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羅志祥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娛樂圈的不少渣男都因為這條導火線而浮出水面。這讓不少粉絲都對娛樂圈的男明星失去了好感。但在另一個圈子中,有一個團體,男子人數眾多,稱為全亞洲最大男子天團,卻沒有一個渣男,連情感緋聞都很少見,那就是德雲社。
德雲社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
但要知道,德雲社在當時創立之初是多麼的困難。當年郭德綱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來到了天津市虹橋文化館,工作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在這六年的時間裡郭德綱遭受了數不清的打擊與白眼,特別是跟文化館館長不對付,讓他的日子過得更加艱難。十四五歲的的年紀就承受這些,不過好在郭德綱不僅沒有被社會的黑暗所吞噬,反而在此過程中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也歸功於當初郭德綱私自偽造假的票據用來報銷,結果被發現遭到了館長的嘲諷打罵。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很大,以至於到現在他都難以忘懷,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他明白做人的根本。
德雲社的成員出身五花八門,但只要是進了德雲社,那這人人品絕對差不了。外界對於德雲社的質疑很多,例如學歷、低俗、倫理梗等等,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成員有情感類的緋聞。
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因為德雲社的「公關強大」。但其實德雲社的公關在整個行業內,算是最不起眼的存在,這一點關注德雲社的粉絲都知道。德雲社的公關形同虛設。
首先德雲社名氣響亮,演出常常是座無虛席、一票難求,這種特殊的團體本身就不是靠流量存活,人家靠的是真手藝、硬實力,所以炒作緋聞不是很有必要。
再者,德雲社創始人郭德綱自身就正直,還有師娘王惠的管理。不少人說德雲社的真實當家人是王惠,也就是郭德綱的妻子,這樣的家庭地位也導致德雲社很多弟子都在向師父郭德綱看齊,妻子地位高不是因為懼妻,而是夫妻間最起碼的尊重。加之師母王惠深惡疼絕「渣男」,這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底下的徒弟們。
在德雲社還有三大規矩,第一大規矩:見面道辛苦;第二大規矩:長幼有序;第三大規矩:大褂必須整齊。這三條規矩看似簡單卻包含了很多人生道理,很多人活到最後可能連第一條都不會。
德雲社的成員都以身作則,沒有黑料,自然是不需要公關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嚴於律己以及過硬的實力,才成就了現在如此火爆的德雲社。
少班主郭麒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有一次郭德綱說:「你在家裡打他教他道理教他做人,出來外頭他不用挨別人的打受別人教育。」其實老郭從來不打兒子哦,只是說不能慣著他之類的,但不打他。他自己也說過:「麒麟長那麼大一下沒捨得打過,都是嚇唬嚇唬而已。」
郭德綱在郭麒麟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郭麒麟什麼是教養,郭麒麟的教養是骨子裡的體現出來的。
要想學藝,先學做人。這是郭德綱說過的,在郭麒麟身上完全體現出來了。
記得之前嶽雲鵬曾說過,「郭麒麟但凡有一點嫉妒之心,他們的日子都不會好過。」這聲少班主,他郭麒麟擔得起。
一塊醒木,一件大褂,一個話筒,一方舞臺。舉手投足皆有禮,一顰一笑自芳華。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嘴裡口若懸河,談遍天下事,眼裡星辰點點,看遍天下景。 相信德雲社只要不忘初心,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娛樂圈的浮華掠影,就任他去吧,畢竟德雲社屬於「曲藝圈」,你們從來不是走在追星的路上,你們是在「捧角兒」。
哪怕幾十年之後,別人的「小 哥哥」都成了油膩大叔,但你的「角兒」依舊是一壺老酒,年代只是增加它的芳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