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bking dong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編輯:判官
子怡人生第一部電視劇《上陽賦》捂了幾年終於播了。喜提豆瓣5.8開畫,播了十幾集慢慢漲到了6.1。
在一眾批評中,有這樣一個聲音:章子怡是盲人演技嗎?
????
不至於吧,如果章子怡算盲人演技,那中國很多演員不用演戲了。
我打開了《上陽賦》,決定一探究竟。
單論劇集的質量來說,《上陽賦》已經播出的十幾集,除了劇情無聊外還是上乘的,實打實的資金堆出來的絕對恢宏的場景、造型,精緻的影調,頗具設計感的場面與鏡頭調度,都增強了這部劇集的可看性。
劇集的原著小說《帝王業》最早出版於2007年,講述了上陽郡主王儇被迫嫁於異姓王蕭綦,在蕭綦謀奪江山的道路上夾雜在父族與夫族、家人與愛情之間,最終成為皇后的故事。
小說是非常古早的古言網文,該小說當年讓原作者一炮而紅,並奠定了許多女性權謀向古言小說的套路。
然而放到十四年後的現在來看,套路始祖就成了套路中的套路。
電視劇一開篇,就開始羅列女主角王儇的身世有多麼優異,然後開始展現王儇從小多麼受寵,女主角章子怡一出場,就是王儇及笄禮的現場,宏大的場景、調度搭配上章子怡那高傲的氣度,很難想像這是一個郡主的成人禮而不是武則天的登基現場轉播。
在已然釋出的劇情中,女主角本受盡皇帝舅舅、皇后姑姑、公主母親、丞相父親以及一眾皇子表哥的愛護,卻不欲遵從家族的安排成為太子妃,偏偏愛上了家族對手謝氏一脈的皇子。
然而,就在女主角的母親公主與謝氏的貴妃訂下婚約後,皇帝就被皇后毒害並嫁禍給貴妃,貴妃自盡後,女主角的愛人皇子也落罪了。為了保住愛人的性命,女主角迫不得已,接受皇后的條件嫁給了軍功赫赫的男主角。
在男女主角婚禮當晚,男主角接到緊急軍報離開,不久女主角遭到被男主打敗的胡人綁架,女主角與胡人團隊來回糾纏……
這中間還穿插著多條副線:
皇后與太子計劃迷女主角卻誤睡了謝氏郡主;皇太子與謝郡主先成婚後結盟;二皇子與大臣秘密勾結妄圖插入朝中勢力;女主父親利用皇后謀奪更大的權力;皇帝甦醒後裝成被毒傻迷惑皇后視線……
在12集的體量中,可以說是相當節奏明快、情節緊張,毫無常見的60集以上長篇傳奇古裝劇的拖沓感。
然而就是這般精準的節奏,依然無法讓這個老舊的故事煥發新生。
我們看到女主和男二相親相愛,勢必知道這兩人無法白頭偕老。
狗血的是,白月光男二還被女主丫鬟迷了……
我們看到男主角救下女主角,勢必知道這兩人會結為連理;
我們看到皇后計劃迷X女主,就知道必然不會成功;
我們看到女主角獨自上街,也知道她必然會遭到意外;
而她遭到意外後,我們也知道她必然會化險為夷,她的男主角會踏著七色雲彩來救她。
瑪麗蘇的世界沒有物理學
而接下來的劇情,即便再曲折,也不會有多麼離奇了。
儘管劇情漸入佳境,但和《有翡》一樣,評論大多集中在「kswl」「好甜好欲」「中年人愛情真的可」等上面。
如果把《上陽賦》當作玩手機時的背景音,即便你打了一局「和平精英」到了決賽圈,抬起頭來多半也能跟得上劇情,說不定還會有速看的效果。
其實,《上陽賦》最令人失望的,莫過於其最令人期望的——章子怡。
此劇在開播前一天才正式釋出物料,在開播後才有機會讓觀眾了解到章子怡在電視劇畫面裡究竟是什麼樣的。
這年頭,古裝劇別說上星,上炕都費勁。準確來講,這部繞過總局上星審核,直接轉網絡播出的劇,在大部分觀眾的觀看渠道裡已經是純粹的網劇甚至是手機劇了。
而向來在巨尺銀幕上毫無死角的完美骨相佳人章子怡,在電視熒幕、電腦屏幕、手機畫面上究竟還能否重現《藝伎回憶錄》《十面埋伏》《夜宴》裡的絕色呢?
脫離了王家衛、張藝謀、陳凱歌這些大師級導演的視聽語言後,長期完全沉浸在一個角色人生中的章子怡能否復現《一代宗師》《英雄》《梅蘭芳》中的表演高度,是觀眾對這部《上陽賦》唯一的期待。
至於美術布景、服化造型和影像質感這些靠5個億投資絕對能堆出來的工業強度能否為電視劇帶來大片觀感,在當代華語電影業還活躍的中生代女演員中最強影后章子怡面前都差以顏色了。畢竟章子怡可能是唯一一個真正能為這部電視劇帶來電影感的劇組成員了。
結果,並不太美妙。
令人失望的並非章子怡的表演,事實上,在已經釋出的少女橋段裡,章子怡依然能敏銳地抓住少女的心境與情態,但是表演得再好的少女,她也不過是演出來的。
章子怡眼角眉梢早已經是歷經世事的沉澱而非純真無邪,她骨相清晰的容貌在巨幕上會非常清晰動人,但在小屏幕裡就顯得過於刻薄了。
而在原著中15歲登場、30歲便早逝的女主角王儇,跨度即便有十五年也遠遠脫離了拍攝時業已38歲的章子怡。
而2月開機11月殺青,滿打滿算11個月的拍攝周期,在一個角色裡翱翔的時間,也絕不會長過從訓練到拍攝長達四年之久的《一代宗師》。
即便在如今釋出的劇情中,子怡重回顏值巔峰,與角色的匹配度也十分完美,但實在難以彌補前6集的「震撼」,就跟現在很多人提到《如懿傳》只記得周迅的」嘟嘟嘴「,哪裡還會細品她那麼多演技高光時刻。
那麼問題來了,藝謀明明對子怡說過:絕對不要拍電視劇。
wuli子怡何至於此?是給的錢太多了嗎?
非也。
自從《甄嬛傳》成為現象級「神劇」,《武媚娘傳奇》創造5.0的收視成績之後,大女主電視劇曇花一現式地成為螢屏上的愛寵,亦成為整個影視行業熱衷追求的對象。
於是,我們能看到往常一貫在大銀幕上搖曳生姿的影后們紛紛投身電視劇中,試圖在大女主劇集的市場裡分一杯羹。
電視劇起家的孫儷自不必說,連著《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中已經體驗了兩個不同女性的輝煌人生;
已然位尊坎城評委的前「毯星」涼冰冰在圓夢「武則天」後盯上了「大情婦」,試圖編造秦始皇與巴清的戀情再贏天下;
在經歷了多部撲街藝術片後電影事業岌岌可危的湯唯,也挑中了明代皇妃要一展「大明風華」;
周迅瞄上了「甄嬛」的正牌兒媳,《還珠格格》裡的皇后,aka如懿的「大清式離婚」。
而隨著某喉舌媒體一紙檄文正式下令嚴格管控大女主和權謀宮鬥,影后大花們的銀幕混戰瞬間涼了半截。這些作品在不斷跳檔和網臺扯皮、刪改配音後,以四不像的版本呈現給了觀眾。
周迅的《如懿傳》,因為少女戲份拍攝於九個月高強度工作的後期,女主疲態盡顯加上醫美恢復不利,一開場就打了個啞火。
再加上女主角人生的悲涼與鬥爭陰謀內容的縮減,整部劇一直不溫不火,靠著周迅的強大演技才在後半段口碑回溫。
湯唯的《大明風華》,在經歷了二十集以上的刪減後終於努力上了湖南衛視黃金檔,但是導演張黎一貫擅長的男人戲和與電視劇表演相當不對付的湯唯讓這部「孫若微傳」最終淪為明代前半段歷史幾位皇帝的舞臺。
而那部據傳說連LV都植入了廣告,率先開啟大秦精品店的《真·大秦婦》業已因為兩位主演的法律問題可能永無見天日之時了。
在這些劇集中最引人關注的,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章子怡傳》,啊,《江山故人》,呃,《帝凰業》,哦,最終播出的名字叫《上陽賦》。
作為章子怡下凡記最重要的一步,這部在章子怡開始參與《演員的誕生》這檔首款表演競技類綜藝時同時開機的電視劇,也是章子怡從業以來首次參與電視劇的製作。
由章子怡控股的公司主投、主控,大大小小的幕前幕後成員也多半和章子怡沾親帶故,可以說這部《上陽賦》完完全全是章子怡的作品。
其實這個方向是好的,很多中年演員也這樣做過,陳坤工作室籤約藝人,趙薇做導演、製片,黃渤培養青年導演。
子怡已經拿遍國內大大小小的獎項,也是時候在另外的領域開展自己的霸業。
她之前也帶過年輕演員,97年小花張雪迎,本來《上陽賦》傳的是張雪迎演女主少女時期,最後還是子怡親自上陣了。
很明顯,她心中有著一個瑪麗蘇夢,《上陽賦》恰好成為一個宣洩口。
問題是,現在的環境,已經不太容許女演員這樣瑪麗蘇夢了。
女演員的職業生涯問題,顯然已經成為近些年來表演類綜藝上最常被提及的一個話題,一個女演員過了三十歲仿佛就失去了價值,如果你不能出演初戀女友,那你就只好去演惡毒前女友或者惡毒老媽,最大的退路就是靠青春美貌時積攢成富婆或者富人的老婆安度晚年。
這樣的問題其實在全球娛樂圈都存在著,包括好萊塢都在吐槽男演員六十歲了還可以搭年輕少女演老男人煥發新活力,但是女演員臉上出現一點皺紋你就只能演超市裡走路慢吞吞的老太婆了。
風華絕代如妮可·基德曼現在也只好去演演少男青春片裡只有幾場戲的老母或者短劇集來為職業生涯找出路了。
年齡危機於當下社會而言已非小眾問題,除了演員模特這種常見的青春飯職業,更多的職業都開始趨於小齡化,30歲已經成為中國大部分人心裡的一道坎。
解決了這個問題,還需要很長的路和社會觀念、社會問題去解決,也難怪早已離功成身退只差一步的影后們紛紛下凡來小螢屏尋找下一度花開適合的土壤。
然而對於演員來說,年紀固然是殘酷的,但強行去挑戰自己不合適的角色則更加殘酷。年紀可能只會讓你的職業道路變窄,不合適的角色造成的口碑危機可能會比爛片更容易摧毀你的職業生涯。
致命迴旋鏢
不合適,是一個演員之於一個角色最艱難的地方,如同一個人不能穿不合適自己的衣服。
你無法想像任何一個硬漢來演賈寶玉,你也無法想像任何一個健壯豐滿的女演員來演林黛玉。
子怡可以是驕縱的玉嬌龍,從山頭一躍而下;
也可以是清冷的小百合,把愛情的寄託扔向山谷裡的風;
也可以是灑脫的孟小冬,在愛情遭受外事影響時轉身而去;
也可以是孤傲的宮若梅,為了復仇只要眼前路不顧身後身。
章子怡天然就是倔強與決絕的代名詞。
即便是《最愛》中的商琴琴,都自帶一份不服天命的傲氣。
你很難想像她會是王儇,一個反覆在丈夫與舊情人間遊移,一個為了丈夫的霸業與香火把自己耗到油盡燈枯、壯年早逝的女人。
如果章子怡去扮演如懿,還可能更合適一些———察覺到你對我的厭棄不可挽回,立刻剪掉頭髮,這個皇后誰愛做誰去做吧。
當然章子怡還是聰明的,為了避免《大秦賦》裡十三歲的張魯一那般尷尬,整個劇集的演員陣容年齡都往上提了一檔。
演長輩的演員看起來就是比章子怡大許多,演章子怡哥哥姐姐的演員們就是看起來比章子怡年長,章子怡在一眾演員襯託下並不是一個過分突兀的少女。
但這也就苦了觀眾,即便保養得當氣度不凡,我們還是要看看起來可以做人奶奶的惠英紅演侍寢承歡的貴妃;
我們還是要看年紀差了輩的于和偉與趙雅芝做夫妻;
像一家人嗎?
救救觀眾吧,大家看劇只是為了娛樂,不是來看章子怡朋友圈的吶喊:我還真的想再活躍五百年!
萬幸的是,章子怡沒有動用王家衛電影裡細膩而不動聲色的電影化表演,與其他電視劇演員的戲路還能對得上。
沒有造成《如懿傳》裡前半段電視劇演員們五官都扭曲起來了,周迅還在微微一笑四兩撥千斤的異次元觀感。
當然也衷心地期望,能夠像《如懿傳》後半段的周迅用細膩情感生動地將如懿這個角色融入骨髓帶給觀眾意猶未盡的感傷一樣,章子怡在《上陽賦》接下來的旅程中也能調動起她十二金影后的力量,為觀眾呈現一個真正「上揚」的章子怡。
不過即便《上陽賦》的口碑是爆是撲還是不溫不火,也無所謂了。
就連當初告誡子怡不要演電視劇的張藝謀都改口讓新任謀女郎劉浩存電視電影都可以,甚至自己也開始拍電視劇。
無論如何,時代已經變了,演技再高高不過天,資歷再厚厚不過地,人生無常,沒有什麼可惜的。
設計/視覺:SaiBO XiaOsI Men
原標題:《十二金影后章子怡の瑪麗蘇夢》
閱讀原文