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我們中國人一直具有儲蓄存款的良好習慣。似乎西方人賺錢是為了享受人生的,而中國人賺錢是為了存在銀行裡面生利息的。事實上,國內中老年人有喜歡存錢的習俗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每個家庭總要有點積蓄,以防不時之需,比如生病、失業等突發事件。另一方面,中國人買房付首付、買車、買大件商品等,都需要每個月把一點點錢都積攢起來。當然現在也流行分期付款,但是很多人習慣於不欠小債。
根據央行發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儲蓄大國。截止2019年,人民幣存款餘額為192.88萬億元,同比去年增漲8.7%,數據還顯示,去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15.36萬億,同比增漲了1.96萬億。其中,住戶存款9.7萬億,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29萬億。種種跡象表明,雖然中國的儲蓄率近年來在持續下滑,但國人愛存錢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
不過,也有人好奇,一個普通家庭有20萬存款算不算多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2018年我國住戶存款的餘額為72.44萬億,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9.7萬億,也就是82.14萬億左右,按照我國現在14億人口來算,平均每人的存款為5.86萬元,如果按3口之家來算,也只有17.58萬元。中國家庭的平均存款數量,還沒有達到20萬。如果你家庭存款達到20萬,可以說已經超過全國很多家庭了。
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人均不到6萬元的存款,算是全國平均存款數據?統計部門是不是有點算少了?其實,20萬存款的確對國內家庭來說,並不算小數字。第一,現在的中國家庭主要把資產押在房地產上面。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顯示,在目前中國家庭資產中,住房資產佔77.7%,金融資產佔家庭總資產的中僅有11%,剩下的才是實際可支出資產。由此可見,中國家庭把財富都押寶在了房地產上面了,那麼家庭存款不多也是很正常的。
第二,中國很多家庭收入並不高,導致存款能力並不強。以個稅為例,個稅在3500元標準時,45%的人要交個稅,而後來又上調至5000元標準時,卻只有20%的人符合這個標準。多數人工資在3000-8000元之間。如果你的月收入有5000元,要想存夠6萬元,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也要一年以上。更何況,還有很多家庭要還房貸、車貸、養孩子,每個月的開支費用都很大,一年下來也存不下多少錢。所以,普通家庭要存夠20萬難度也不小。
第三,國內大量的年輕人群體非常熱衷於享受生活,即使沒有房貸車貸,他們也很難把錢省下來,因為他們的工資收入都要花在自己身上,所以這類群體叫「月光族」。更誇張的是,90後年輕人非但沒有存錢意識,他們還趁著現在花唄、白條、信用卡透支等過起了負債生活。資料顯示,90%的90後沒有存款,他們平均負債12.7萬,需要用18.5個月的工資來償還債務。所以,絕大多數的90後不可能有20萬存款了。
在很多人看來,現在一套房子幾百萬,二十萬存款根本不算什麼大數字,但實際上你要存夠20萬,真的好難!本身工資又不高,還要還房貸車貸,年輕人還要負債消費,能拿出二十萬的家庭比例不會很高。至於央行的數據,人均存款達5.8萬才算達標,但是要算一家三口,總共一個家庭也要17.58萬元,即使是這樣的標準,很多人都會痛苦的說,我拖了官方公布平均數字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