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加快推進城市道路網由「二環」向「三環」突破

2020-12-24 澎湃新聞

濟南加快推進城市道路網由「二環」向「三環」突破

2020-12-22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2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九場發布會。發布會上,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一級調研員劉鴻順就「十三五」期間我市在城市道路建設方面的整體推進情況和「十四五」期間的打算進行了介紹。

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一級調研員劉鴻順

「十三五」期間,市交通運輸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目標,立足城市空間規劃,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和市民出行需求,加快推進快速路、主、次幹路以及瓶頸路的建設,完成十三五道路建設目標要求,我市城市道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一是加快快速路建設,快速路網閉環成網。

濟南市快速路網規劃為「兩橫三縱」,共計115.7公裡。1998年,濟南市第一條快速路順河高架路通車,至2015年底,共建成40.7公裡快速路;十三五期間,二環西路南延、順河高架南延、二環東路南延、二環南路、二環南路東延、工業北路、北園大街西延等75公裡快速路先後建成通車,「兩橫三縱」快速走廊閉環成網,總長達到115.7公裡。「兩橫三縱」閉環成網後將真正實現城市快速路與高速路無縫銜接,串聯城市幹路網,形成「內疏外暢」的高快一體大交通格局,帶動我市經濟發展,打造半小時生活圈,市民出行更加快捷,為我市經濟發展提供交通強力支撐。

二是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

十三五期間,圍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國際金融城產業金融集聚區、內陸港片區、中科院科創城等片區配套,全市建設改造城市主、次幹路220條、近500公裡,構築起城市發展的骨架;打通136條瓶頸路,所有瓶頸路均實現當年開工、當年通車,打通了道路微循環。這些道路的建設,對優化路網結構,緩解交通壓力,方便居民出行,滿足片區基礎設施配套需求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著眼百年大計,提高城市承載力。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累計新增近70公裡綜合管廊,超額完成「十三五」60公裡管廊建設要求。綜合管廊通過對各類地下管線的統一、高效、集約管理,不僅使地下空間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而且有利於提高城市承載力,保障城市安全,減少道路刨掘,逐步根治馬路拉鏈。

四是標準引路,提升管理水平。

2019年,編制出臺了濟南市《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範》和山東省《城市道路工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標準》,全國首創、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編制出臺濟南市地方標準《城市道路工程HSE管理規範》,國內首創,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文明施工理念已在我市城市道路建設中落地生根、全面推廣應用。特別是在北園大街西延工程中首創使用3D印花綠草皮圍擋替代傳統塑料仿真草皮圍擋,目前在全國廣泛推廣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十四五」期間,市交通運輸局將緊密圍繞「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和「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的城市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市道路網由「二環」向「三環」的突破,重點推進自貿區、起步區、內陸港片區、科創城片區、新東站片區、國際醫學城等新區骨架路網建設,繼續打通主城區瓶頸路,提高城區路網密度,完善路網結構,緩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提升道路品質,讓市民交通出行的滿足感、獲得感顯著提高。

來源|濟南發布

編輯|鄒婭

責編|鄭富強

發布濟南權威資訊

與您一起,見證濟南發展!

原標題:《濟南加快推進城市道路網由「二環」向「三環」突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濟南:推進六大片區路網建設,城市路網由「二環」邁向「三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十三五」期間濟南的城市道路建設速度很快,特別是「兩橫三縱」的快速路閉環成網,「十三五」期間我市在城市道路建設方面的整體推進情況和「十四五」期間的打算是如何的?濟南市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一級調研員劉鴻順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目標,立足城市空間規劃,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和市民出行需求,加快推進快速路、主、次幹路以及瓶頸路的建設,完成十三五道路建設目標要求,濟南市城市道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一是加快快速路建設,快速路網閉環成網。
  • 濟南衝刺「三環」時代,東西今年分別通車、開工,南北正在確定走向
    「三環時代」與「四大外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構建「三環十二射」高速路網,確保濟泰、大東環、濟樂南延等5條高速公路通車,開工繞城大西環。那麼濟南的「三環」建設究竟意味著什麼?2018年,「三環十二射」正式納入《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這三環是由現在的內環高架路,中環繞城高速以及規劃建設中的大外環組成。其中:「內環」由濟廣高速零點立交至天橋段和二環高架快速路東環線、南環線、西環線構成。全長約53公裡,已全部建成通車。
  • 濟南大東環、京滬高速改擴建項目26日正式通車
    繞城高速大東環作為濟南「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通車後標誌著濟南正式跨步邁入「三環時代」,快速便捷暢通的泉城大交通網絡前景可期。什麼是「三環時代」?大東環「大」在哪兒?這幾年,濟南始終堅持「規劃先行,謀定後動」,2018年,「三環十二射」正式納入《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由內環、中環、外環和十二條射線組成,總裡程約846公裡。
  • 「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 濟南釋義城市發展新格局
    根據《綱要》,濟南將構建「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著眼促進全域資源合理布局、科學配置,強化市級統籌,完善協調機制,突出抓好重點載體建設,促進錯位特色發展,加快形成更加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內涵式發展。
  • 濟南再添東西新通道!青蘭高速萊蕪段改擴建工程今天正式通車
    我市東西新通道,一路謁泰山、吃拉麵項目通車後,與京滬高速、泰新高速、京臺高速及濟泰高速相聯接,可有效實現濟南、泰安、聊城省會經濟圈內部及與膠東經濟圈之間的快速順暢連接,與北部青銀高速構成濟南市南北兩條東西向幹線「大通道」,形成連接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全方位縮短魯中地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距離,對加快打造濟南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融合共享和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作用
  • ...市推進大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加快打造「智造濟南...
    全市加快建設工業強市推進大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 加快打造「智造濟南」!全市加快建設工業強市推進大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智造濟南」孫立成講話 孫述濤主持 殷魯謙出席
  • 1400米路僅用時60秒,濟南劉長山路終於能直通二環西高架
    「車輛穿過鐵路,需要繞行經十路或者二環南路,打通後從南辛莊西路到二環西路用時僅兩分鐘,能有效緩解經十路與二環南路的交通壓力。」「按照能早一天就早一天的原則,目前劉長山路隧道段瀝青鋪設完畢,具備小汽車通行的條件,但是兩側的消防工程以及機電安裝工程等尚未完工,現在不具備慢車道和行人通行條件。我們將加快工期,儘早把其他車道放開通行。」上述負責人表示。
  • 二環、三環、龍泉路、大樹營立交……今起昆明多路段施工
    02 大樹營立交跨線橋伸縮縫修復施工大樹營立交跨線橋伸縮縫修復施工,施工期間的交通組織如下:臨時佔用大樹營立交人民路跨線橋入城方向(東向西方向)車行道進行伸縮縫修復施工,施工期間臨時將出城方向(西向東方向)跨線橋路中設置臨時隔離護欄,將交通調整為雙向各1條車行道通行。
  • 「三環時代」到來!大東環擬26日通車 通車後將極大減輕濟南繞城...
    即將通車的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 通訊員張忠傑 攝時報11月23日訊 (記者 柴穎穎)23日,濟南時報·新時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濟南「三環」路網的大東環計劃11月26日通車,「三環時代」真正到來了。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作為濟南市「三環」路網率先開工建設的第一段,一直以來備受關注。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於京滬高速曹範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穿越歷城區、高新區、章丘區,主線全長23.6公裡,概算投資44億元,建設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裡/時。
  • 構建以濟南為起點的「一字型」東西向沿黃大通道
    攜河發展起步區全面起勢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為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要機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是濟南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城市攜河發展的關鍵一步。  今年,濟南將加快完成起步區發展規劃編制和報批,高水平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各類專項規劃和重點區域城市設計,繪製黃河兩岸南北呼應、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城區新藍圖。
  • 十三五濟南加快大通道建設,300趟高鐵直達全國254個城市
    「十三五」以來,濟南市交通運輸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交通強國重大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任務,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鐵陸空地水」全面發力,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成網,互聯互通能力顯著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提質增效,惠民利民成果持續鞏固,成功創建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公交都市、綠色交通城市等三項國家級示範城市
  • 濟泰、濟齊、濟禹……從城際公交解析濟南加碼同城化建設藍圖
    今年1月初,濟南市委下發了《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為了引領濟南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濟南將加快推進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濟南「米」字型高鐵網、「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和航空樞紐、國際內陸港的建設,強化陸海聯通,推進小清河復航工程,構建公鐵集疏、陸空銜接、陸海聯動競爭新優勢,加快建設高質量現代化內陸開放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構築植根山東半島、輻射中西部腹地、面向亞太、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客運交往組織中心、內陸輻射型國際物流中心、國際供應鏈管理服務中心、新一代智慧創新中樞
  • 濟南 大西環新進展!將步入「三環時代」
    7、嚴格規範文明、衛生、綠色、宜居、旅遊等城市創優評先活動,涉及中小學校的,由教育部門嚴格按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原則上不得安排教師上街執勤或做其他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嚴禁街道社區安排中小學校和教師頻繁參與社區建設活動。
  • #政務速遞#《山東新聞聯播》專訪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加快打造「五個濟南」 繪就「十四五」發展新藍圖
    :加快打造「五個濟南」 繪就「十四五」發展新藍圖》為題,播發了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專訪,介紹濟南市正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牢牢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機遇,從補短板、強弱項、塑優勢入手,站在新起點上謀求新發展,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 濟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在這裡
    「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地位進一步凸顯,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等重大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形成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並進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城市品質實現新跨越。
  • 新濟南乘風而起 強省會奮鬥不息
    對標高質量發展,濟南近年來在加速動能轉換中躍升能級、揚起龍頭。這座城市以高起點的定位謀劃發展,以高精尖的突破帶動發展,以高速度的推進加快發展,以高水準的開放引領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高度與廣度、深度與速度邁上了新的臺階。
  • 「黃河戰略」下,濟南以「東西南北中」新格局踐行國家使命
    當下的濟南,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入推進,肩負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發展目標。為適應濟南城市發展由空間拓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內在需求,推進全域統籌協調發展,需進一步形成「東強、西興、南美、北起、中優」城市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