。不再認為行走重要,也不認為它不重要。行走只是行走,也只是心中一念。
(山大/攝)
片刻APP:佛陀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您認為《心經》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讀的一部佛經,想知道讀了八年《心經》之後,您的感受是什麼?
鬼腳七:《心經》確實是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的佛經,就像學習古詩詞,從小讀「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一樣。《心經》很短,只有260字,又很美,還很有文化,更重要的是,還包含了很多智慧。所以,如果沒有讀過的,一定要讀一讀。
我讀了八年多,基本上每天都會念吧。現在每天抄一遍心經。最早發現念《心經》有助於睡眠,我推薦給很多睡眠不好的人。後來發現《心經》容易讓人靜心,再到後來,我偶爾會被其中的幾個詞震撼到。
例如,某天你體會到一種境界,讓你明白了什麼是不生不滅,什麼是心無掛礙。我以前閱歷不夠,看不上經典,別人怎麼說我都不信。現在估計很多人跟我以前一樣,260個字麼,能有什麼神奇?不過沒關係,他們遲早會走到這條路上來的。這也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片刻APP:在這次行走和修行過程中,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卻還沒有寫進書裡的人和事?
鬼腳七:一路上發生了很多事,遇到了很多事,也能感知到自己內心的變化。一本書不可能都寫全。還有一些很神奇的事情,也沒有寫,如果都寫出來,有可能會被人認為是迷信。不過那些事,我在書中都有提到,一筆帶過。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
片刻APP:一路上辛苦的時刻非常多,那請問這一路上除辛苦之外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鬼腳七:當時並沒去想辛苦不辛苦的事情。有趣的事情不少,例如有寺廟要留我在那裡常住,有老法師要給我傳法等。
感動的事情經常發生,會遇到一些很虔誠的居士,主動供養我。讓我體會到出家人的尊貴,同時也體會到出家人的責任。心情還是複雜的。
片刻APP:結束修行,返回日常生活,再次面對生活中的日常事務時,請問您是否因為修行而對一些事情的處理方式發生了改變?
鬼腳七:不叫結束修行。修行是一條不歸路,永遠無法結束。只是結束行走而已。
行走結束後,我不抽菸了,不喝酒了,也不吃肉了。這都是一些形式上的變化。
在內心裡,對佛法更堅定;做很多事情,少了糾結和猶豫;願意讓自己吃虧,不願佔別人便宜。 這些心態的變化,讓生活輕鬆了很多。
片刻APP:您在書中也提到了人的欲望,一切追求都來自於此,「當目標滿足的剎那,新的欲望會馬上出現。」我想這也是人們需要停下的原因,想必與欲望抗爭必定是很艱難的事情,所以想知道當您下定決心去行路修行到真正踏出第一步,您經歷了一個怎樣的心路歷程?您是怎樣說服自己去放下一切?期間是否有過掙扎?
鬼腳七:我決定行走之前,對此沒有多少糾結,反而比較興奮,比較期待。
之前不覺得這是件多大的事情,並不覺得有多難。我有個朋友也短期出家過,以前電視上總看見有和尚化緣,所以我覺得這件事並不困難。
真正踏出那一步以後,困難都出現了。後來我和一個法師聊天,他說現在出家人很少有託缽乞食行腳的,何況那麼遠。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好像被忽悠了一樣:原來大家都不這麼玩啊!不過,我倒沒後悔。
這次經歷,或許就是命中注定的。行走途中,有幾次要翻山感覺特別累,沒想過要放棄,只是想休息,但在山裡沒法過夜,只能堅持往前走。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行走路線圖,總共2145.9公裡)
片刻APP:世間真理藏在簡單質樸的事物之中,通過您的行禪之旅,有沒有哪些見聞感悟刷新了您以往的觀念?
鬼腳七:我路過一些地方,消費很低,有個大哥請我吃頓午飯,兩個大男人吃得很飽,只花了八塊錢!讓我反思:我們以前以為的壓力,真的存在麼?
路過一個小縣城,遇到我一個粉絲,晚上他過來看我。說他在一個加氣站上班,每個月工資1800塊,屬於中等水平。工作不忙,有很多時間看書,他很喜歡這個工作。我聽了後很感動,為他感到高興。
我遇到一些虔誠的居士,他們見到我就磕頭,給我供養。我不肯收,他們一定要給我買點乾糧讓我帶著。我遇到一些嚴守戒律的出家人,他們修行精進,不貪名利。這些,和我們在網絡上電視上經常報導的都不一樣。社會到處都存在美,當我們內心存在美的時候。
片刻APP:您研讀了許多佛法,我們知道佛法是很玄妙的東西,所以很好奇以您現在的眼光來看,您會如何理解「片刻」這個詞?
鬼腳七:在佛法面前,我還是個小學生,才剛開始。佛法也不玄妙,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體現。
片刻,這個詞,讓我感動。
每一個片刻,都獨一無二,
每一個片刻,都一去不返。
其實,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它們都只是當下一念。
但當下的片刻,
是真實的,
也是永恆的。
(完)
(翻越秦嶺途中,有個朋友幫拍了張我很喜歡的照片)
【七哥閒談】
前兩天的發的文章都不錯,你可以看看:
一面之緣
學佛學得沒有欲望了怎麼辦?
如果你對我行走的經歷感興趣,可以去京東、噹噹、亞馬遜等平臺下單訂購《人生所有經過的路,都是必經之路》這本書,聽助理說三八節活動還沒結束,也就 20 元左右。
另外,我有個微信店鋪,裡面推薦了幾件我在用的產品,例如我每天抄經的抄經套裝,《禪修日讀》,雕刻心經的沉香套裝,還有數量不多的《必經之路》籤名書,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去「鬼腳七精選」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