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休息時間重新刷完一部年代劇——《父母愛情》。看完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總想要寫點什麼聊以慰藉。
劇中講述了海軍軍官江德福和資本家小姐安傑相識、相知、相愛、相守的50年愛情生活,而我也從中窺到了婚姻生活的溫柔真相。
01
美好的婚姻源於不消耗彼此的「喜歡」
江德福對安傑的喜歡源於舞場上的一見鍾情,只是在那樣的年代,敢娶一位「成分」不好的老婆,是需要膽量和勇氣的。在一番窮追不捨後,安傑對江德福也慢慢改觀。可以說,她對江的喜歡夾雜著一些對英雄的崇拜和小女子「以夫為榮」的小小虛榮。
安傑的一生是幸運的,她一直被丈夫保護著,即便經歷了文革這樣狂風驟雨的年代,仍能安然無恙,且能保持著原來生活的情調。
02
美好的婚姻是從「你和我」到「我們」的轉化
兩個人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生活習性大相逕庭。比如,江吃飯吧唧嘴,用筷子吃西餐,衛生習慣也不好。安呢,有「資產階級情調」,喜歡養花花草草,愛喝咖啡,光是家裡的各種咖啡杯就夠別人使一輩子。再如,江是在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戰鬥英雄,安呢,接受的是教會學校的教育。如此種種。可想而知,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會有多少的擦和分歧。好在相互「懟」了一輩子,矛盾和分歧都在他們對彼此的愛裡得到化解。
有趣的是,在年邁的時候,他們都受到了對方的影響,甚至活成了對方曾經的樣子,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安成了江眼中的「官迷」,江呢?則喜歡上了穿著真絲睡衣在院子裡打太極。
這對日常互懟的夫妻也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抱持,向我們展示了彼此之間的愛意和長久喜歡沉澱出的默契。
03
美好的婚姻讓人變得更加溫暖純良
江對待安被打成右派的姐姐姐夫,沒有因為怕影響仕途而嫌棄,沒有因為怕受牽連而疏離,而是盡力給予幫助。這份真情,讓安和觀者都覺得溫暖和感動。而安呢?也摸索出一套與江的妹妹的和諧相處之道,當江的妹妹說「我嫂子什麼好東西都捨得給我」時,被莫名感動。影片的結尾,三個人更是相依為命,相扶到老。
高曉松老師曾經說過:「好的愛情會讓我們變得更加溫暖純良」。
什麼是「純良」?我想,就是對他人和人性的好與壞有足夠的理解,然後仍然對這個世界抱有寬容和期望……在內心深處,充滿了對外部世界的敬畏,懂得與自己,與他人,與外界和諧相處的意義。
江德福在自己八十大壽時和自己的子女說,我這一生,清清白白,沒有任何汙染,不虛此生。
安傑在經歷了生死考驗後,也對自己的女兒們說,我這一生,嫁給你爸,很幸福,我很知足。
如此磊落,如此坦誠,如此滿足的兩個老人,讓人感動和敬佩。
我喜歡聽老派的愛情故事,我不羨慕那些戀愛中不知今昔是何昔的人,我更羨慕那些相伴走過數十載、成功經營了一段長期、結實而深入的關係的人。
當垂垂暮年,希望我們還可以葆有這份平靜的幸福和滿足: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