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搶先看 | 相約成都IME西部微波會,縱覽微波毫米波太赫茲天線技術!

2021-03-02 IME微波會




備受業界關注的IME西部微波天線技術會議和展覽會即將於6月20-21日成都龍之夢酒店一樓龍鼎廳重磅登場。  

IME包括來自業內高管和行業主管部門官員的主題演講、技術研討會和60多家國內外企業的展示會。 
 

IME西部微波會議議程(部分)
6月20 - 21日
成都龍之夢酒店會議中心  一樓龍鼎廳

演講主題演講嘉賓 / 單位電磁譜的應用及空中空間SAR對抗分析

張錫祥    中國工程院院士

雷達對抗專家
我國雷達有源幹擾領域的帶頭人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29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太赫茲雷達與通信技術進展及其發展思考

張健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科技委主任、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與信息學科委員會主任、國家基礎科研科學挑戰專題領域首席科學家

5G / Beyond 5G的發展與展望

李少謙教授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  IEEE Fellow

高集成度相控陣天線與多波束天線

程鈺間教授  副院長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微波毫米波與大赫茲矢量網絡分析技術及應用

年夫順  首席科學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CTFEL高平均功率THz源及其應用

李鵬 博士  副研究員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研究所

MIMO天線技術研究劉英 教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平面型寬帶寬角掃描相控陣研究

肖紹球  教授

電子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

5G技術發展及測試挑戰王洪博  副總工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抗幹擾天線技術研究

汪偉  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  研究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所 天饋部副主任

利用互耦的陣列天線小型化設計及其寬角掃描特性

尹應增教授  博士生導師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太赫茲波調控及其在無線通信和成像技術中的應用

文岐業教授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兵工學會太赫茲專委會委員

用於5G通信系統的可重構天線研發

曾慶生  教授

加拿大國家通信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工程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毫米波與太赫茲波-新型人員安檢技術

卿安永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一種應用於5G通信的低剖面、高隔離度、高增益天線的設計與研究

馮波濤  教授

深圳大學無線通信與天線傳播實驗室主任

移動通信中的去耦網絡技術和天線幹擾消除電路趙魯豫副教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毫米波太赫茲封裝天線

張冰教授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

教育部無線能量傳輸重點實驗室

手機毫米波天線設計

vivo

黃奐衢博士    首席天線專家

Keysight 新一代USB網絡分析儀

汪士龍    渠道經理

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HFSS軟體新技術應用:相控陣天線仿真羅輝  高級應用工程師
ANSYS電磁幹擾分析終極之路:規則檢查+場路協同仿真張偉  高級應用工程師
ANSYSHFSS高頻電磁場和電路的場路協同仿真羅輝  高級應用工程師
ANSYS微波和射頻設計中的多物理場仿真

COMSOL  

王海莉 博士  中國應用工程師

新的介質材料如何幫助你在5G競賽中取得成功

叢熙盛  業務經理
PREMIX OY

5G 毫米波射頻前端模塊設計與挑戰

張書維總經理
TMYTEK 稜研科技

Anritsu安立、ANSYS、COMSOL、Keysight Technologies是德科技、IHP、OMMIC、Premix 、RADIALL雷迪埃、安徽白鷺、常州市武進鳳市連接器、常州燁德智源、成都創億嘉、成都華光瑞芯、成都九洲星馳、成都玖信、成都擴維、成都南驕、成都歐拉、成都仕芯、成都四威、成都天大、成都天衡電科、成都信和祥、成都卓美成、大連億鼎、丹陽特瑞萊、福建微波通、廣州虹科、廣州康祺、廣州先藝、合肥費舍羅熱工裝、合肥芯谷、江蘇燦勤、江蘇諾德、江蘇正迪、江西省航宇、稜研科技、敏業信息、南京冠君、南京洛普、崑山潤翰、陝西圖靈、上海創遠儀器、上海帆測、上海富萊、上海馥萊、上海華湘、上海納視、上海淇玥、上海圖越、上海雲鵲、深圳君鑑、深圳安盛特、四川天和晟、四川益豐、四川中久防務、蘇州萊爾、蘇州邁特科、蘇州瑞貝斯、微波超市、溫州華耀數控、浙江嘉康、中航富士達、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電子工程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大學、太赫茲科學與電子信息學報、微波射頻網等。

報名註冊(長按識別)入群(加姓名、單位)


地鐵:7號線至成都東站

歡迎大家分享轉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部分會議議程

相關焦點

  • 大牛綜述:封裝天線(AiP)技術發展歷程回顧 --- 張躍平 教授
    分離天線司空見慣[5],集成天線也已悄悄地進入到我們的視線。集成天線包括片上天線(AoC)和封裝天線(AiP)兩大類型[6]。AoC技術通過半導體材料與工藝將天線與其它電路集成在同一個晶片上[7-11]。考慮到成本和性能,AoC技術更適用於太赫茲頻段[12-14]。AiP技術是通過封裝材料與工藝將天線集成在攜帶晶片的封裝內。
  • 安立將攜最新5G及射頻微波測試解決方案參展IME2020
    9/29/2020,光纖在線訊     10月27-29日,上海世博展覽館420展位,全球創新通信測試與測量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安立公司將參加IME2020第15屆國際微波及天線技術會,敬請關注和期待!
  • 太赫茲安檢儀:借你「一雙慧眼」讓違禁品無所遁形
    其實,電磁波是個大家族,從頻率由低到高可以大致分為無線電波、微波、太赫茲、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而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科學家一直難以獲得頻率在0.1到10太赫茲之間的電磁波,即太赫茲波,一度形成了神秘的「太赫茲空隙」。上世紀末,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在太赫茲波的產生、傳輸和探測等技術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太赫茲空隙」也逐漸得到填補。
  • 太赫茲:你們想蹭我熱度,起碼把名字叫對了好嗎?
    如今的太赫茲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叉前沿領域,可廣泛應用於雷達、遙感、國土安全與反恐、高保密的數據通訊與傳輸、大氣與環境監測、實時生物信息提取以及醫學診斷等領域,給技術創新、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提供了一個非常誘人的機遇,可能引發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發展。目前在以下四個領域中,太赫茲技術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蘇州納米所等在高靈敏度石墨烯太赫茲探測器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器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秦華團隊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專用集成電路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合作,成功獲得了高靈敏度石墨烯(Graphene)太赫茲探測器,靈敏度達到同類石墨烯探測器的最好水平,該結果近期發表在碳材料雜誌Carbon(116, 760-765 (2017))上。
  • 【觀察】手機天線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2、新技術 5G的主要通信技術有Massive MIMO、載波聚合、波束賦形等,配合這些技術,終端天線也將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例如,MIMO技術的應用將會明顯增加天線數量。
  • THz | 太赫茲「解」毒:寄給川普的蓖麻毒素有多毒?!
    一來我們沒機會被殺手暗殺;二來蓖麻子長這樣,我相信也沒人會吃下去!有一種新技術,可以完美識別蓖麻毒素!▲ 黃麴黴毒素主要汙染糧油及其製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及棉籽等太赫茲(THz)是在微波和紅外波段之間的一個新興的電磁波帶。
  • 愛妻愛子愛家庭,不愛身體等於零~太赫茲小神吹,健康美麗財富篇
    而後疫情時代的大健康行業作為未來的趨勢將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同時也會迎來黃金髮展時期,他會是一個風口產業藍海產業國家戰略產業乃至全球化產業,如今阿里萬達華潤等眾多商業巨頭紛紛加入大健康行業,大家知道為什麼這麼多的大集團加入這個行業嗎?接下來我們看一張圖片。
  • 微波加熱技術原理
    微波技術的形成是由一部分極性分子和,介質材料中會形成偶極子或已有的偶極子重新排列,並隨著高頻交變電磁場以每秒高達數億次的速度擺動,分子要隨著不斷變化的高頻電場的方向重新排列,就必須克服分子原有的熱運動和分子相互間作用的幹擾和阻礙,產生類似於摩擦的作用,這個過程就會使得電磁場能量逐漸轉化成新的熱能
  • 臺灣天線大牛翁金輅教授:高級平面天線設計
    手機天線行業國外的研究水平較之國內先進前沿,而且業內的巨擘大部分都是外企。國內引進的外文書籍,一般以理論為主,注重通用性。但是以工程設計為主,突出實踐性的書籍就很鳳毛麟角了。缺乏闡述實際研發的資料,一直以來是業內技術工作者的一大遺憾。        偶然的機會,筆者在Amazon上搜索到了一本書,書名是《Antenna Design for Mobile Devices》。
  • 微波介質陶瓷:與微波「共舞」的那些事兒
    1 微波介質陶瓷的關鍵性能參數1.1 介電常數εr作為一名合格的舞伴,微波介質陶瓷本身藏有許多「舞動」的基因——偶極子(數量為n)。在微波的電場作用下,偶極子會通過極化作用跳動一步(電偶極矩μ可表徵步子大小),當電場消失時,偶極子又會恢復原狀。
  • 全球首顆6G通信試驗衛星太赫茲技術告訴你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搭載了由電子科技大學與國星宇航設計開發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這也將成為太赫茲通信在空間應用場景下的全球首次技術驗證。太赫茲通信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易實現通信感知一體化等優勢,在地面和空間通信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是全球第六代移動通信(6G)的關鍵技術之一。
  • 復旦大學教授黃偉:評價晶片需看應用效果 移動通信機遇挑戰並存
    挑戰與機遇共存,黃偉提到, 5G通信的發展也會給移動通信的天線提出更高的要求。屏幕在不斷增加,但射頻前端的空間又被無限壓縮,天線技術需要逐漸植入到移動終端,多天線在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兼顧PA和跟蹤等相關技術同步發展。黃偉認為,射頻前端的技術不只是晶片的問題,還包括天線微分裝等技術的挑戰。
  • 基於PLC技術的LED微波真空乾燥滅菌機設計
    產生微波的設備是磁控管。通過PLC控制中間固態繼電器來驅動升壓變壓器,電壓約為6000V。磁控管是一種用來產生微波能的電真空器件。實質上是一個置於恆定磁場中的二極體。管內電子在相互垂直的恆定磁場和恆定電場的控制下,與高頻電磁場發生相互作用,把從恆定電場中獲得能量轉變成微波能量,從而達到產生微波能的目的。
  • 4月中國美業大事件,就看成都!
    關於「成都美博會是中國第三,西部美業第一大展」的讚譽,我們聽得太多,一直當作鼓勵!無論從展商和展品選擇、展館布局、展臺搭建、外場美化、媒體宣傳,觀眾邀約包括成都美博會團隊兢兢業業都已深入人心,無需贅言!如今,一個日新月異的成都美博會,更加自信有範兒的在大江南北廣泛傳播。
  • 【5G專題 報導 2】什麼是毫米波(mmWave)與太赫茲(THz)?
    ★ 頻率GHz的電磁波:其中頻率介於30~300GHz的電磁波波長大約1~10毫米(mm),因此又稱為毫米波(mmWave),應用在衛星通訊、衛星定位、雷達與微波等,如果應用在有線通訊通常使用波導(Waveguide)為介質,波導是空心金屬管,可以讓電磁波沿著金屬表面傳播。
  • 2020國際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與應用產業發展大會 議題徵集
    完善全部信息後,您可將此文檔郵件發送至指定郵箱info@iiotshow.com,我們會儘快回復您,感謝您的支持與參與!提交流程2020國際工業網際網路技術與應用產業發展大會專家顧問團將根據下述標準審核、評定提交的演講議題:概念:即您所提交議題的基本觀點。是否有趣?是否相關?是否對專業從業人員有益?這裡既可以是發揮創意的無限空間,也可以是分享實踐真知的最好平臺。
  • 2019西部國際製冷展5月23日即將在成都西博城舉行
    匯聚國內外品牌製造商、代理商及貿易機構齊聚成都,500+參展商、2000+精品展出,30000+平米展出規模, 20+場技術會、30000+專業觀眾,是行業單位採購配套、學習交流、拓展市場的極好商貿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