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各地法院官微紛紛轉發了懸疑劇《黑色燈塔》,這部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攜手各大影業打造的庭審懸疑大劇將於今日播出。2020年是國產懸疑劇佳作頻出的一年,我們的腦洞不斷大開的同時又被劇情震驚,今日小編帶你一起來了解爆款懸疑劇是如何打造的!
01 懸疑劇何時開始火起來在豆瓣上,中國大陸第一部被標記為懸疑類型的電視劇是1982年的《神眼》,是以我國頂級刑偵專家馬玉林為原型改編。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這部劇讓80、90後感到陌生的話,90年代的《無悔追蹤》、《狄仁傑斷案傳奇》,2000年代的諜戰題材《血色迷霧》、刑偵題材《重案六組》和古裝探案題材《神探狄仁傑》、《少年包青天》,已經成為大家記憶中的經典。
之後國產懸疑劇數量激增,較之80年代,數量翻了10倍多。
2014年是中國網絡劇發展的元年。以《靈魂擺渡》、《探靈檔案》為代表的早期懸疑網劇,主要是奇幻、靈異等題材,製作成本低。2016年,懸疑網劇與電視臺播出劇數量佔比出現反轉,從2014年的21%上升至71%,推理、刑偵類成為現在懸疑網劇的主要題材。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數量的增加,國產懸疑劇的口碑也愈加參差不齊。
那麼,如何保持懸疑劇的高質量製作水平呢?
從近五年來豆瓣評分8.9以上的4部高質量國產懸疑劇《毛騙終結篇》、《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嘆息橋》的2000條豆瓣短評來看,網友們認可的地方,集中在劇情故事、演員演技、拍攝製作這三方面。
不過,一般來說,能夠稱為現象級「爆款」的國產懸疑劇需要熱度和質量的高度匹配一致。在上述4部高分劇中,《隱秘的角落》和《白夜追兇》的熱度分居國產懸疑劇的第一和第二,而《毛騙終結篇》和《嘆息橋》的熱度卻跌落前十。
03 打造爆款,製作團隊功不可沒為了找到「爆款」懸疑劇的共同點,我們將滿足口碑和熱度雙豐收的劇集定義為精品,即對豆瓣評分8.0且熱度10000以上(熱度指豆瓣上劇集「在看」、「看過」、「想看」人數的總和)的31部國產懸疑劇數據進行了分析。
在以上31部劇集中,熱度TOP10僅有《少年包青天》一部為2014年之前的劇集。高質量的國產懸疑劇自2014年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特別是2017年《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和《河神》的接連熱播,讓主打懸疑類型的劇集由小眾走向大眾,熱度不斷攀升,這也為今後的懸疑劇發展培養了一波忠實劇迷。
懸疑劇相比於其他劇種類別,更注重邏輯性和推理性,因此懸疑劇中編劇和導演對於劇情節奏的把握至關重要。李洪綢和錢雁秋是懸疑劇導演和編劇中的領軍人物,他們分別憑藉《毛騙》系列和《神探狄仁傑》系列在懸疑劇領域負有盛名,兩人自編自導的7部作品入圍質量與熱度雙高的國產懸疑劇榜單。
04 誰是懸疑劇的C位之選懸疑劇演員專業戶當屬《毛騙》系列演員,他們的知名度不高,但演技可圈可點。
從這31部劇集演員的整體情況來看,演員陣容並非是流量明星打頭陣,絕大部分主演的豆瓣影迷在2000人以下的「非著名演員」。
這也體現出懸疑劇不把錢燒在大牌演員身上的特點。據愛奇藝高級總監李蒞櫻介紹,2017年大爆的《河神》投資超1億,90%的費用用於製作,而非明星片酬上。
當然實力與自身影響力兼具的演員陣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擴大劇集的影響力。王景春、吳剛、秦昊等人本就是影帝級別的戲骨,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再加之青年實力派演員胡歌、易烊千璽等人的號召力,《隱秘的角落》、《偽裝者》、《長安十二時辰》、《人民的名義》等現象級爆款國產懸疑劇橫空出世。
爆款國產懸疑劇的成功,也帶動了市場投資。今年6月,愛奇藝和優酷分別推出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國產懸疑劇的投資量大大增加,未來18部作品等待大家觀看。
其實早在2015年,愛奇藝就開始自製懸疑網劇,最早的《靈魂擺渡》,單集製作成本在10萬元,《白夜追兇》在8000萬左右,單集成本在200萬以上,此前爆火的《隱秘的角落》總投資5000萬上下,單集製作成本在416萬左右。投資製作對於爆款不可或缺。
當然一部劇要想火起來,也需要傳播營銷。就拿《隱秘的角落》來說,爬山梗的瘋狂傳播和使用,大大增加了人們對此劇的關注度,讓其一躍成為豆瓣目前熱度最高的國產懸疑劇,豆瓣評分第一的《毛騙終結篇》熱度與其相差50多萬人。
一些隱藏在角落裡高質量的國產懸疑片如何出圈,是主創團隊、出品方以及傳播平臺都要花心思的問題。
-END-
數據來源:
[1] 《從單集成本70萬到500萬,懸疑網劇如何成長為「超級劇集」?》
[2] 《河神》專訪:製作背後「內容為王」才是真的超級網劇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數有範兒工作室
數據編輯 | 恩桃兒
可視化設計 | 妖渡
校對 | 鏡子 版面 | 蒼耳 責編 | 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