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外地人

2021-02-14 雅薇的烏託邦

昨晚,我跟著明哥媽媽參加當地community組織的一個嘉賓講演的活動。

到了以後,共有三排椅子,我選了最後一排。

一位姍姍來遲的kiwi奶奶,帶了兩大盆自己家種的水仙花(Daffodil),放在門口。

「這是我們家花園裡的水仙,我受不了看到她們枯萎。你們離開前都歡迎拿,旁邊是紙巾,可以裹住,然後一併帶回你家。」

沒想到,這場平凡不過的分享演講會,一邊啟發(inspire)喚醒了我,一邊也讓我感動。

分享給你 —— 每一個曾經做過外地人的你和我。

每天上班路上,你走一模一樣的路,

每次去超市購物,選購一樣的食材,

甚至每晚洗澡的時候,從同一隻胳膊開始塗沐浴露。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調整一下順序,或者在你每天上班必經之路的時候做一點改變?

會有什麼變化?

你敢做這些變化嗎?

下次出門時候,那一件在衣櫃裡放了很久,你想穿但是不敢穿過的外套。

你甚至可以調整一下自己,再次去買奶茶的時候,換一種你從沒試過的口味。

或者你如果睡床的左邊,你今晚和你的伴侶換一換,試一試睡床的右邊。

是不是只要想著,就覺得心裡有點毛,有點不舒服了?

是呀,這些都叫變化。

你敢嗎?

你的生活中,上一次改變是什麼時候?

……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改變,文化,社區」(change,culture,community)

The journey of four women's experience transitioning to a new country, culture and community

活動開始,每一位到場的女性(大概有25人)。順著做了一遍自我介紹,有這個小鎮建成的時候就生活在這裡的奶奶,也有剛剛移民到這裡的新移民,有70多歲形容自己「半退休狀態「的農民,也有在場最年輕、19歲打兩份工的小姑娘,有穿著時髦畫著濃妝的舞蹈老師,也有我這個臉都沒洗的在場唯一的中國女孩。

介紹自己的時候,我說,"I'm chinese, met my partner at Mt Cook 4 years ago, and spent last 3 years in Australia, new here in Twizel.(中國人,4年前在庫克山遇到我的伴侶,在澳洲生活了三年以後,目前是特威澤爾小鎮的新人)

後來就到了演講環節,主要就是一共四位女性分享她們從自己的國家,來到紐西蘭生活的過渡,遇到的改變,不同的文化,以及所處的社區帶給她們的支持和幫助。因為,我也是有同樣的經歷,從自己的祖國漂洋過海到了新的國家,所有的苦、好奇、興奮、愧疚、無助,都重疊了起來,在聽她們的演講過程中,我多次落淚,也是很有意思的,所有的演講者在落淚的時候,全部都是講到國內家人的時候。

第一位嘉賓是來自委內瑞拉的女孩,她說她的的英文有口音(有口音真的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口音),發音不標準,她本來事先想請翻譯的,但是組織活動的人一直在鼓勵她,告訴她,你的英文很棒,所以她堅持自己用英文演講了全程。想像一下,用你的母語來演講,很多人都不一定可以做到,更不要說用一門外語。這位女孩演講還配了PPT,圖文並茂。原來在來紐西蘭之前,她是一位在讀生態博士生,在她就快完成畢業之前,突然意外懷孕。一方面耽誤了完成學業,一方面遭到了家人的反對。總之,因緣巧合,她男朋友視頻面試了紐西蘭的一家公司,面試通過,他們一家三口決定來了紐西蘭,開始新的生活。她的分享中,我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一個是在她看到PPT裡,她外婆的照片時哽咽了,她說,因為自己在另一個國家,外婆去世沒法趕回去。作為一個移民/住在另一個國家的人,經常因為缺席出生國家的家庭事件以及日常陪伴,而經常愧疚感(I often feel guilty because I am not there)。

我想,不止是移民,哪怕你和父母不住一個城市,都會能體會到這點。但是,當你住在另一個國家,這種愧疚感,是翻倍的。還有說到差異的時候,她說在她的國家,在打招呼的時候,是一定要有肢體接觸的,親吻、擁抱。此外,她們熱愛party(派對/聚會)。

第二位嘉賓是來自印度北部女孩,錫克人,由於印度的人口太多的壓力,不管做什麼都要靠考試、測試來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她卻不同意一個人的能力可以以一場考試就評測出來。父母非常不放心,覺得女兒怎麼可以去一個沒有人照顧的地方生活呢?

不顧父母的反對,17歲來到紐西蘭,一心想要學習水產養殖。小姑娘說父親替她交了第一年的學費,而剩下來的學費(約人民幣十萬)全部需要自己來賺。於是學習之餘,她打兼職,假期做全職,自己一個人茶米油鹽都得節約,她說,「在紐西蘭,我學到了太多東西,如何做飯,如何省錢,各個超市貨比三家,我不得不這樣,我要儘可能的存錢交學費呀。」

「我個子小,所以來到紐西蘭以後,所有的這裡的白人朋友,都對我格外照顧,覺得我年紀輕,其實我也不小了。」

「第一份工作是在加油站打工,我的英語那時候很差,但是這份工作教會了我太多,不止是英語。我很感恩。」

「我在這裡的超市,只能買普通的食材,如果我想都吃印度的食物,還得到紐西蘭的大城市才能買到。」

她的個子小小的,分享的過程中一直在走動,我坐在後排看不太清楚她的臉,卻一直被她講故事的聲音,沉著,有力,講到了我的心裡。

第三位嘉賓是南非姑娘,移民紐西蘭兩年。天生聰明,12歲那年,她想要成為最年輕的大學生,於是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她15歲就完成高中學業,卻發現沒有錢念大學,於是她開始非法打工(據她所說,在南非未成年人打工是非法的),開始為自己上大學存學費,也確定了自己的目標,要當一名獸醫。


「我到紐西蘭的第一晚,房東交了鑰匙以後,由於房東沒有給我監視器的密碼,我竟然恐慌症發作。後來我才反應過來,我在紐西蘭,不在南非了。不再需要防盜門,監視器,房子中間第三道安全門。」

「我來紐西蘭兩年了,每次離開我的車,還是會鎖門,背包包的時候,還是會不自覺地用手捂著包。在南非的時候,每次路過警局,有警察走過來,我都嚇得魂飛魄散。而在這裡,路過警局,看到警察,我人生中第一次,感到愛,感到安全,鎮定。」

我也想到了自己在紐西蘭換宿的第一晚,在北島Kerikeri,當時主人向我介紹完我的房間以後,和我道別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你還沒給我鑰匙呢!一定是你忘記了。」男主人說,「我們這裡不鎖門的,你很安全,不用擔心。」而我心裡全是我的護照、相機、錢包。每天完工回去都要檢查一下才安心。大概花了幾個月,在庫克山工作的時候,從每天鎖門,到後來不再鎖門了。

我們平時去超市買菜,明哥都不鎖車門,我發現以後還叨叨他。現在我才明白,需要多大的安全感才能做到這樣?

第四位是一位墨西哥的女士。她說,剛到紐西蘭的時候,院子裡有一隻死了的小鳥,她不肯撿起來,覺得髒。她花了很長時間適應,直到現在,把手弄髒,這件事,已經是每天的日常了,現在的她,和家人一起經營一個農場,牛,羊,雞,豬,她都要照顧。她說,在我看來成功的定義不是有錢,而是快樂。我現在是快樂的。這就是我的家。

「但是,當我在墨西哥的時候,和我姐姐一起做生意,everything can go wrong, but that is fine, I am with my family,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任何壞事都有可能發生,但是那沒有什麼大不了了,因為我們是家人啊,一切都會好的。」

「在家的時候,我只要一個電話,我認識幾十年的閨蜜就可以來我住處喝紅酒吃芝士吹牛皮。我有任何麻煩需要幫忙,都有朋友家人都可以幫我。但是在這裡,大事小事,全是要靠我自己呀!誰都不認識我,誰都曾參與我的過去呀……」

所有的女孩都提到了家鄉的美,祖國的美食,新的國家陌生的語言,遠在天邊的家人朋友。

「我們都一樣,你知道我丟下了我的一切,我的所有支持,那些真正愛我懂我,與我相識了半輩子,與我從小孩子就認識到現在的朋友,為了去實現我想要的生活/我的夢想,不得不離開他們,離開祖國,離開所有的愛,離開我熟悉的環境,舒適圈,來到這片土地。一切,重新開始。

然而,紐西蘭這片土地,這個community,一點都沒有讓我失望。我為自己的勇敢、勇氣感到驕傲。也感恩這個community。」

活動結束後,大家都各種提問互動。

有人鼓勵那位未完成博士學業的媽媽,把論文完成寄送回國,完成學業。有人問印度女孩,你和你的未婚夫是怎麼相識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各種各樣的問題,氣氛裡是平等,溫暖,理解。

最後,有一位從未去過國外生活的土生土長的紐西蘭kiwi,也說了她的感想:

「謝謝你們讓我反思了,我這麼多年,住在這裡。沒去過外地生活。看著那麼多來來往往的移民/外地人。從來沒有考慮過你們,來到紐西蘭有那麼多要適應的,會有那麼多的困難、糾結。我卻從來沒有主動問過你們,一句你們好嗎?需要什麼?

但是今天的活動,改變了我的心態,改變我的觀念。我被激勵了,也被影響了。從今以後,我要多關心周圍的你們,認識的不認識的。多一些共情能力,多一些理解。比起從未踏出舒適圈一步的我自己,你們都太棒了,太不容易,我為你們感動驕傲。」

身邊明哥的媽媽,也多次落淚,「很多人忘了我們的存在,我們也是移民啊。四十多年前,我們離開英國,移民紐西蘭。我們離開了那裡的一切,我們所有的家人、朋友。剛來的時候,沒有錢,一切都從零開始……你們說的這一切,我都深有體會。那種惶恐,那種不安,那種無助,重新開始,讓這個新的地方、陌生的人,來接受你……」

是啊,無論你在國內國外,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離開家,靠自己的力量,重新開始一切」的經歷,但是應該很多人都有曾經做過外地人吧。

你是否知道,你前天在吃一碗麵時候,周圍坐著的這個人,剛剛到這座城市,沒有朋友,沒有家人,一切對他/她來說,剛剛重新開始。你只需要給他/她一個微笑,這座城市的燈都會亮起來。

你是否想過,在你沒有耐心地聽一個說英語很慢的留學生,和你點咖啡時,你心裡嫌棄,怎麼可以有人說話那麼慢。他其實真的很努力在學習這門外語,為了點這杯咖啡,他特意練了很久。而你只要給他一句輕輕的鼓勵,「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well done!」就會溫暖他的心。

我們都是外地人,都是地球人,是兄弟姐妹。

在我這裡,紐西蘭南島的冬天已經悄悄地過去。院子裡還能看到山腰的積雪,比前幾個月少一了些。雞們還沒回窩睡覺,坐起來眯著眼烤太陽。

我打了幾個小時字,手有點涼。明哥走過來看我在幹嘛,我把手伸過去。他立馬把衣服掀起,把我的手放在他的肚子上,「your hands are freezing,stop typing。(你手太冷了,不要再打字了)」

我們一起看著桌上這瓶水仙花,有大有小,整個房間裡都蔓延著水仙花的甜味。

水仙花,春天的象徵

我,酷酷夫人,明哥

相關焦點

  • 潮汕這10種「黑暗料理」,讓外地人聞風喪膽!
    外地人眼中的食桌外地人眼中的水果蘸醬油外地人眼中的豬頭粽外地人眼中的血蛤來源:你好汕頭、汕頭美食薈、汕頭味道
  • 「外地人」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外地人, 這個表達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如果我們是「北漂」或者是「滬漂」,我們被當地的人稱之為外地人。 那我們來學習一下它的表達吧。out-of-towner 外地人,異鄉人Some people in small towns don't like out-of-towners coming to their town. 一些小城鎮的居民不喜歡外地人的到來。
  • 外地人沒有社保怎麼買房
    在一個城市待久了就想要在這裡買房,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想要在所在城市買房並不是一件容易事,那麼外地人沒有社保怎麼買房呢?外地人沒有社保怎麼買房1、可以買40年的商住房,不過這類房屋不能落戶,以後子女上學上學會比較麻煩。2、找有本地購房資格的人結婚,或者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落戶買房。3、提供兩年的納稅證明,個稅繳納滿兩年也是可以在當地買房的。
  • 外地人深圳買房有什麼要求嗎?限制要怎麼打破呢?
    提問:你好宅姐,想諮詢一下,如果我用留學生指標落戶到深圳親戚家的戶口本裡,隨後我可以買房嗎?如何適用限購規定?回答:你好,限購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對你沒有影響。在深圳買房需要符合以下條件,第一是購房者必須在深圳有連續五年以上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者是在深圳有連續滿五年以上的社會保險證明。第二是購房者名下在深圳沒有其他房產,是屬於第一次購房。
  • 最狂北京大爺:外地人,滾回家種田去!
    尤其讓人反感的是,他喊出了:外地人,滾回家種田去。在大爺連珠炮般的喝罵中,充滿了對外地人的排斥和對農民這個職業的歧視。作為生活在經濟文化最發達、基礎設施最便利的首都公民,為何會對外地人如此仇視呢?外地人在客觀上給本地人造成了競爭壓力,不僅搶了大量工作機會,還帶來了交通、教育、醫療資源的爭奪,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關係越來越趨向緊張。
  • 外地人難以接受的西安十大美食
    吃羊腦,無數的外地人還是難以接受,但是在西安老吃家在吃水盆羊雜的時候,標配絕對是羊眼睛和羊腦。TOP3滷汁涼粉葫蘆頭泡饃是很多人眼裡是屬重口味的,尤其是很多外地人接受不了,有的外地朋友在西安見著賣葫蘆頭的完全是繞著走的!但喜歡上這口,一定是最美的美味。
  • 廣東人說話666,從1到10的粵語口頭禪,外地人聽了一臉懵逼,你會幾個?
    不得不說,廣東人說話方式與眾不同就連幾個數字,都能編出很多口頭禪從1說到10,別人早已聽懵逼而你卻始終滔滔不絕,妙語連珠外地人:你說啥子?就是這些讓人暈坨坨的粵語你會說幾句?當你做錯了事被發現後,媽媽總會這樣質問你:到底乜回事,你好一五一十講清楚啦!二五仔解釋:指告密者、叛徒、內奸。例句:你個二五仔,竟然出賣我!二打六解釋:打』有和、加的意思,即二和六合起來是八,不夠十。
  • 為何在20年前,《外來媳婦本地郎》裡的康家人排斥外地人呢?
    當時的廣東匯聚了外地人,他們都是來廣東務工的。為何康家的康伯和二嫂都排斥外地人呢順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前往廣東,並在廣東紮下了根。順著外來人口急劇上升,便有一些人不守規則了。在廣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康伯遇到這樣的情景,自然對於外地人不待見,而康伯代表的是老一代人的想法。而二嫂蘇妙嬋呢?
  • 【火了】北京老頭狂罵外地人:滾回老家種田去
    節昨天,一個北京老人罵外地人的視頻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傳瘋了。一位騎著自行車帶這個小狗自稱是北京人的老人截住了一個送水的外地小夥子破口大罵,因為視頻不完整,所以衝突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核實,但是只見此翁火冒三丈,氣衝雲霄,五雷轟頂,真的是什麼難聽罵什麼,罵的那叫個酣暢淋漓,喪心病狂,毫無底線,社會倫理,人體器官恨不得把人家小夥子祖墳掘三尺。
  • 回民街,不止是外地人愛去的美食天堂!
    一提到回民街西安人想到的是這是外地人扎堆的地方外地人想到的是這是去西安必打卡的美食之地回民街不止是外地人聚集地也不只是一條美食街在回民街以及周圍藏著許多有意思的店鋪和景點
  • 外地人在深圳怎麼辦理離婚手續
    外地人意味著戶口不在深圳,最初的婚姻登記也不是在深圳的民政部門登記的,而辦理離婚又和戶口息息相關,那麼外地人到底能不能在深圳辦理離婚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外地人在深圳辦理離婚手續也是完全可能的。按照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離婚方式有兩種: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
  • 重慶勒些最名不副實的美食,道道逼瘋外地人!
    外地人想想中:毛+血?廚師的口水?流口水的雞?雞怎麼會流口水呢?還是金絲雀的口水?要不要搏一搏呢?好糾結啊。。。外地人想想中:螞蟻+樹枝捉來野生的螞蟻,圈養七七四十九天,去掉土腥味兒,然後取春天裡最嫩的樹枝,大火爆炒裝盤,一定很有春天的趕jio,這道菜,一定充滿自然的氣息!現實中:細粉絲泡軟,加入肉沫,爆炒而成!和螞蟻以及樹根本沒有任何的聯繫!!!
  • 舌尖上的「江西」,這5道特色美食,外地人從未聽說過!
    這5道江西「黑暗美食」,外地人看到直呼受不了,老表們卻搶著吃!對於江西你會想到什麼?很多人可能會想到井岡山、廬山、三清山這些旅遊景點,而對於江西的美食很多人都說不上來,不知道江西到底有啥好吃的?特殊的地理氣候和飲食習慣造就了江西獨特的美食,其中有一些美食外地人看到後都會直呼受不了,外地人更是從未聽說過,而江西老表們卻搶著吃。今天我們來看看江西的這5道特殊美食,又被稱為江西的「黑暗料理」,外地人看到後就渾身難受,根本就下不去口,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女子在地鐵用方言兒歌辱罵外地人!網友:也就上海郊區口音
    全國幾乎所有的大小城市裡,總能看到外地人的身影。我們的城市總是用包容的姿態接納這些異鄉人。然而,近日上海地鐵車廂裡的一則視頻在網上上熱傳!視頻裡一名女子操著上海方言,用本地兒歌嘲笑辱罵著一名外地人!
  • 蘭州這家牛肉麵比較正宗比較好吃,外地人評價特別高
    說起蘭州牛肉麵很多外地人潛意識當中就會想不是「蘭州拉麵」嗎?為何全國都這樣叫,到了蘭州以後就變成了蘭州牛肉麵了。其實呢,很多外地人都有這樣子的疑惑。今天呢,也就給各位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樣子叫,其實那叫蘭州拉麵的都是山寨的。因為蘭州只有牛肉麵,沒有蘭州拉麵。
  • 從《三十而已》滬漂王漫妮談外地人的自我修養
    在此,我主要就滬漂王漫妮想淺談作為「漂泊一族」的外地人的自我修養。然而現實就是有人認為外地人就是拜金,撈女,想佔便宜,多的是被騙的人。我之前一篇文章女的和男的戀愛七年,最後男的放棄了女友,竟然有人評論不可能,沒這麼傻的女人。明星藝人有闞清子紀凌塵的八年,阿沁劉陽的五年,羅志祥和周揚青的八年,林小宅和肚子的七年……怎麼普通人談戀愛七年結果結婚對象不是戀愛對象就是假的呢?現實中有多的是這樣的例子,不要說不可能,只是活久見。
  • 河南這種黑暗料理卻是集市上的「霸主」美食,外地人看著都難入口
    而且它還是一種在外地人眼中十足的黑暗料理,它的名字叫做灌腸。 然而就是這種美食,當得知起製作的原料後,卻總成了外地人眼裡的黑暗料理。不過對於本地人來說,這種美食一天不吃就特別香。
  • 在上海居住的外地人 如何辦理港澳臺通行證?港澳臺籤注?
    在上海居住的外地人,如何辦理港澳通行證? 港澳籤注?臺灣通行證?需要哪些材料呢?1 如果您也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首先得辦理好上海居住證。如果您要辦理臺灣通行證和G籤,先去所在區域的上海出入境管理局辦證處,在自助機器上選擇要辦理的事項,列印出一張文件。因為我已經有了港澳通行證,只要籤注。
  • 外地人可以買嗎?
    外地人可以買嗎?買房子一直是普通老百姓的願望,但是買房子不像買菜那麼容易,要根據個人地理需求環境所需來進行選購房子,一起來看看北戴河孔雀城   北戴河孔雀城公園海三期位置好嗎?外地人可以買嗎?
  • 通遼還值得外地人去麼?
    02、對於外地人來講通遼是個值得旅遊的好地方,消費水平低,生活成本低,雖然通遼是東北地區,但是確是實實在在的內蒙古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