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級綜藝《演員請就位》播出之後,網上評論褒貶不一,特別是對導師爾冬陞,存在了很大的爭議。
有人認為爾冬陞的點評太過犀利,給明星不留一點情面,讓人難堪。而有人則認為爾冬陞的點評是正確的,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演員,如果演技不夠,尷尬的只會是觀眾。
也許爾冬陞說的話不那麼動聽,但對年輕的演員來說,鮮花和掌聲不能來得太早,必須要對他們說真話,鞭策他們對演技更加上心。
現在很多人喜歡用哭戲來判斷演員的演技,但是哭戲分很多種,不是說哭得撕心裂肺就一定演技很好,不同情景配合不同的哭戲,每次哭都能給人不同的感覺才叫演技,也不是不哭演技就不好,要看表達的情感觀眾能否真的看懂。
作為一檔演技類的綜藝節目,後期剪輯必不可少,雖然特意的剪輯的行為能吸引流量,引起話題度,但是卻違背了節目最初的初衷,是為了讓觀眾看到演員們對演技的渴望以及後期的成長,而不是為了「勾心鬥角」。
眼看輿論就要發酵,唐一菲髮長文解釋這一段是被節目組惡意剪輯後的結果。她表示自己很生氣的那個片段,並不是在張月被評為S級的時候說的,而是馬蘇被評為B級的時候說的,替她難過,結果節目組把自己這段話剪到張月進場後。
只不過,唐一菲雖然說話霸氣,情商卻著實需要再努把力,她澄清自己是在馬蘇被評為B級時生氣,但卻多說了一句「先不管她那些七七八八的事」,讓人聯想到馬蘇的私生活中的一些八卦,讓人難以產生好感。
就事論事,一次惡意剪輯,再被營銷號煽風點火,很容易就輿論發酵起來,嚴重點甚至影響一輩子,尤其是對本來口碑就有爭議或者觀眾緣欠佳的藝人。
國內的很多綜藝,包括一些知名度高的綜藝,喜歡靠特意剪輯來製造賣點、熱點,從而來提高話題度,討論度,這也是國內綜藝存在的一個大的問題。
一檔綜藝想要有話題有關注度有血雨腥風的體質,剪輯難免要各種製造輿論,但是唐一菲確實有權利懟,話糙理不糙,還是要注意自己所帶來的影響度。期待播放量節節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