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預告
歌曲信息
作曲:林俊傑 作詞:小寒
製作人 PRODUCER:JJ 林俊傑
配唱製作 VOCAL PRODUCTION:JJ 林俊傑
製作協力 PRODUCTION ASSISTANT:黃冠龍 周信廷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KEYBOARDS:吳慶隆
吉他 GUITAR:黃冠龍
低音吉他 BASS :寗子達
鼓 DRUMS:Brendan Buckley
弦樂監製 STRINGS PRODUCER :胡靜成
小提琴 VIOLIN:張浩 張琴 龐闊 楊爽 陳捷 高言 顏柯 張晗 揀蓓 梁怡 崔方晗 崔曉蕾 王彥雅 徐航
中提琴 VIOLA:李季澤 何輝 畢芳 方振華 王宇沛
大提琴 CELLO:張平 朗瑩 王瑤 石雲博
和聲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JJ 林俊傑
和聲 BACKGROUND VOCALS:JJ 林俊傑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S:JFJ SANCTUARY (Taipei) / Blackbird Studio (Nashville TN) / 216 - Studio (Taipei) / 金田影視錄音棚(Beiji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S:JJ 林俊傑 / 黃冠龍 / 周信廷 / Jason Matt /王小四
混音室 MIXING STUDIO:mixHaus (Encino, CA)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後期母帶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 : JJ 林俊傑
後期母帶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 : Bernie Grundman Mastering, LA
歌曲信息中的大佬
吳慶隆 新加坡著名編曲人
素有「華語地區編曲四大天王之一」稱號
Richard Furch 德國著名混音大師
11次提名格萊美6次獲獎
小編有話說
這首歌為什麼說是《偉大的渺小Ⅱ》呢?
只是因為作詞人是同一個人嗎?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
決定著整首歌曲情感色彩的一環
編曲
都是相似的
沒錯 編曲人吳慶隆老師同時也是「大小」的編曲人
然後整首歌曲編曲的框架跟
《偉大的渺小》是非常像的
Pad引過門後 十六分音符的吉他分解為主要伴奏
鋼琴和弦樂作為點綴這些都是一樣的
連創造歌曲高潮的點
甚至有些音源的使用都是一樣的
如下面這個片段
當然不止這些點
大家可以把這兩首歌曲放在一起聽
你就會發現,這首歌完全就是《偉大的渺小Ⅱ》了
當然,除去作詞人 編曲人外
最重要的點還是因為
林俊傑創作這首歌時的本意
應該就是《偉大的渺小》的延伸
那至於「和聲走向」的選擇上
「大小」是13645,而這首是「卡農」
小編相信主要原因在於
這是一首商業歌曲
重點在於傳唱度、在於朗朗上口
而「卡農走向」當然是不二之選
為什麼小編敢這樣斷言呢
因為回想起了2017年的《丹寧執著》
這就是在當年8月發行的遊戲主題曲
也是「卡農走向」
所以我們要知道
「商業歌曲」跟「正式專輯」中的歌曲的區別
在音樂性上的選擇真的都是有講究的
...
文章最後,送上吉他和弦譜
吉他和弦譜
聽說最後唱到「點」的時候
是3:27哦
扒譜不易,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